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405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质谱仪本体,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置物槽,所述置物槽内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内插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第二齿轮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二齿轮并与置物槽内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柱,所述支柱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设有万向轮,所述置物槽内顶端设有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的第二蜗杆,所述底座内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有第一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将万向轮设置为伸缩式,在不影响整体移动的同时,通过底座直接与地面接触,提高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
本技术涉及质谱仪
,尤其涉及一种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
技术介绍
质子转移反应质谱)由于具有测量响应时间短、灵敏度高、无需对样品气体进行预处理以及无需定标等优点,因此,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生命科学、国土安全、食品安全和大气痕量监测等重要领域,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一般通过电子电离的方式将初始反应气体(如水蒸汽)电离成初始反应离子(如HO),然后令初始反应离子进入漂移管,并在漂移管内与待测样品分子(如VOCs)碰撞发生质子转移反应生成待测样品离子,之后通过质量分析器对待测样品离子进行质量分析,通过检测器对待测样品离子进行检测得到质谱图,进而完成待测样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但是现有的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不方便移动,也有一些通过万向轮实现移动,但万向轮在光滑地面时容易滑动,整体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不方便移动,也有一些通过万向轮实现移动,但万向轮在光滑地面时容易滑动,整体稳定性较差,而提出的一种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质谱仪本体,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置物槽,所述置物槽内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内插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第二齿轮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二齿轮并与置物槽内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柱,所述支柱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设有万向轮,所述置物槽内顶端设有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的第二蜗杆,所述底座内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蜗杆的一端与置物槽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蜗杆的另一端贯穿底座并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蜗杆与底座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槽内设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的一端与连接槽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蜗杆的另一端贯穿底座,所述第一蜗杆与底座之间为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蜗杆上固定套接有稳固环,所述稳固环与第一齿轮的侧壁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蜗杆上转动套接有稳定环,所述稳定环与连接槽内侧壁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优选地,所述第一蜗杆贯穿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优选地,所述转盘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把手。有益效果:1.使用时,通过底座直接与地面接触,提高整体放置时的稳定性,需要移动时,首先转动第一蜗杆,第一蜗杆通过与第一齿轮啮合的作用带动第二蜗杆转动,通过第二蜗杆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通过支柱带动万向轮旋转,将万向轮从置物槽内旋出,并与地面相抵,同时,将底座撑起,通过万向轮实现整体位置移动,本技术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将万向轮设置为伸缩式,在不影响整体移动的同时,通过底座直接与地面接触,提高整体稳定性;2.通过稳固环的设置,可提高第二蜗杆与第一齿轮之间的稳固性,通过稳定环的设置,可提高第二蜗杆转动时的稳定性,通过橡胶垫的设置,可提高底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强整体稳定性,通过转盘的设置,可方便用户转动第一蜗杆,通过把手的设置,可方便用户转动转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第二齿轮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柱,3-限位杆,4-第二蜗杆,5-第一蜗杆,6-第一齿轮,7-质谱仪本体,8-第二齿轮,9-万向轮,10-转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用于提高底座1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强整体稳定性,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质谱仪本体7,底座1的下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置物槽;本实施例中,置物槽内设有第二齿轮8,用于带动支柱2旋转,第二齿轮8内插设有限位杆3,用于防止第二齿轮8松脱,限位杆3与第二齿轮8之间为转动连接,限位杆3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二齿轮8并与置物槽内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齿轮8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柱2,用于带动万向轮9旋转,支柱2远离第二齿轮8的一端设有万向轮9,用于便于整体移动;本实施例中,置物槽内顶端设有与第二齿轮8相啮合的第二蜗杆4,用于带动第二齿轮8转动,底座1内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内设有第一齿轮6,用于带动第二蜗杆4转动,第二蜗杆4的一端与置物槽内侧壁转动连接,第二蜗杆4的另一端贯穿底座1并与第一齿轮6固定连接,第二蜗杆4与底座1之间为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蜗杆4上固定套接有稳固环,用于提高第二蜗杆4与第一齿轮6之间的稳固性,稳固环与第一齿轮6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蜗杆4上转动套接有稳定环,用于提高第二蜗杆4转动时的稳定性,稳定环与连接槽内侧壁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槽内设有与第一齿轮6相啮合的第一蜗杆5,用于带动第一齿轮6转动,第一蜗杆5的一端与连接槽内侧壁转动连接,第一蜗杆5的另一端贯穿底座1,第一蜗杆5与底座1之间为转动连接,第一蜗杆5贯穿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0,用于方便用户转动第一蜗杆5,转盘10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把手,用于方便用户转动转盘;本实施例中,通过底座1直接与地面接触,提高整体放置时的稳定性,需要移动时,首先转动第一蜗杆5,第一蜗杆5通过与第一齿轮6啮合的作用带动第二蜗杆4转动,通过第二蜗杆4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8转动,第二齿轮8通过支柱2带动万向轮9旋转,将万向轮9从置物槽内旋出,并与地面相抵,同时,将底座1撑起,通过万向轮9实现整体位置移动,本技术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将万向轮设置为伸缩式,在不影响整体移动的同时,通过底座直接与地面接触,提高整体稳定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质谱仪本体(7),所述底座(1)的下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置物槽,所述置物槽内设有第二齿轮(8),所述第二齿轮(8)内插设有限位杆(3),所述限位杆(3)与第二齿轮(8)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3)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二齿轮(8)并与置物槽内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8)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柱(2),所述支柱(2)远离第二齿轮(8)的一端设有万向轮(9),所述置物槽内顶端设有与第二齿轮(8)相啮合的第二蜗杆(4),所述底座(1)内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有第一齿轮(6),所述第二蜗杆(4)的一端与置物槽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蜗杆(4)的另一端贯穿底座(1)并与第一齿轮(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蜗杆(4)与底座(1)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槽内设有与第一齿轮(6)相啮合的第一蜗杆(5),所述第一蜗杆(5)的一端与连接槽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蜗杆(5)的另一端贯穿底座(1),所述第一蜗杆(5)与底座(1)之间为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质子转移反应质谱仪,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质谱仪本体(7),所述底座(1)的下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置物槽,所述置物槽内设有第二齿轮(8),所述第二齿轮(8)内插设有限位杆(3),所述限位杆(3)与第二齿轮(8)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3)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二齿轮(8)并与置物槽内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8)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柱(2),所述支柱(2)远离第二齿轮(8)的一端设有万向轮(9),所述置物槽内顶端设有与第二齿轮(8)相啮合的第二蜗杆(4),所述底座(1)内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有第一齿轮(6),所述第二蜗杆(4)的一端与置物槽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蜗杆(4)的另一端贯穿底座(1)并与第一齿轮(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蜗杆(4)与底座(1)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槽内设有与第一齿轮(6)相啮合的第一蜗杆(5),所述第一蜗杆(5)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瑞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