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工介质圆柱透镜扇区多波束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4111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介质圆柱透镜扇区多波束天线,包括一号竖杆和二号竖杆,所述一号竖杆外表面下部和二号竖杆外表面下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号横杆和二号横杆,所述二号横杆远离二号竖杆的一侧和一号横杆远离一号竖杆的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圆柱透镜体,所述圆柱透镜体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一号竖杆外表面上部和二号竖杆外表面上部共同固定安装有调距装置,所述调距装置下端固定连接有天线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介质圆柱透镜扇区多波束天线,通过调距装置可便于调节天线机构与圆柱透镜体之间的间距,便于获得最大天线增益;而多层结构的透镜介电常数从外至内依次升高,增强了辐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工介质圆柱透镜扇区多波束天线
本技术涉及无线电天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人工介质圆柱透镜扇区多波束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4G、5G、MIMO、卫星通信、雷达、电子战等无线领域市场的需求迅速扩张,对作为无线出入口的天线也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在满足高增益、低副瓣、窄波束、波束覆盖范围广等要求的同时还要兼顾扫描速度、成本、环境等需要。而现有无线电天线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无线电天线在使用过程中不便对其进行调节,导致人工介质圆柱透镜与天线机构的间距固定,从而不便获得较大增益;2.现有人工介质圆柱透镜介电常数统一,导致辐射效果不佳,且现有人工介质圆柱透镜质量较重,不便于后续的安装使用,因此不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介质圆柱透镜扇区多波束天线,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人工介质圆柱透镜扇区多波束天线,包括一号竖杆和二号竖杆,所述一号竖杆位于二号竖杆右方,所述一号竖杆外表面下部固定安装有一号横杆,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工介质圆柱透镜扇区多波束天线,包括一号竖杆(1)和二号竖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竖杆(1)位于二号竖杆(2)右方,所述一号竖杆(1)外表面下部固定安装有一号横杆(6),所述二号竖杆(2)外表面下部固定安装有二号横杆(7),所述二号横杆(7)远离二号竖杆(2)的一侧和一号横杆(6)远离一号竖杆(1)的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圆柱透镜体(5),所述圆柱透镜体(5)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一号竖杆(1)外表面上部和二号竖杆(2)外表面上部共同固定安装有调距装置(4),且调距装置(4)下端中部与连接杆(8)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距装置(4)下端固定连接有天线机构(3),所述天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介质圆柱透镜扇区多波束天线,包括一号竖杆(1)和二号竖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竖杆(1)位于二号竖杆(2)右方,所述一号竖杆(1)外表面下部固定安装有一号横杆(6),所述二号竖杆(2)外表面下部固定安装有二号横杆(7),所述二号横杆(7)远离二号竖杆(2)的一侧和一号横杆(6)远离一号竖杆(1)的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圆柱透镜体(5),所述圆柱透镜体(5)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一号竖杆(1)外表面上部和二号竖杆(2)外表面上部共同固定安装有调距装置(4),且调距装置(4)下端中部与连接杆(8)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距装置(4)下端固定连接有天线机构(3),所述天线机构(3)位于圆柱透镜体(5)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介质圆柱透镜扇区多波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机构(3)包括若干天线单元(31),若干所述天线单元(31)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号金属板(32)和二号金属板(33),且一号金属板(32)与二号金属板(33)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介质圆柱透镜扇区多波束天线,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天线单元(31)均为独立的单元结构,且若干天线单元(31)均沿圆柱透镜体(5)的半圆周面排列,若干所述天线单元(31)共同构成扇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介质圆柱透镜扇区多波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装置(4)包括一号固定杆(41)和二号固定杆(42),所述一号固定杆(41)与二号固定杆(4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固定杆(41)下端远离二号固定杆(42)的一侧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滢王建青田建科焦西斌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海天天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