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振耐疲劳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338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振耐疲劳缓冲装置,罐体、连接管和排气孔,所述罐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罐体的低端开设有排气孔,所述罐体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均由缓冲效果的固定机构,且固定机构固定安装在底板的顶部,所述固定机构之间设有限位机构,所述罐体的一端设有限位机构,且限位机构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基座、安装板、橡胶护垫和托板,四个所述基座对称固定安装在底板的顶部上,所述基座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此抗振耐疲劳缓冲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以对罐体进行固定安装,同时使设备具有减震和缓冲的功能,使设备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得以增加,运行的更加安全,实用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振耐疲劳缓冲装置
本技术涉及抗振耐疲劳缓冲
,尤其涉及一种抗振耐疲劳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但是在现实的使用中需要对锅炉进行支撑和固定,便于增加锅炉的使用安全性,更加方便使用者的使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抗振耐疲劳缓冲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提供一种可以对锅炉进行固定支撑安装的抗振耐疲劳缓冲装置。本技术提供的抗振耐疲劳缓冲装置包括:罐体、连接管和排气孔,所述罐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罐体的低端开设有排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均由缓冲效果的固定机构,且固定机构固定安装在底板的顶部,所述固定机构之间设有限位机构,所述罐体的一端设有安装机构,且安装机构固定安装在底板上。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基座、安装板、橡胶护垫和托板,四个所述基座对称固定安装在底板的顶部上,所述基座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橡胶护垫,两个所述基座的顶部设有托板。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拉杆、安装通孔和限位螺母,所述基座的底端均开设有安装通孔,两个所述基座的安装通孔内设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两端均设有螺纹,所述拉杆的两端均啮合连接有限位螺母。优选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固定座、限位圈、固定螺栓和凸块,两个所述固定座对称固定安装在罐体的一端两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设有限位圈,且限位圈的两端均设有凸块,所述固定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固定座的顶部。优选的,所述橡胶护垫的厚度为安装板厚度的两倍。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和凸块均开设有与固定螺栓相互配合的通孔。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抗振耐疲劳缓冲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抗振耐疲劳缓冲装置:产品设有的缓冲装置便于实现对罐体进行固定安装,同时可以对罐体进行减震,便于增加产品的运行稳定性,同时产品中设有限位机构,可以增加固定机构的运行稳定性,同时固定机构中设有橡胶垫,可以对罐体进行小幅度的减震缓冲作用,增加产品的运行稳定性,同时可以限位机构的存在便于实现对设备进行固定安装,此抗振耐疲劳缓冲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以对罐体进行固定安装,同时使设备具有减震和缓冲的功能,使设备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得以增加,运行的更加安全,实用性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安装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罐体;2、连接管;3、排气孔;4、固定机构;41、基座;42、安装板;43、橡胶护垫;44、托板;5、底板;6、限位机构;61、拉杆;62、安装通孔;63、限位螺母;7、安装机构;71、固定座;72、限位圈;73、固定螺栓;74、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安装机构结构示意图。抗振耐疲劳缓冲装置包括:罐体1、固定机构4、限位机构6和安装机构7。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参考图1所示,罐体1、连接管2和排气孔3,所述罐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2,所述罐体1的低端开设有排气孔3,连接管2和排气孔3的存在便于实现对设备进行连接和排气。参考图1所示,所述罐体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均由缓冲效果的固定机构4,且固定机构4固定安装在底板5的顶部,所述固定机构4之间设有限位机构6,所述罐体1的一端设有安装机构7,且安装机构7固定安装在底板5上,先将固定机构4固定安装在底板5上,随后调节限位机构6之间距离,便于实现固定机构4的工作强度,安装机构7的存在便于实现对设备进行固定安装。参考图2所示,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基座41、安装板42、橡胶护垫43和托板44,四个所述基座41对称固定安装在底板5的顶部上,所述基座41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42,所述安装板42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橡胶护垫43,两个所述基座41的顶部设有托板44,基座41的存在便于实现对固定机构4进行固定安装,安装板42的存在便于实现对橡胶护垫43和托板44进行固定安装,橡胶护垫43的存在便于实现对罐体1进行减震和缓冲,托板44的存在便于实现对罐体1进行支撑。参考图3所示,所述限位机构6包括拉杆61、安装通孔62和限位螺母63,所述基座41的底端均开设有安装通孔62,两个所述基座41的安装通孔62内设有拉杆61,所述拉杆61的两端均设有螺纹,所述拉杆61的两端均啮合连接有限位螺母63,拉杆61的存在便于实现对基座41进行限位,安装通孔62的存在便于实现对拉杆61进行安装,限位螺母63的存在便于实现对拉杆61进行固定。参考图4所示,所述安装机构7包括固定座71、限位圈72、固定螺栓73和凸块74,两个所述固定座71对称固定安装在罐体1的一端两侧,所述固定座71的顶部设有限位圈72,且限位圈72的两端均设有凸块74,所述固定座71通过固定螺栓73固定安装在固定座71的顶部,固定座71的存在便于对限位圈72进行固定安装,凸块74的存在便于将限位圈72进行固定连接,固定螺栓73的存在便于将固定座71、限位圈72进行固定连接。参考图2所示,所述橡胶护垫43的厚度为安装板42厚度的两倍,增加橡胶护垫43的减震和缓冲的性能。参考图4所示,所述固定座71和凸块74均开设有与固定螺栓73相互配合的通孔,便于实现将固定座71和限位圈72进行固定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振耐疲劳缓冲装置,包括:罐体(1)、连接管(2)和排气孔(3),所述罐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2),所述罐体(1)的低端开设有排气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均由缓冲效果的固定机构(4),且固定机构(4)固定安装在底板(5)的顶部,所述固定机构(4)之间设有限位机构(6),所述罐体(1)的一端设有安装机构(7),且安装机构(7)固定安装在底板(5)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振耐疲劳缓冲装置,包括:罐体(1)、连接管(2)和排气孔(3),所述罐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2),所述罐体(1)的低端开设有排气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均由缓冲效果的固定机构(4),且固定机构(4)固定安装在底板(5)的顶部,所述固定机构(4)之间设有限位机构(6),所述罐体(1)的一端设有安装机构(7),且安装机构(7)固定安装在底板(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振耐疲劳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基座(41)、安装板(42)、橡胶护垫(43)和托板(44),四个所述基座(41)对称固定安装在底板(5)的顶部上,所述基座(41)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42),所述安装板(42)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橡胶护垫(43),两个所述基座(41)的顶部设有托板(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振耐疲劳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6)包括拉杆(61)、安装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圣妍张同胜苗光锋李霄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联盟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