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传动轴的啮合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371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传动轴的啮合测试装置,包括抱闸机构;所述抱闸机构包括齿轮、主轴、摩擦盘和抱闸瓦块;所述齿轮与传动轴的动力输出端对应啮合;所述齿轮和所述摩擦盘分别连接设置在所述主轴的两端;所述抱闸瓦块铰接设置在所述抱闸机构内部;所述抱闸瓦块远离铰接点的一侧与所述摩擦盘贴合;抱闸瓦块利用与摩擦盘之间的摩擦力实现施加载荷的效果,通过控制二者间的贴合力就可以对载荷效果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传动轴的啮合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检测
,尤其涉及用于传动轴的啮合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齿轮啮合检测目前市场上通用的是齿轮啮合仪,该设备只能针对未组装的齿轮进行啮合性能测试,然而解决不了终端成品的生产测试,给产品的一致性合格率带来很大的困扰。所以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可以模拟多种载荷情况、使用便捷的传动轴齿轮啮合测试设备。传动轴齿轮啮合测试设备主要运用在两轮电动车、两轮电动助力车、两轮电动摩托车、两轮人力车、三轮电动车、三轮电动摩托车、三轮人力车等传动轴齿轮啮合测试上。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模拟多种载荷情况、使用便捷的用于传动轴的啮合测试装置。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用于传动轴的啮合测试装置,包括抱闸机构;所述抱闸机构包括齿轮、主轴、摩擦盘和抱闸瓦块;所述齿轮与传动轴的动力输出端对应啮合;所述齿轮和所述摩擦盘分别连接设置在所述主轴的两端;所述抱闸瓦块铰接设置在所述抱闸机构内部;所述抱闸瓦块远离铰接点的一侧与所述摩擦盘贴合。进一步地,所述抱闸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下方滑动配合设置有第二直线导轨;所述主轴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的长度方向一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底座和安装架;所述底座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配合;所述安装架连接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所述抱闸瓦块与所述安装架铰接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上端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抱闸瓦块配合;旋转所述调节螺杆,对应改变抱闸瓦块与所述摩擦盘之间的压紧力。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包括U型板;所述U型板的开口一端滑动配合设置有顶撑板;所述调节螺杆其中一端与所述顶撑板转动配合;所述调节螺杆远离所述顶撑板的一端穿过U型板后通过紧固螺栓固定;所述调节螺杆外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在U型板和顶撑板的围合空间内呈压缩状态。进一步地,所述抱闸机构还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下端与所述安装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主轴配合嵌插设置在所述轴承座内部;所述轴承座的开孔两端内对称设置有轴承体;所述轴承体对应的轴承室空间为一体加工成型。进一步地,所述啮合测试装置还包括夹钳;所述夹钳的安装位置与所述第二支架的移动路径对应。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用于传动轴的啮合测试装置,包括抱闸机构;所述抱闸机构包括齿轮、主轴、摩擦盘和抱闸瓦块;所述齿轮与传动轴的动力输出端对应啮合;所述齿轮和所述摩擦盘分别连接设置在所述主轴的两端;所述抱闸瓦块铰接设置在所述抱闸机构内部;所述抱闸瓦块远离铰接点的一侧与所述摩擦盘贴合;抱闸瓦块利用与摩擦盘之间的摩擦力实现施加载荷的效果,通过控制二者间的贴合力就可以对载荷效果进行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测试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二托架具体结构细节图;图3为脚踏安装示意图;图4为抱闸机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用于传动轴的啮合测试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托架11、第二托架6、驱动组件和抱闸机构13;所述驱动组件与传动轴5的动力输入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托架11对应设置在所述传动轴5动力输入端连接部位的背侧;所述后托架6与所述传动轴5的中段部位连接;所述抱闸机构13与所述传动轴5的动力输出端配合连接;利用抱闸机构13对传动轴5造成负载,从而能够模拟实际使用中的情况;在传动轴5的动力输出端附近还设置有旋转压紧气缸7,用于从上方将传动轴5的对应端压紧,从而增强其与抱闸机构13的配合稳定性;同时,该啮合测试装置还包括焊接座9,第一托架11、第二托架6、旋转压紧气缸7以及抱闸机构13均安装在焊接座9的上表面。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1、第一支架2和第一直线导轨3;所述第一支架2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3滑动配合;所述电机1与所述第一支架2连接,随所述第一支架2同步移动;所述电机1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传动轴5的动力输入端之间配合连接设置有联轴器4;通过第一支架2的滑动调节,可以灵活地控制传动轴的动力输入;利用第一直线导轨3的线性轨迹约束,可以有效减少电机1在工作时的横向抖动,从而获得较好的测试条件;所述抱闸机构13与所述电机1位于所述传动轴5的异侧,从而可以与中段的后托架6配合,形成受力平衡,提升啮合测试装置在使用中的稳定性。如图3所示,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脚踏16;所述脚踏16包括分别连接设置在所述传动轴5动力输入端的第一曲柄踏板161和第二曲柄踏板162;所述啮合测试装置还包括升降鞍座12;所述升降鞍座12设置在所述传动轴5的上方;电机1可以借助第一直线导轨3与传动轴5快速脱离配合,随后再在传动轴5的动力输入端对称安装踏板结构,从而模拟出人力蹬车时的受力状态,使测试更加全面,数据更加科学。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托架6包括限位槽601、旋转压紧气缸602和压板603;所述限位槽601开设在所述第二托架6的顶部;所述限位槽60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传动轴5的摆放方位一致;所述传动轴5配合嵌设在所述限位槽601内,限位槽601可以限制住传动轴5的转动自由度,平衡两端受力不均匀时的情况;所述旋转压紧气缸602竖直设置;所述压板603一端与所述旋转压紧气缸602的伸缩端连接,另一端延伸贴合在所述传动轴5的顶部,防止传动轴5发生翘动。如图4所示,所述抱闸机构13包括齿轮17、主轴18、摩擦盘23和抱闸瓦块24;所述齿轮17与所述传动轴5的动力输出端对应啮合,用来为传动轴5提供载荷,从而模拟实际使用中的情况;所述齿轮17和所述摩擦盘23分别连接设置在所述主轴18的两端;所述抱闸瓦块24铰接设置在所述抱闸机构13内部;所述抱闸瓦块24远离铰接点的一侧与所述摩擦盘23贴合;抱闸瓦块24利用与摩擦盘23之间的摩擦力实现施加载荷的效果,这两个部分均采用耐磨材料制成,不用因为摩擦损耗而多次调解螺杆位置,确保一次调节到位长久使用,提高测试效率;此外,抱闸机构13还包括双联压紧气缸15,用于在配合时压紧齿轮17,进一步提升测试中的配合稳定性。所述抱闸机构13还包括第二支架10;所述第二支架10下方滑动配合设置有第二直线导轨14;所述主轴18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4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啮合测试装置还包括夹钳8;所述夹钳8的安装位置与所述第二支架10的移动路径对应;利用第二直线导轨14可以实现齿轮17与传动轴对应端之间的快速配合与脱离,便于对批量的传动轴进行快速连续测试;而夹钳8具体采用门闩式快速夹钳,可以用来固定第二支架10,从而提升齿轮17在配合状态下的位置稳定性。所述第二支架10包括底座20和安装架22;所述底座20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4配合;所述安装架22连接设置在所述底座20上方;所述抱闸瓦块24与所述安装架22铰接相连;所述安装架22上端设置有调节螺杆27;所述调节螺杆27与所述抱闸瓦块24配合;旋转所述调节螺杆27,通过旋转调节螺杆27可以推动抱闸瓦块24压紧或放松摩擦盘23,对应改变抱闸瓦块24与所述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传动轴的啮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抱闸机构(13);所述抱闸机构(13)包括齿轮(17)、主轴(18)、摩擦盘(23)和抱闸瓦块(24);所述齿轮(17)与传动轴(5)的动力输出端对应啮合;所述齿轮(17)和所述摩擦盘(23)分别连接设置在所述主轴(18)的两端;所述抱闸瓦块(24)铰接设置在所述抱闸机构(13)内部;所述抱闸瓦块(24)远离铰接点的一侧与所述摩擦盘(23)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传动轴的啮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抱闸机构(13);所述抱闸机构(13)包括齿轮(17)、主轴(18)、摩擦盘(23)和抱闸瓦块(24);所述齿轮(17)与传动轴(5)的动力输出端对应啮合;所述齿轮(17)和所述摩擦盘(23)分别连接设置在所述主轴(18)的两端;所述抱闸瓦块(24)铰接设置在所述抱闸机构(13)内部;所述抱闸瓦块(24)远离铰接点的一侧与所述摩擦盘(23)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传动轴的啮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闸机构(13)还包括第二支架(10);所述第二支架(10)下方滑动配合设置有第二直线导轨(14);所述主轴(18)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4)的长度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传动轴的啮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10)包括底座(20)和安装架(22);所述底座(20)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4)配合;所述安装架(22)连接设置在所述底座(20)上方;所述抱闸瓦块(24)与所述安装架(22)铰接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传动轴的啮合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2)上端设置有调节螺杆(27);所述调节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刚陈洪亮周奇吴俊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洪记两轮智能交通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