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能存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363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能存储装置,包括基础地梁、钢架、蓄水冻冰池、防漏层、冷交换空间或冷交换管道、外保温层和输送管道,其中,钢架布置在基础地梁上,蓄水冻冰池设置在钢架所围成的空间内;防漏层设置在钢架的内表面;外保温层设置在钢架外表面;输送管道与冷交换空间或冷交换管道连通,冷能经冰表面的冷交换空间或冰中冷交换管道交换,再通过输送管道送到需要场所。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冷能存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冷能存储装置能够将冷能以冰坨的形式进行存储,从而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能存储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能
,特别涉及一种冷能存储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寒冷的地区冬季存在广泛的冷能,但是,寒冷的地区冬季的冷能并不能加以利用,造成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能存储装置,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冷能存储装置,包括基础地梁、钢架、蓄水冻冰池、防漏层、冷交换空间或冷交换管道、外保温层和输送管道,其中,所述钢架布置在所述基础地梁上,所述蓄水冻冰池设置在所述钢架所围成的空间内;所述防漏层设置在所述钢架的内表面;所述外保温层设置在所述钢架外表面;所述输送管道与所述冷交换空间或冷交换管道连通,冷能经冰表面的冷交换空间或冰中所述冷交换管道交换,再通过所述输送管道送到需要场所。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架为单管结构钢架和/或桁架结构钢架。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能存储装置结构的剖面为拱型、方型、半圆型、梯形、三角形和/或几种形状的组合。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架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冷能的取得是让空气经进风口进入,在流经冰表面冷交换空间的过程中降温后,再经出风口流出,通过所述输送管道送到需要场所。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能的取得是空气或液体在流经冰中所述冷交换管道的过程中降温后,再通过所述输送管道送到需要场所。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交换管道为平铺或直立或盘管和/或几种方式的组合。一种冷能存储方法,应用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冷能存储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冬季向蓄水冻冰池注入适量的水,并在夜晚低温作用下逐渐冷冻,重复多次后形成预设大小的冰坨;封闭外保温层,以冰坨的形式将冷能储存起来;待需要冷能时,通过冷交换空间或管道将空气或液体经冰坨降温后,再由输送管道送至需要的场所。采用本技术的冷能存储装置,冬季向蓄水冻冰池注入适量的水,并在夜晚低温作用下逐渐冷冻,重复多次后形成预设大小的冰坨;封闭外保温层,以冰坨的形式将冷能储存起来;待需要冷能时,通过冷交换空间或管道将空气或液体经冰坨降温后,再由输送管道送至需要的场所。因此,本技术的冷能存储装置能够将冷能以冰坨的形式进行存储,从而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冷能存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冷能存储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冷能存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冷能存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冷能存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冷能存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冷能存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100为基础地梁、200为钢架、300为蓄水冻冰池、400为冷交换管道、500为外保温层、600为蓄水坑、201为第一立柱钢架、202为第二立柱钢架、203为横梁钢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冷能存储装置,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6,本技术公开的冷能存储装置,包括基础地梁100、钢架200、蓄水冻冰池300、防漏层、冷交换空间或冷交换管道400、外保温层500和输送管道,其中,钢架200布置在基础地梁100上,蓄水冻冰池300设置在钢架200所围成的空间内;所述防漏层设置在所述钢架的内表面;输送管道与冷交换空间或冷交换管道400设置在蓄水冻冰池300内;外保温层500设置在钢架200外表面;冷能经冰表面的冷交换空间或冰中所述冷交换管道交换,再通过所述输送管道送到需要场所。采用本技术的冷能存储装置,冬季向蓄水冻冰池注入适量的水,并在夜晚低温作用下逐渐冷冻,重复多次后形成预设大小的冰坨;封闭外保温层,以冰坨的形式将冷能储存起来;待需要冷能时,通过冷交换空间或管道将空气或液体经冰坨降温后,再由输送管道送至需要的场所。因此,本技术的冷能存储装置能够将冷能以冰坨的形式进行存储,从而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冷能存储装置结构的剖面为拱型、方型、球型、梯形或三角形。钢架200为单管结构钢架和/或桁架结构钢架。请参阅图4至图6,钢架200包括第一立柱钢架201、第二立柱钢架202和横梁钢架203,其中,第一立柱钢架201和第二立柱钢架202相对设置,且第一立柱钢架201的第一端固定在基础地梁100上,第一立柱钢架201的第二端与横梁钢架20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立柱钢架202的第一端固定在基础地梁100上,第二立柱钢架202的第二端与横梁钢架203的第二端连接。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立柱钢架201、第二立柱钢架202和横梁钢架203为一体式结构或者分体式结构。当为分体式结构时,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或者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或者通过铁丝拧紧在一起。而加工成的钢架200为单管结构钢架200和/或桁架结构钢架200。第一立柱钢架201、第二立柱钢架202和横梁刚架三个个体为单管钢架200和/或桁架结构钢架200。桁架由直杆组成的一般具有三角形单元的平面或空间结构,桁架杆件主要承受轴向拉力或压力,从而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在跨度较大时可比实腹梁节省材料,减轻自重和增大刚度。在膜结构建筑中桁架设计至关重要,也可以说它支持着整个建筑。桁架由杆件通过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而成的支撑横梁结构。桁架的优点是杆件主要承受拉力或压力,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节约材料,减轻结构重量。常用的有钢桁架、钢筋混凝土桁架、预应力混凝土桁架、木桁架、钢与木组合桁架、钢与混凝土组合桁架。桁架结构常用的有钢桁架、钢筋混凝土桁架、预应力混凝土桁架、木桁架、钢与木组合桁架、钢与混凝土组合桁架。桁架按外形分有三角形桁架、梯形桁架、多边形桁架、平行弦桁架,及空腹桁架。在选择桁架形式时,应综合考虑桁架的用途、材料、支撑方式和施工条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制造和安装所用的材料和劳动量为最小。冷交换管道400包括第一主管、第二主管和多个支管,其中,第一主管和第二主管与输送管道连通;多个支管的第一端与第一主管连通,多个支管的第二端与第二主管连通。可以是直立管、漂浮管、盘旋管中的一种和/或多种的组合。可选的,多个支管沿水平方向或者竖直方向平铺于蓄水冻冰池300中。蓄水冻冰池300由设置在钢架200的内表面的防漏层所围成。为了增加蓄水冻冰池300的蓄水量,在钢架200所围成的空间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能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地梁、钢架、蓄水冻冰池、防漏层、冷交换空间或冷交换管道、外保温层和输送管道,其中,所述钢架布置在所述基础地梁上,所述蓄水冻冰池设置在所述钢架所围成的空间内;所述防漏层设置在所述钢架的内表面;所述外保温层设置在所述钢架外表面;所述输送管道与所述冷交换空间或冷交换管道连通,冷能经冰表面的冷交换空间或冰中所述冷交换管道交换,再通过所述输送管道送到需要场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能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地梁、钢架、蓄水冻冰池、防漏层、冷交换空间或冷交换管道、外保温层和输送管道,其中,所述钢架布置在所述基础地梁上,所述蓄水冻冰池设置在所述钢架所围成的空间内;所述防漏层设置在所述钢架的内表面;所述外保温层设置在所述钢架外表面;所述输送管道与所述冷交换空间或冷交换管道连通,冷能经冰表面的冷交换空间或冰中所述冷交换管道交换,再通过所述输送管道送到需要场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能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架为单管结构钢架和/或桁架结构钢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能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兴王洪成孙保学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雷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