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甲烷总烃的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3743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甲烷总烃的发生装置及发生方法,用于产生油烟进行试验,包括一加热炉体、设置于加热炉体内的裂解腔、位于裂解腔上方的降温腔,设置于降温腔上方的支架组件、设置于支架组件上并向裂解腔内伸入的一雾化组件、连接在雾化组件上的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在所述的第一管道内通入油液,在所述的第二管道上通入惰性气体,所述的加热炉体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炉,所述的油液通过雾化组件喷入裂解腔内,加热炉体内油液燃烧废气经过降温腔后从顶部排出。实现对非甲烷总烃的生成模拟,通入油液和惰性气体实现对油液的雾化,防止产生的油雾燃烧,同时采用高频感应炉进行加热,容易控制温度并达到所需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甲烷总烃的发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气、油烟模拟生成
,尤其是涉及生成非甲烷总统的非甲烷总烃的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非甲烷总烃(NMHC)定义为从总烃测定结果中扣除甲烷后剩余值;而总烃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上产生响应的气态有机物总和,主要包括烷烃、烯烃、芳香烃和含氧烃等组分,烃类物质在通常条件下,除甲烷外多以液态或固态存在,并依据其分子量大小和结构形式的差别具有不同的蒸气压,因而作为大气污染物的非甲烷总烃,实际上是指具有C2~C12的烃类物质,烃类物质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其具体的物理化学性质视单体组成及浓度而定。非甲烷总烃的环境危害性主要是它与二氧化氮在阳光作用下,经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包含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醛类等被称为光化学烟雾的物质,而光化学烟雾会刺激人和动物眼睛和粘膜,引发头痛、呼吸障碍、慢性呼吸道疾病恶化、儿童肺功能异常等;光化学烟雾可随气流漂移数百公里,使远离城市的农作物也受到损害;光化学烟雾不但对人体、植物造成影响,甚至还会对建筑物造成损害,并大幅度降低能见度,影响民众的正常出行。餐饮行业中,烹饪除了会产生油烟,还会产生各类烷烃、烯烃、芳香烃等,虽然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但由于它们会同时产生并且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所以,国家明确规定要同时净化油烟和非甲烷总烃类有害气体;故在对餐饮行业中产生的废气需要明确非甲烷总烃的含量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净化,目前模拟非甲烷总烃发生装置一般都是由有机物如乙醇、正己烷等加热挥发得到,得到的挥发性气体组分少,在模拟过程中与实际工况偏差较大,测试数据不准确,造成试验误差。故在实验室需要一套能够降低上述缺陷并且模拟非甲烷总烃产生的发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模拟非甲烷总烃生成的非甲烷总烃的发生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甲烷总烃的发生装置,用于产生油烟进行试验,包括一加热炉体、设置于加热炉体内的裂解腔、位于裂解腔上方的降温腔,设置于降温腔上方的支架组件、设置于支架组件上并向裂解腔内伸入的一雾化组件、连接在雾化组件上的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在所述的第一管道内通入油液,在所述的第二管道上通入惰性气体,所述的加热炉体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炉,所述的油液通过雾化组件喷入裂解腔内,加热炉体内油液燃烧废气经过降温腔后从顶部排出。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支架组件包括一两侧开口的导向筒、设置于导向筒顶部的支架以及设置于导向筒外侧的限位板,所述的雾化组件设置于支架上并伸入至导向筒内。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的限位板上设置两个把手,两个所述的把手分别对称设置于导向筒的两侧。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裂解腔与降温腔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裂解腔与降温腔为一顶部开口的圆柱形腔室,在所述的圆柱形腔室开口外侧开设一圈密封槽,并在该密封槽内设置密封圈,所述的限位板压在密封圈上实现密封。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裂解腔与降温腔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裂解腔与降温腔为一顶部开口的圆柱形腔室,该圆柱形腔室与加热炉体为分体式结构。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支架包括固定在导向筒顶部的竖向架以及位于竖向架顶部的向一侧伸出的水平架,所述的雾化组件设置于水平架上。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雾化组件包括一两进一出的三通接头,所述的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分别连接在三通接头的进口处,所述的三通接头的出口处连接一伸入管,在所述的伸入管的头部设置雾化喷头。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伸入管伸入至降温腔内或者降温腔的上方。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的三通接头上设置用于控制流量的控制阀。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导向筒的内壁呈锥面,所述的导向筒顶部开口小于底部开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结构以及方法的使用能够很方便的进行非甲烷总烃的生成模拟,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分别通入油液和惰性气体实现对油液的雾化,惰性气体能够有效防止产生的油雾燃烧,同时采用高频感应炉进行加热,很容易控制温度并达到所需温度,减少时间消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加热炉体;2、圆柱形腔室;3、支架组件;4、雾化组件;5、第一管道;6、第二管道;21、裂解腔;22、降温腔;31、导向筒;32、支架;321、竖向架;322、水平架;33、限位板;34、密封圈;41、三通接头;42、伸入管;43、雾化喷头;44、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并且,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被用于描述各种元件或结构,但是这些被描述对象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这些描述对象彼此区分开。例如,第一管道可以被称为第二管道,并且类似地第二管道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管道,这并不背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5所示一种非甲烷总烃的发生装置,用于产生油烟气体进行试验,包括一加热炉体1、设置于加热炉体1内的裂解腔21、位于裂解腔21上方的降温腔22、设置于降温腔22上方的支架组件3、设置于支架组件3上并向裂解腔21内伸入的一雾化组件4、连接在雾化组件4上的第一管道5与第二管道6,在所述的第一管道5内通入油液,在所述的第二管道6上通入惰性气体,所述的加热炉体1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炉,所述的油液通过雾化组件4喷入裂解腔21内,加热炉体1内油液燃烧废气经过降温腔22后从顶部排出;加热炉体1根据需要可以产生500~800℃的高温,油液在该高温环境下裂解产生含有非甲烷总烃的油烟气体,油烟气体向上排出,此时可以收集进行试验处理。基于上述结构,设计一套产生油烟气体的发生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S1、预热裂解腔21,在进行加热之前,需要将裂解腔21内的温度提升起来,以方便油液进入后能够直接裂解,裂解腔21的温度控制在500~800℃之间,根据需要在该温度范围内进行调整,在本方案中优选温度为700±10℃。S2、在裂解腔21内充满保护气体,其目的是油液进入不会与空气接触,防止油液燃烧,保护气体采用惰性气体,该惰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甲烷总烃的发生装置,用于产生油烟进行试验,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加热炉体(1)、设置于加热炉体(1)内的裂解腔(21)、位于裂解腔(21)上方的降温腔(22)、设置于降温腔(22)上方的支架组件(3)、设置于支架组件(3)上并向裂解腔(21)内伸入的一雾化组件(4)、连接在雾化组件(4)上的第一管道(5)与第二管道(6),在所述的第一管道(5)内通入油液,在所述的第二管道(6)上通入惰性气体,所述的加热炉体(1)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炉,所述的油液通过雾化组件(4)喷入裂解腔(21)内,加热炉体(1)内油液燃烧废气经过降温腔(22)后从顶部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甲烷总烃的发生装置,用于产生油烟进行试验,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加热炉体(1)、设置于加热炉体(1)内的裂解腔(21)、位于裂解腔(21)上方的降温腔(22)、设置于降温腔(22)上方的支架组件(3)、设置于支架组件(3)上并向裂解腔(21)内伸入的一雾化组件(4)、连接在雾化组件(4)上的第一管道(5)与第二管道(6),在所述的第一管道(5)内通入油液,在所述的第二管道(6)上通入惰性气体,所述的加热炉体(1)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炉,所述的油液通过雾化组件(4)喷入裂解腔(21)内,加热炉体(1)内油液燃烧废气经过降温腔(22)后从顶部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甲烷总烃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组件(3)包括一两侧开口的导向筒(31)、设置于导向筒(31)顶部的支架(32)以及设置于导向筒(31)外侧的限位板(33),所述的雾化组件(4)设置于支架(32)上并伸入至导向筒(3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甲烷总烃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限位板(33)上设置两个把手,两个所述的把手分别对称设置于导向筒(31)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甲烷总烃的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裂解腔(21)与降温腔(2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裂解腔(21)与降温腔(22)为一顶部开口的圆柱形腔室(2),在所述的圆柱形腔室(2)开口外侧开设一圈密封槽,并在该密封槽内设置密封圈(34),所述的限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振清张德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保丽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