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灯具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3535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车辆用灯具及车辆,其能够确保由雷达获取的雷达数据的可靠性,同时从车辆的外部遮蔽雷达。右侧车辆用灯具(2R)具备:灯外壳(14);灯罩(12),其覆盖灯外壳(14)的开口部;近光用照明单元(3),其配置于由灯外壳(14)和灯罩(12)形成的灯室S内;雷达(5),其构成为通过朝向车辆的外部射出电波,获取雷达数据;遮蔽部(6),其被配置为以从上述车辆的外部遮蔽雷达(5)的方式与雷达(5)对置,且构成为使从雷达(5)射出的电波通过。遮蔽部(6)一体形成于灯罩(12)。遮蔽部(6)和灯罩(12)的交界部B配置于雷达(5)的视野Fv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灯具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用灯具及车辆。本技术特别涉及搭载毫米波雷达或微波雷达等雷达的车辆用灯具及车辆。
技术介绍
已知将构成为获取表示车辆的外部的周边环境的数据的毫米波雷达等雷达搭载于车辆用灯具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根据专利文献1,为了从车辆的外部遮蔽配置于车辆用灯具的灯室内的毫米波雷达,将树脂制导光板配置于毫米波雷达的前方。另外,通过使来自光源的光入射到导光板,能够从外部看到导光板的发光。这样,通过导光板的发光能够从车辆的外部遮蔽毫米波雷达,并且通过导光板能够将来自毫米波雷达的电波射出到车辆的外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8674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车辆用灯具中,因为需要另行准备用于遮蔽毫米波雷达的导光板,所以车辆用灯具的零件数量增加,并且车辆用灯具的组装作业的工序数量增加。在这一点上,具备毫米波雷达等雷达和遮蔽该雷达的遮蔽部的车辆用灯具还有改善的余地。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车辆用灯具及车辆,其能够确保由雷达获取的雷达数据的可靠性,同时从车辆的外部遮蔽雷达。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公开的一方式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其具备:灯外壳;灯罩,其覆盖所述灯外壳的开口部;照明单元,其配置于由所述灯外壳和所述灯罩形成的灯室内;雷达,其构成为通过朝向车辆的外部射出电波来获取表示所述车辆的周边环境的雷达数据;遮蔽部,其被配置为以从所述车辆的外部遮蔽所述雷达的方式与所述雷达对置,且构成为使从所述雷达射出的电波通过;所述遮蔽部一体形成于所述灯罩,所述遮蔽部和所述灯罩的交界部配置于所述雷达的视野外。根据上述结构,遮蔽部和灯罩的交界部配置于雷达的视野外。因此,能够避免存在于雷达的视野内的电波被该交界部反射而结果该反射电波入射到雷达的接收天线而对雷达数据造成不良影响的状况。这样,能够提供能够确保由搭载于车辆用灯具的雷达获取的雷达数据的可靠性,同时从车辆的外部遮蔽雷达的车辆也能够灯具。另外,也可以是,所述雷达配置于所述灯室外。根据上述结构,因为雷达配置于灯室外,所以可以防止雷达的动作因从照明单元产生的热而受到不良影响。另外,也可以是,所述雷达配置于所述灯室内。根据上述结构,因为雷达配置于灯室内,所以可以防止车辆用灯具整体的尺寸大型化的状况。也可以是,所述遮蔽部的厚度t由下式规定。t=λ/2εr1/2×n在此,λ为从所述雷达射出的电波的波长,εr为所述遮蔽部的相对介电常数,n为1以上的整数。根据上述结构,因为遮蔽部的厚度t由t=λ/2εr1/2×n规定,所以被与雷达对置的遮蔽部的一面反射的电波和被遮蔽部的另一面反射的电波相互抵消。其结果,能够降低遮蔽部对从雷达射出的电波的反射率。这样,因为被遮蔽部反射的反射电波的强度减弱,所以能够避免因该反射电波入射到雷达的接收天线而对雷达数据造成不良影响的状况。另外,也可以是,所述遮蔽部和所述雷达之间的距离为20mm以上且100mm以下。根据上述结构,在遮蔽部和雷达之间的距离为20mm以上的情况下,从雷达射出并被遮蔽部反射的反射电波充分衰减直至到达雷达的接收天线。因此,能够避免入射到接收天线的该反射电波作为噪声成分对雷达数据造成不良影响的状况。另一方面,在遮蔽部和雷达之间的距离为100mm以下的情况下,能够避免存在于雷达的视野内的电波的一部分不能通过遮蔽部的状况。即,能够避免不能通过遮蔽部的电波的一部分被遮蔽部和灯罩的交界部或其它光学零件反射而结果该反射电波作为噪声成分对雷达数据造成不良影响的状况。另外,也可以是,所述交界部配置于与所述雷达的视野相邻的外边距角度区域内。在此,“外边距角度区域”是指与雷达的视野的两端相邻的角度区域,是禁止配置反射雷达的螺钉等金属部件的角度区域。根据上述结构,因为即使交界部配置于雷达的外边距角度区域内,存在于外边距角度区域内的电波的强度也低,所以被交界部反射的反射电波的强度非常低。因此,即使该反射电波入射到雷达的接收天线,也不对雷达数据造成不良影响。这样,例如,在将照明单元和雷达彼此接近配置的情况下,能够大幅减小遮蔽部的区域。另外,也可以提供一种车辆,其具备上述车辆用灯具。根据上述,能够提供能够确保由搭载于车辆的雷达获取的雷达数据的可靠性,同时从外部遮蔽雷达的车辆用灯具。技术效果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车辆用灯具及车辆,其能够确保由雷达获取的雷达数据的可靠性,同时从车辆的外部遮蔽雷达。附图说明图1是具备左侧车辆用灯具及右侧车辆用灯具的车辆的主视图。图2是右侧车辆用灯具的垂直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被遮蔽部反射的反射电波的图。图4是表示雷达、支承部件及遮蔽部的水平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变形例的右侧车辆用灯具的垂直方向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辆2车辆用灯具2L左侧车辆用灯具2R右侧车辆用灯具3近光用照明单元4远光用照明单元5雷达6遮蔽部8支承部件9a、9b定位部12灯罩14灯外壳18a、18b突出部20a、20b间隔件22螺钉23卡钩30空气层60遮蔽部80支承部件92a、92b凹部120灯罩140灯外壳200R右侧车辆用灯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下面,简称为“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为了便于说明,本附图所示的各部件的尺寸有时与各部件的实际尺寸不同。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有时适当地提及“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前后方向”。这些方向是关于图1所示的车辆1设定的相对方向。在此,“左右方向”是包括“左方向”及“右方向”的方向。“上下方向”是包括“上方向”及“下方向”的方向。“前后方向”是包括“前方向”及“后方向”的方向。此外,在图1中虽然未示出“前后方向”,但是“前后方向”是与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提及了车辆1的“水平方向”,但是“水平方向”是与上下方向(垂直方向)垂直的方向,是包括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的方向。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关于右侧车辆用灯具2R及左侧车辆用灯具2L设定的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前后方向)与车辆1中设定的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前后方向)一致。首先,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进行说明。图1是具备左侧车辆用灯具2L和右侧车辆用灯具2R的车辆1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在车辆1的左前侧配置有左侧车辆用灯具2L,并且在车辆1的右前侧配置有右侧车辆用灯具2R。左侧车辆用灯具2L及右侧车辆用灯具2R分别具备近光用照明单元3、远光用照明单元4、雷达5、以及遮蔽雷达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具备:/n灯外壳;/n灯罩,其覆盖所述灯外壳的开口部;/n照明单元,其配置于由所述灯外壳和所述灯罩形成的灯室内;/n雷达,其构成为通过朝向车辆的外部射出电波来获取表示所述车辆的周边环境的雷达数据;/n遮蔽部,其被配置为以从所述车辆的外部遮蔽所述雷达的方式与所述雷达对置,且构成为使从所述雷达射出的电波通过;/n所述遮蔽部一体形成于所述灯罩,/n所述遮蔽部和所述灯罩的交界部配置于所述雷达的视野外。/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18 JP 2019-1328261.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灯外壳;
灯罩,其覆盖所述灯外壳的开口部;
照明单元,其配置于由所述灯外壳和所述灯罩形成的灯室内;
雷达,其构成为通过朝向车辆的外部射出电波来获取表示所述车辆的周边环境的雷达数据;
遮蔽部,其被配置为以从所述车辆的外部遮蔽所述雷达的方式与所述雷达对置,且构成为使从所述雷达射出的电波通过;
所述遮蔽部一体形成于所述灯罩,
所述遮蔽部和所述灯罩的交界部配置于所述雷达的视野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雷达配置于所述灯室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丸山雄太桂田善弘绵野裕一久保山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