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点对点连接结构的多槽位背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4094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采用点对点连接结构的多槽位背板,包括有作为主备使用的两个系统板和多个接口板,在每个接口板上都设有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的接口;其特征在于:在该系统板上设有多个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的接口,且每个接口板上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的接口分别藉由导线与该系统板上的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接口相连接,构成系统板与各个接口板之间的点对点连接控制的非总线形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点是将原来采用总线形式的系统板与接口板之间的连接方式改为点对点的连接结构的非总线形式,使得设计更为简化,结构更为清晰;可以避免现有技术的各种缺陷,使多槽位背板的控制管理更加方便,工作更加可靠、稳定。(*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点对点连接结构的多槽位背板所属领域本技术涉及一种有关多槽位背板的系统板与其接口板的连接方式及其结构的装置,确切地说,涉及一种采用点对点连接结构的多槽位背板,属于在输入/输出设备或中央处理器之间的互连或传送信息的总线装置

技术介绍
在紧凑的外围部件互连(CompactPCI,Compact 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平台中,按照紧密的外围部件互连规范3.0版本(CPCI3.0)的规范,两个分别作为主备使用的系统板只能驱动6个接口板,也就是其为8槽位的CPCI平台背板,这种多槽位背板的集成度和处理能力都相当有限。于是,业内人士都为改进其结构而努力,首先由Motorola公司开发出16槽位的CPCI平台的背板,它是在8槽位背板的基础上添加了两块热插拔控制板,使得CPCI总线得到扩展,能够驱动12块接口板,使其集成度和处理能力都得到较大提高。现在基于IP的数据包交换技术,在多槽位系统中,将不再有CompactPCI总线,因此接口板的热插拔以及一些简单的控制管理信息需要通过新定义的管理接口进行控制。而且,目前,在多槽位中对接口进行控制的标准的总线是由智能平台管理接口规范(IPMI,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Specification)定义的集成电路互连总线(I2C,Inter_Integrated Circuit bus)。目前,Motorola公司计算机分部的多业务包传送平台(Computer Group Multi-Service Packet Transportplatform)就是这样的一个21槽位I2C总线结构的平台。参见图1所示的I2C总线结构,图中主从设备都挂在I2C总线上,图1中分别标明为:主板/从板(MASTER/SLAVE)的两个主设备就是通过该总线通道对从设备(SLAVE)进行控制管理;若在多槽位背板中使用I2C总线管理,每个接-->口板都是通过由串行数据线(SDA,a serial data line)和串行时钟线(SCL,a serialclock line)组成的两根共同的总线与系统板交换信息,以此实现系统板对接口的控制管理。由于现有技术是基于I2C的总线形式来控制管理接口的,所有设备都挂在该两根共同的总线上,这就存在设备选择的问题,设计比较复杂;而且,当热插拔某一系统板或接口板时,会对总线上的其他设备产生干扰;另外,随着接口板的增多,还要考虑设备的驱动能力。再者,在印刷电路板的布线设计上,总线的分支较多,阻抗控制也比较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于现有技术的采用点对点连接结构的多槽位背板。本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采用点对点连接结构的多槽位背板,包括有作为主备使用的两个系统板和多个接口板,在每个接口板上都设有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的接口;其特征在于:在该系统板上设有多个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的接口,且每个接口板上的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的接口分别藉由导线与该系统板上的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接口相连接,构成系统板与各个接口板之间的点对点连接控制的非总线形式。所述的系统板上设置的多个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的接口的总数应该不少于该多槽位背板中可以容纳的接口板的数量。本技术的特点是将原来采用总线形式的系统板与接口板之间的连接方式改为采用点对点的连接结构的非总线形式,使得设计更为简化,结构更为清晰;本技术不会存在现有技术的各种缺陷:避免了热插拔接口板对其他设备的干扰和影响,不必担心设备的驱动能力,在PCB布线设计上,布线简单,容易实现阻抗控制,因此,该装置的控制管理更加方便,工作更加可靠、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现在使用的I2C总线结构的多槽位背板的平台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采用点对点连接结构的多槽位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2,在多槽位背板的平台中,系统板是通过一个简单的同步串口对接口板进行控制的,该接口由两根线构成: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所以,在每块接口板上都设置有这样的两个接口,本技术同样也是如此。其改进之处是在该系统板1上设有多个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的接口,且每个接口板2上的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的接口分别藉由两根导线直接与该系统板1上的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接口相连接,构成系统板与各个接口板之间的点对点连接控制的非总线形式,这样就把原来的总线控制方式变成了点对点的控制方式。另外,在系统板1上设置的多个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的接口的总数N应该不少于该多槽位背板中可以容纳的接口板2的数量n,即N>=n,以便每个接口板都能以点到点的方式直接连接到系统控制板上。参见图2,本技术的每块接口板2与系统板1之间都有2根线(SDA、SCL)直接相连接,所以,本技术的点对点的I2C管理通道在结构上是与标准的IPMI定义的I2C总线不一致的。本技术已经在申请人研制的通信装置中进行过实施试验,试验的结果是去掉了CPCI总线,使得背板上的总线种类减少,设计简化;利用本技术的点对点连接结构对接口板进行控制,工作更加可靠。总之,实现了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点对点连接结构的多槽位背板,包括有作为主备使用的两个系统板和多个接口板,在每个接口板上都设有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的接口;其特征在于:在该系统板上设有多个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的接口,且每个接口板上的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的接口分别藉由导线与该系统板上的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接口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点对点连接结构的多槽位背板,包括有作为主备使用的两个系统板和多个接口板,在每个接口板上都设有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的接口;其特征在于:在该系统板上设有多个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的接口,且每个接口板上的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