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制度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398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制度框,包括:矩形底板,所述矩形底板上设置有凹槽;底框,设置于所述矩形底板的周侧;4个翻转部件,可翻转地设置于所述底框的四周;弹出机构,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弹出机构的端部延伸至与其对应的底框上,且与对应的翻转部件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底框上设置有可翻转部件,而且在矩形底板凹槽内部设置有弹出机构,可翻转部件闭合时,将矩形底板、弹性机构及制度文件夹在底框和可翻转部件中间。可翻转部件打开时,弹性机构将矩形底板上制度文件弹出,方便制度框的拆开及制度文件的更换,提高更换的效率,且不会对制度框造成损伤,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拆卸制度框
本技术属于制度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的制度框。
技术介绍
制度文件在经济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规章制度等制度文件通常需要安装在制度框内,并摆放在醒目的地方,起到重点宣贯的作用。目前,市场上的制度框,结构多样,造型各异,但是大部分的制度框均为固定结构,制度文件需要沿侧边的槽插入或取出,更换麻烦,且不好拆卸。更换文件时,如果将制度框完全拆开,更换频繁容易对制度框架造成损伤,且更换效率较低。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可拆卸制度框用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可拆卸制度框,底框上设置有可翻转部件,而且在矩形底板凹槽内部设置有弹出机构,可翻转部件抵压在弹出机构上,当可翻转部件翻转开后,弹出机构将矩形底板上的制度文件弹出,方便制度框的拆开及制度文件的更换,提高更换的效率,且不会对制度框造成损伤,延长使用寿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拆卸制度框,包括:矩形底板,所述矩形底板上设置有凹槽,用于将制度文件弹出制度框;底框,设置于所述矩形底框的周侧;4个翻转部件,可翻转地设置于所述底框的四周;弹出机构,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弹出机构的端部延伸至与其对应的底框上,且所述翻转部件(5)压接于所述弹出机构(3)的端部上。进一步的,所述弹出机构包括:固定槽,固定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底部,所述固定槽的两侧内壁上倾斜设置有第一接触面;2个转动块,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面的端部,每个所述转动块靠近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接触面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接触面,另一侧设置有槽体;弹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槽的顶部,所述弹板的下侧设置有弹出键;2个所述槽体组合形成一容纳腔,所述弹出键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的形状与所述弹出键形状相适配;随着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所述弹出键远离所述固定槽。进一步的,所述槽体的底部具有一个支撑部,所述槽体的顶部具有一个限位部;所述弹出键的下端抵接在所述支撑部上;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相接时,所述弹出键顶部的两端抵靠在所述限位部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触面上设置有磁铁,第二接触面上设置有吸磁铁片,每个所述吸磁铁片均与其对应的磁铁磁性相吸。进一步的,所述弹板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弹板的三个角分别与其对应的底框上,且与对应的翻转部件抵接。进一步的,所述底框的内侧设置有4个L型连接部件,4个所述L型连接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矩形底板的四周,且与所述矩形底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框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朝向所述翻转部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接槽,第一固定件的另一侧设置有旋转轴;所述翻转部件的一端设置有旋转卡接部,所述旋转卡接部与所述旋转轴卡接,且可沿所述旋转轴翻转;所述翻转部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压紧脚,压紧脚抵接在所述弹出机构上;所述翻转部件靠近所述压紧脚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朝向所述第一卡接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接槽;所述翻转部件与所述底框之间连接有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卡接槽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卡接槽抵接。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压紧脚的一侧均设置有翻边凸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接槽与第二卡接槽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弹片的尺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制度框的底框上可翻转的连接有可翻转部件,底板的凹槽内还设有弹出机构。可翻转部件闭合时,将矩形底板、弹性机构及制度文件夹在底框和可翻转部件中间。可翻转部件打开时,弹性机构将制度文件弹出,方便了制度文件的取出更换。弹出机构中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通过磁性吸力接触时,带动支撑部转动,同时支撑部带动弹出键上移,弹出键顶部的两端抵靠在两侧的限位部上,确保弹出键的平稳弹出,结构稳定,使用方便。该制度框的翻转部件上设有压紧脚,对制度文件有压紧的作用,在压紧脚的一侧设置有翻边凸沿,进而实现翻转部件的快速打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切示意图。图3为图1中底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翻转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弹出机构未弹出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弹出机构弹出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矩形底板-1、凹槽-2、弹出机构-3、底框-4、翻转部件-5、固定槽-6、转动块-7、槽体-8、弹出键-9、弹板-10、L型连接部件-11、旋转轴-12、旋转卡接部-13、压紧脚-14、翻边凸沿-15、弹片-16、第一卡接槽-17、第二卡接槽-18、支撑部-19、限位部-20、第一接触面-21、第二接触面-22、容纳腔-23、第一固定件-24、第二固定件-2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2,可拆卸的制度框,包括:矩形底板1、底框4、4个翻转部件5和弹出机构3。矩形底板的一端上设置有凹槽2,用于容纳弹出机构3;底框4设置于矩形底板1的周侧;4个翻转部件5可翻转地设置于底框4的四周;弹出机构3设置于凹槽2内,用于将制度文件弹出制度框;弹出机构3的端部延伸至与其对应的底框上,且翻转部件压接于弹出机构3的端部上。本实施例中,矩形底板1的四周连接有底框4,并与底框4组合形成凹槽结构。翻转部件5设置在底框4的四周,且与底框4可翻转连接,且翻转部件5始终保持朝向矩形底板1的一侧转动。矩形底板1的凹槽2内还设有弹出机构3,弹出机构3的端部延伸至与其对应的底框4上。翻转部件5闭合时,将矩形底板1、弹性机构3及制度文件夹在底框4和翻转部件5的中间,其中弹出机构3向上的弹力小于翻转部件5作用于弹出机构向下的作用力,用以达到固定制度文件的作用。翻转部件5打开时,弹性机构3将制度文件弹出,方便制度框的拆开及制度文件的更换,提高更换的效率,且不会对制度框造成损伤,延长使用寿命。请参阅图5至图6,弹出机构包括:固定槽6、2个转动块7和弹板10。固定槽6固定设置于凹槽2的底部,固定槽6的两侧内壁倾斜设置有第一接触面21;2个转动块7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接触面21的端部,每个转动块7靠近与其对应的第一接触面21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接触面22,另一侧均设置有槽体8;弹板10设置在固定槽6的顶部,弹板10的下侧设置有弹出键9;2个槽体8组合形成一容纳腔,弹出键9设置在容纳腔23内,容纳腔23的形状与弹出键9形状相适配;随着第一接触面21与第二接触面22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弹出键9远离固定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制度框,其特征在于,包括:/n矩形底板(1),所述矩形底板上设置有凹槽(2);/n底框(4),设置于所述矩形底板(1)的周侧;/n4个翻转部件(5),可翻转地设置于所述底框(4)的四周;/n弹出机构(3),设置于所述凹槽(2)内,用于将制度文件弹出制度框;/n所述弹出机构(3)的端部延伸至与其对应的底框上,且所述翻转部件(5)压接于所述弹出机构(3)的端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制度框,其特征在于,包括:
矩形底板(1),所述矩形底板上设置有凹槽(2);
底框(4),设置于所述矩形底板(1)的周侧;
4个翻转部件(5),可翻转地设置于所述底框(4)的四周;
弹出机构(3),设置于所述凹槽(2)内,用于将制度文件弹出制度框;
所述弹出机构(3)的端部延伸至与其对应的底框上,且所述翻转部件(5)压接于所述弹出机构(3)的端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制度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机构(3)包括:
固定槽(6),固定设置于所述凹槽(2)的底部,所述固定槽(6)的两侧内壁上倾斜设置有第一接触面(21);
2个转动块(7),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面(21)的端部,每个所述转动块(7)靠近与其对应的第一接触面(21)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接触面(22),另一侧均设置有槽体(8);
弹板(10),设置在所述固定槽(6)的顶部,所述弹板(10)的下侧设置有弹出键(9);
2个所述槽体(8)组合形成一容纳腔(23),所述弹出键(9)设置在所述容纳腔(23)内,所述容纳腔(23)的形状与所述弹出键(9)形状相适配;随着所述第一接触面(21)与所述第二接触面(22)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所述弹出键(9)远离所述固定槽(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卸制度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8)的底部具有一个支撑部(19),所述槽体(8)的顶部具有一个限位部(20);所述弹出键(9)的下端抵接在所述支撑部(19)上;
所述第一接触面(21)与所述第二接触面(22)相接时,所述弹出键(9)顶部的两端抵靠在所述限位部(2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拆卸制度框,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接触面(21)上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东郝晓磊席旺荣段兄林张彩云李漫华张陶莉王龙王平利陈社民蔺书安徐世强张泽程李瑶刘耀霞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