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3977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49
本公开提供了夹持件,该夹持件包括附接基部和锚固件,锚固件包括形成在附接基部上的柱状部和形成在柱状部上的一对接合腿部。在将锚固件插入到形成在对象构件上的附接孔中时,锚固件被保持在附接孔中,从而将夹持件附接至板件。夹持件还包括防旋转机构,该防旋转机构构造成:在将所述锚固件保持在附接孔中的情况下,防止柱状部相对于附接孔旋转。防旋转机构包括形成在柱状部的一个端部部分上的一对突出部和形成在柱状部的另一端部部分上的至少一个突出部。形成在柱状部的一个端部部分上的一对突出部分别具有形成在该一对突出部上的通孔。通孔。通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持件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2019年12月25日提交的序列号为2019

234268的日本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03]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夹持件。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包括供附接物品(比方说诸如线束之类的电气部件)附接的附接基部和锚固件的夹持件,锚固件包括形成在该附接基部上的柱状部和形成在该柱状部上的一对接合腿部。

技术介绍

[0004]例如,日本特许专利公开No.2006

292117(JP2006

292117A)教导了一种已知的夹持件。由日本特许专利公开No.2006

292117教导的夹持件是线缆扎带201,该线缆扎带201构造成将线束(附接物品)附接至车辆的车身板件(目标构件)。如图29中所示,线缆扎带201包括附接基部210和锚固件220,线束(未示出)附接至所述附接基部210。特别地,附接基部210包括稳定器215、与该稳定器成一体的带扣(未示出)以及连接至带扣的带(未显示)。相反,锚固件220包括形成在附接基部210的稳定器215上的柱状部222和形成在柱状部222上的一对接合腿部240。
[0005]为了将线束附接至车辆的车身板件203,首先,将附接基部210的带围绕线束环绕并卷绕,从而将线缆扎带201附接至线束。之后,将锚固件220按压到形成在车身板件203上的附接孔203a中。结果,在接合腿部240朝向柱状部222的基部部分222a向内挠曲的同时,锚固件220的柱状部222被插入到附接孔203a中。当柱状部222充分地插入到附接孔203a中时,接合腿部240向外恢复,使得形成在接合腿部240上的接合爪241弹性地接合附接孔203a的内周向表面203b,同时,附接基部210的稳定器215紧密地接触车身板件203的外表面。结果,锚固件220可以被保持在附接孔203a中,并且板件203被夹置在接合腿部240与稳定器215之间(图29)。因此,线缆扎带201被附接至板件203。结果,线束可以经由线缆扎带201被附接至车身板件203。
[0006]通常,柱状部222适当地成形为使得:在柱状部222(锚固件220)被保持在附接孔203a中时,防止柱状部222在附接孔203a内过度旋转。特别地,如图30中所示,柱状部222(基部部分222a)的前端部部分225被加宽并且被构造成具有与附接孔203a的内周向表面203b的形状大致对应的轮廓。此外,柱状部222(基部部分222a)的后端部部分构造成具有与附接孔203a的内周向表面203b的形状大致对应的轮廓。因此,在基本上防止柱状部222相对于附接孔203a旋转的情况下,柱状部222可以被稳定地保持在附接孔203a中。此外,柱状部222(锚固件220)相对于附接孔203a的可能旋转角度θ可以是几度(例如3度或3度以下),所述几度是被允许的角度。
[0007]此外,为了使接合腿部240的接合爪241抵靠附接孔203a的内周向表面203b的接合量(力)增加,可以在结构上对接合腿部240进行改变。例如,可以使接合腿部240增厚。然而,
如果将接合腿部240增厚,在将锚固件220(柱状部222)插入到附接孔203a中时,接合腿部240可能朝向柱状部222的基部部分222a显著地挠曲,从而使得接合腿部240的远端部242可能干涉柱状部222的基部部分222a(图31)。结果,可能相对地增加锚固件220插入到附接孔203a中的插入负荷。
[0008]为了减小这种插入负荷,可以使柱状部222的基部部分222a在除柱状部222的前端部部分225之外的范围内变薄,以防止接合腿部240在锚固件220被插入到附接孔203a中时干涉柱状部222的基部部分222a。即,可以使距离A(即柱状部222的基部部分222a的厚度)减小(图30)。然而,当减小距离A时,柱状部222(基部部分222a)的后端部部分228不可避免地变薄。因此,在锚固件220被保持在附接孔203a中时,可以使柱状部222的后端部部分228与附接孔203a的内周向表面230b之间的接触区域减小。结果,柱状部222相对于附接孔203a的可能旋转角度θ可以相对增加。换言之,可以使锚固器220在附接孔203a中的防旋转特性降低。
[0009]替代性地,如图30中的虚线所示,使柱状部222的基部部分222a在柱状部222的前端部部分225与后端部部分228之间的有限范围内部分地减小厚度或变薄的情况下(即在柱状部222的基部部分222a的仅一部分的厚度减小的情况下),可以防止接合腿部240的远端部242干涉柱状部222的基部部分222a,即使在接合腿部240显著挠曲时也是如此。此外,在这种结构中,当锚固件220被保持在附接孔203a中时,柱状部222的后端部部分与附接孔203a的内周向表面203b之间的接触区域可以不减小。因此,柱状部222相对于附接孔203a的可能旋转角度θ可以不改变或增大。然而,在技术上难以制造使柱状部222的基部部分222a在柱状部222的前端部部分225与后端部部分228之间部分地变薄的线缆扎带201。特别地,线缆扎带201(附接基部210和锚固件220)通常可以使用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模制模具单元通过注射模制方法来制造。然而,因为柱状部222由于柱状部222的基部部分222a的部分变薄而包括有底切部分,所以不能容易地通过注射模制来制造对柱状部222进行如上修改的线缆扎带201。
[0010]因此,在本领域中需要一种改进的夹持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11]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夹持件可以包括:供附接物品附接的附接基部;以及锚固件,所述锚固件包括形成在附接基部上的柱状部和形成在柱状部上的一对接合腿部,其中,夹持件构造成使得:在将锚固件插入到形成在对象构件上的附接孔中同时使所述一对接合腿部挠曲时,锚固件被保持在附接孔中并且对象构件被夹置在经挠曲的所述一对接合腿部与接合基部之间,从而使附接物品附接至对象构件。夹持件还包括防旋转机构,防旋转机构构造成在将锚固件保持在附接孔中的情况下防止柱状部相对于附接孔旋转。防旋转机构包括形成在柱状部的一个端部部分上并且从所述一个端部部分相反地突出的一对突出部和形成在柱状部的另一端部部分上的至少一个突出部。柱状部的一个端部部分具有通孔,所述通孔分别形成于在所述一个端部部分上形成的所述一对突出部上。形成在柱状部的另一端部部分上的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构造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的远端表面向外延伸不超出形成在柱状部的一个端部部分上的一对突出部上的通孔的最外内表面。
[0012]根据该方面,由于通孔形成在柱状部的一个端部部分上,因此夹持件的柱状部可
以部分地变薄而不产生任何底切部分。即,可以使柱状部在柱状部的一个端部部分与另一端部部分之间的有限范围内部分地变薄而不产生任何底切部分。因此,可以使用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模制模具单元通过注射模制方法容易地制造使柱状部的仅一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供附接物品附接的附接基部;以及锚固件,所述锚固件包括形成在所述附接基部上的柱状部和形成在所述柱状部上的一对接合腿部,其中,所述夹持件构造成使得:在将所述锚固件插入到形成在对象构件上的附接孔中同时使所述一对接合腿部挠曲时,所述锚固件被保持在所述附接孔中并且所述对象构件被夹置在经挠曲的所述一对接合腿部与所述接合基部之间,从而使所述附接物品附接至所述对象构件,其中,所述夹持件还包括防旋转机构,所述防旋转机构构造成:在将所述锚固件保持在所述附接孔中的情况下,防止所述柱状部相对于所述附接孔旋转,其中,所述防旋转机构包括形成在所述柱状部的一个端部部分上并且从所述一个端部部分相反地突出的一对突出部和形成在所述柱状部的另一端部部分上的至少一个突出部,其中,所述柱状部的一个端部部分具有通孔,所述通孔分别形成于在所述一个端部部分上形成的所述一对突出部上,以及其中,形成在所述柱状部的另一端部部分上的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构造成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的远端表面向外延伸不超出形成在所述柱状部的一个端部部分上的所述一对突出部上的所述通孔的最外内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件,其中,所述柱状部具有接合腿部接纳部分,所述接合腿部接纳部分允许在将所述锚固件插入到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山孝弘平川胜也
申请(专利权)人:大和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