【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RFID的具有隐私保护且防伪造攻击的人脸识别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用户认证领域,具体提出了一种利用射频识别(RFID)标签阵列提取面部的三维(3D)几何形状和内部生物材料特征的隐私保护且防伪造攻击的人脸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面部认证系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例如,访问控制,在线支付和个人识别等。由于面部认证系统的便捷性和准确性,其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替代PIN码,指纹和令牌等传统身份验证的方法。
[0003]现有的面部认证系统主要基于相机,用户的面部信息可以被远程捕获,使得认证十分方便。但是现有的面部认证技术存在一些严重的缺陷,包括视觉隐私泄露的风险以及易受到伪造攻击的安全性问题。一方面,当前大多数面部认证系统都通过RGB相机来收集用户的面部特征,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采集了用户的视觉上的面部信息(VFI),这有可能导致用户的面部隐私泄露的问题。另一方面,现有的面部认证技术很容易被人脸伪造攻击技术攻破。例如,攻击者只需要将受害者的照片或者视频展示给面部认证系统,系统就会误把照片或视频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RFID的具有隐私保护且防伪造攻击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RFID标签阵列接收用户人脸反射的射频信号;其中,所述RFID标签阵列由R
×
K个RFID标签组成。根据接收的射频信号提取每个RFID标签感知的混合特征,所述每个RFID标签感知的混合特征为该RFID标签与任一RFID标签后向散射的射频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和强度差,所述相位差取余弦值。根据每个RFID标签的混合特征对用户进行注册和识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接收的射频信号提取每个RFID标签感知的混合特征,具体为:将RFID标签阵列按其阵列中心点所在行和列分割成小块,在小块重复此分割操作,直到获得行和列均不超过3的最小块。对于每个最小块中位于最小块中心的子中心RFID标签,计算子中心RFID标签与RFID标签阵列中心的RFID标签后向散射的射频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和强度差,对于每个小块中除子中心RFID标签,计算剩余RFID标签与子中心RFID标签后向散射的射频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和强度差作为混合特征;所述相位差取余弦值。其中,RFID标签阵列中心的RFID标签感知的混合特征取值为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RFID标签后向散射的射频信号预处理步骤,具体为:将每个RFID标签后向散射的射频信号展开相位值序列并利用设置平滑窗口的方法去除射频信号中的噪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RFID标签感知的混合特征对人脸进行注册认证的过程为:将根据注册用户人脸采集的每个RFID标签感知的混合特征按阵列顺序和时间维度组成N/M
×
M
×2×
R
×
K五维数组并存储至数据库,N为帧数,M为每个样本的包含的帧数,分类器根据数据库中已存储的注册用户数据进行训练,完成该用户注册认证。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炜烨,刘建伟,韩劲松,林峰,程乐,任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