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对称平行薄膜微恒流阀
本技术涉及微流体控制与便捷式即时检测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自动精确调控微流体流量的双对称平行薄膜微恒流阀。
技术介绍
随着微纳制造技术的发展,微流控阀作为微尺度控制元件在结构与化学生物、基因测序、单细胞分析等领域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微流控流量调节阀由于能够对流量进行精确调控,满足精密微流体控制的要求,在精确给药系统、核酸检测、细胞分选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现有的微流控流量调节阀主要分为主动流量调节阀和被动流量调节阀。主动流量调节阀主要通过外加控制元件来调节流量,其优势在于流量调控的响应速度快且可以实现复杂的流体控制。然而,由于该阀需要借助外部元件工作,因此会消耗额外的能源且不易于微型化集成。与主动流量调节阀相比,被动流量调节阀的流量调节原理更为简单,它并不需要外界控制激发,仅依赖自身结构随外界驱动源的变化,即可自行进行流量调节,且不消耗额外的能量,因而在集成微型化系统应用中更加有优势。目前已报道的被动流量调节阀按结构可以分为单膜阀和双膜阀。单膜阀利用一层弹性薄膜受流体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对称平行薄膜微恒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样品入口(1)、样品出口(2)、上控制流道(3)、下控制流道(4)、左控制流道(5)、右控制流道(6)、流体主流道(7)、窄流道(8)、上弹性薄膜(9)、下弹性薄膜(10)、左弹性薄膜(11)以及右弹性薄膜(12);所述上控制流道(3)、下控制流道(4)、左控制流道(5)、右控制流道(6)和流体主流道(7)的入口均与样品入口(1)相连通;所述上控制流道(3)和下控制流道(4)的末端均封闭;所述窄流道(8)设置在流体主流道(7)的中间;所述流体主流道(7)的出口与样品出口(2)相连通;所述上控制流道(3)和窄流道(8)之间由上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对称平行薄膜微恒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样品入口(1)、样品出口(2)、上控制流道(3)、下控制流道(4)、左控制流道(5)、右控制流道(6)、流体主流道(7)、窄流道(8)、上弹性薄膜(9)、下弹性薄膜(10)、左弹性薄膜(11)以及右弹性薄膜(12);所述上控制流道(3)、下控制流道(4)、左控制流道(5)、右控制流道(6)和流体主流道(7)的入口均与样品入口(1)相连通;所述上控制流道(3)和下控制流道(4)的末端均封闭;所述窄流道(8)设置在流体主流道(7)的中间;所述流体主流道(7)的出口与样品出口(2)相连通;所述上控制流道(3)和窄流道(8)之间由上弹性薄膜(9)隔开;所述下控制流道(4)和窄流道(8)之间由下弹性薄膜(10)隔开;所述左控制流道(5)、右控制流道(6)、流体主流道(7)和窄流道(8)均分布在同一平面上,且左控制流道(5)的末端和窄流道(8)之间由左弹性薄膜(11)隔开,右控制流道(6)的末端和窄流道(8)之间由右弹性薄膜(12)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星衡,谢宝智,冀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