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式作业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4096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背负式作业工具。背负式作业工具包括:背负主体支架;动力机构,配置于所述背负主体支架内,其用于在所述作业工具进行作业时输出机械能;电源组件,包括电源安装座、电池包以及一体连接件,所述电池包可装配于所述电源安装座中,所述电源安装座通过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背负主体支架,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紧固连接所述电源安装座且其第二端紧固连接所述背负主体支架。由此,背负主体支架和电源安装座各自独立成型,加工难度低;电源组件的通用性强;工具整体装卸难度低,尤其是检修时,电源组件可以整体地从背负主体支架上拆卸下来,拆卸方便快速,方便迅速排查故障,效率大大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负式作业工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背负式作业工具,属于作业工具器件

技术介绍
背负式作业工具,又称为背包式作业工具,其大致为供操作者以双肩、单肩、斜跨等背负方式随身携带来进行功能作业的作业工具,这种携带方式相较于手携式作业工具而言更为省力、解放双手、操作便捷。根据前述功能作业的不同,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背负式作业工具包括背负式吹风机、背负式吹吸机、背负式割草机、背负式喷雾机等等。现有的背负式作业工具,其电池包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电源安装座中,电源安装座通常一体设置于主体支架,也即直接在主体支架形成出电源安装座,电源安装座不可以从主体支架上拆卸下来,其中,本申请中拆卸指的是将电源安装座和主体支架之间进行非破坏性地或者说非暴力性的分离方式,不包含可造成电源安装座和主体支架任一方结构发生损坏的破坏性或者说暴力性的分离方式。由于电源安装座和主体支架之间不可拆卸地连接结构,一方面,使得主体支架的构型复杂,加工难度增大;再一方面,电池包在不同产品中的通用性差;另一方面,作业工具的整体拆装难度大,尤其是在对主体支架中的动力机构进行检修时,需要将电池包在内的各个零件逐一单独拆卸,操作不方便,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负式作业工具,其电池包的安装座可以非破坏性地从主体支架上拆卸下来。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背负式作业工具,包括:背负主体支架;动力机构,配置于所述背负主体支架内,其用于在所述作业工具进行作业时输出机械能;电源组件,包括电源安装座、电池包以及一体连接件,所述电池包可装配于所述电源安装座中,所述电源安装座通过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背负主体支架,其还包括一体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紧固连接所述电源安装座且其第二端紧固连接所述背负主体支架。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通过螺钉紧固连接所述电源安装座且其第二端通过螺钉紧固连接所述背负主体支架。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安装座包括第一壳座和第二壳座,所述第一壳座的边缘与所述第二壳座的边缘扣合相接,第一螺钉同时紧固配接于所述第一壳座、所述第二壳座和所述第一端。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涡轮风机,所述背负主体支架包括包覆所述涡轮风机的蜗壳;所述电源组件安装于所述背负主体支架的顶部上方,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电源组件的前侧,所述第一端还通过第二螺钉紧固连接所述蜗壳的顶部边缘,所述连接件自所述顶部边缘向前向下延伸至其第二端通过第三螺钉紧固连接于所述蜗壳的前部。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蜗壳和所述连接件的二者其一设置有限位凸起,且二者另一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凸起在前后方向上插置于所述限位孔中。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螺钉由后向前穿过所述第二壳座和所述第一壳座,且向前凸伸出所述电源安装座并插接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的第一孔中;所述第二螺钉由前向后穿过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的第二孔,并且向后旋紧于所述蜗壳的顶部边缘;所述第三螺钉由前向后穿过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的第三孔并旋紧于所述蜗壳,所述第三孔位于所述限位孔的下方。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安装座具有电源配接端子、电池包插接口、以及连通所述电池包插接口的装配腔,所述电源配接端子暴露于所述装配腔内;所述电池包可通过所述电池包插接口插装入所述装配腔或从所述装配腔取下,其中,所述电池包装配于所述电源安装座时与所述电源配接端子电连接,所述电池包从所述电源安装座取下时与所述电源配接端子相分离。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活动安装于所述电源安装座并具有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于所述锁止状态时,所述锁止机构至少部分凸伸入所述装配腔内以将装配于所述电源安装座中的所述电池包锁定;于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锁止机构解锁所述电池包以允许所述电池包从所述电源安装座取下。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解锁键,于所述电源安装座外部接收解锁操作以使所述锁止机构由所述锁止状态变化为所述解锁状态;卡勾,具有配合于所述解锁键的触发端和与所述电池包适配的卡钩端,于所述锁止状态时,所述卡钩端向下凸伸入所述装配腔内,于所述解锁状态,在所述解锁键对所述触发端的推动下,所述卡钩端至少部分地向上回缩出所述装配腔;弹性复位件,连接于所述解锁键与所述卡勾的二者其一和所述电源安装座之间,以驱使所述锁止机构由所述解锁状态复位至所述锁止状态。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包可通过所述电池包插接口沿第一方向插装入所述装配腔;所述电源配接端子包括与所述电池包插接口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弹簧端子,在所述锁止机构由所述锁止状态变化为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弹簧端子推动所述电池包向所述电池包插接口弹出。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作业工具设置为吹风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实施方式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电源安装座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安装于背负主体支架,一方面,背负主体支架和电源安装座各自独立成型,加工难度大大降低;再一方面,电源组件可以应用于不同的作业工具产品中,通用性强;另一方面,作业工具的整体组装和拆卸的难度降低,装配容易,简单方便,尤其是在对背负主体支架的所述动力机构进行检修时,电源组件可以整体地从背负主体支架上拆卸下来,拆卸方便快速,方便迅速排查故障,效率大大提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背负式作业工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背负式作业工具的部分立体结构分解图;图3是图2中的A区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源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的C区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背负式作业工具的主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沿图6中E-E剖面线的电源组件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8a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b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连接件的主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c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连接件的侧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源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10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源组件的后视角度下结构示意图;图11是沿图10中B-B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例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参图1-图1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负式作业工具100,也即该作业工具100在使用时供操作者以背负的方式携带来进行功能作业。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负式作业工具,包括:/n背负主体支架;/n动力机构,配置于所述背负主体支架内,其用于在所述作业工具进行作业时输出机械能;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工具还包括,/n电源组件,包括电源安装座、电池包以及一体连接件,所述电池包可装配于所述电源安装座中,所述电源安装座通过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背负主体支架,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紧固连接所述电源安装座且其第二端紧固连接所述背负主体支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负式作业工具,包括:
背负主体支架;
动力机构,配置于所述背负主体支架内,其用于在所述作业工具进行作业时输出机械能;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工具还包括,
电源组件,包括电源安装座、电池包以及一体连接件,所述电池包可装配于所述电源安装座中,所述电源安装座通过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背负主体支架,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紧固连接所述电源安装座且其第二端紧固连接所述背负主体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通过螺钉紧固连接所述电源安装座,且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通过螺钉紧固连接所述背负主体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负式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安装座包括第一壳座和第二壳座,所述第一壳座的边缘与所述第二壳座的边缘扣合相接,第一螺钉同时紧固配接于所述第一壳座、所述第二壳座和所述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负式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涡轮风机,所述背负主体支架包括包覆所述涡轮风机的蜗壳;
所述电源组件安装于所述背负主体支架的顶部上方,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电源组件的前侧,所述第一端还通过第二螺钉紧固连接所述蜗壳的顶部边缘,所述连接件自所述顶部边缘向前向下延伸至其第二端通过第三螺钉紧固连接于所述蜗壳的前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负式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和所述连接件的二者其一设置有限位凸起,且二者另一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凸起在前后方向上插置于所述限位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负式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钉由后向前穿过所述第二壳座和所述第一壳座,且向前凸伸出所述电源安装座并插接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的第一孔中;
所述第二螺钉由前向后穿过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的第二孔,并且向后旋紧于所述蜗壳的顶部边缘;
所述第三螺钉由前向后穿过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娟张晨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瓴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