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的角度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3332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显示器的角度调整装置,主要是运用在液晶显示器,其底座上设有一轴座,可供一轴杆枢设,轴杆顶端的枢座与固定有屏幕的固定座相互枢设,并在前述的二相互枢设的机构上设有阻尼机构,用以提供阻力并可使屏幕可依据使用者需求调整其俯仰或左右摆转角度,确为一极具实用且简便的机构。(*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器的角度调整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显示器的角度调整装置。在计算机设备中显示器是一种输出设备。传统的显示器是利用显像管产生其影像,近年来则有属于液晶型式产生影像的液晶显示器。由于映像管的显示器必须在壳体内安装有显像管,故整个显示器的外型体积较为庞大,也就是显示器的显示尺寸愈大,则体积愈大,如此,必然占据使用者置放计算机设备桌子的大部份桌面,造成使用者在使用计算机上的不方便。另外,此种型式的显示器的重量亦较重,造成在移动或搬运上的麻烦不便。上述液晶显示器的外部构造大略是在底座上枢设有呈板状的屏幕本体,因此,整个显示器的体积小使得所必须占用的设置空间亦较小,目前在实际使用时,已渐渐受到使用者所喜爱使用;又由于在调整屏幕本体角度时,仅可相对于底座呈俯仰角度的调整,此种仅可调整俯仰角度的显示器,若运用在必须朝向左侧或右侧偏转的场合,以方便于显示器的资料提供展示,则使用者此时必须将整个显示器包括底座部份同时予以摆转,如此,将造成在使用及移动偏转上的不方便,也就是其角度调整的位置极为有限,造成使用场合受到限制。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的角度调整装置,可以提供使用者针对实际的使用需要调整角度,且通过较大范围角度的偏转调整,以完全符合使用者的需求。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要使屏幕本体相对于底座可易于定位在一特定位置,防止不正常的角度位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的角度调整装置,其特点在于:底座上所设的轴座上设有轴孔,相对于轴孔间隔距离形成有一挡片;一轴杆于一端设有枢座,枢座上设有轴孔并在相对轴孔且位在周缘处形成有一缺槽,另端可固定有一定位环并贯穿轴座的轴孔及设置有阻尼机构形成枢设状,定位环的周缘形成有一缺槽,可供前述的挡片于缺槽中移位;一可供与屏幕本体相互结合的固定座,其一侧可与前述的枢座相互枢设并设有阻尼机构,且相对于枢设处形成有挡片,挡片可位在枢座的缺槽内移位。-->上述的显示器的角度调整装置的特点在于,轴座的侧边设有一支片,其顶端弯折成的顶面上且相对于轴座的轴孔设有同一中心且可供轴杆贯穿的穿孔。上述的显示器的角度调整装置的特点在于,枢座形成为具有二侧片的ㄩ型,另与其枢设的固定座上形成有二突片。上述的显示器的角度调整装置的特点在于,设在轴杆与轴座枢设处的阻尼机构,是在固定有定位环的轴杆一端贯穿轴孔,并分别套设胶片、弹片组、垫片及螺固有一螺帽。上述的显示器的角度调整装置的特点在于,设在枢座与固定座枢设处的阻尼机构是在枢座上设有呈矩形轴孔,呈矩形断面的螺钉可穿套垫片及贯穿突片的穿孔与枢座的轴孔,再分别套设有弹片组及垫片,并以一螺帽予以固定。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非常明显的。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确实使屏幕可依据使用者需求调整其俯仰或左右摆转角度,并藉由所形成的适当阻力使屏幕可确实在调整角度后定位。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图1是本技术组装有屏幕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仰动作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摆转动作示意图。参看图1、2所示,本技术所设计的显示器的角度调整装置的构造包括有:底座10、轴座20、轴杆30及另侧固定有屏幕本体50的固定座40等,其中呈一平板状及具有一定重量的底座10上设有轴座20,于轴座20的顶端设有一轴孔21,并在其侧边形成有相对于轴孔21中心且间隔距离设置的挡片22,于轴座20侧边固定有支片23,支片23的顶端部份弯折形成为平行于轴座20的顶面,并在相对于轴孔21位置设有同一轴心的穿孔24。一轴杆30于顶端固定有枢座31,呈ㄩ型的枢座31于其二侧片上设有同一轴心的轴孔32,另在二侧片顶缘形成为弧缘并分别形成有缺槽33,所述的轴杆30可贯穿支片23的穿孔24,又底端固定有一定位环301可贯穿枢设在轴座20的轴孔21处,定位环301的周缘形成有一缺槽302,并使挡片22位在缺槽302中。又与屏幕本体50结合的固定座40,其另侧外伸有二突片41,于其自由-->端设有同一轴心的穿孔42,于突片41上另剖切材料弯折形成有挡片43,突片41可与枢座31相互枢设,并使其挡片43可位在缺槽33内。再者,于固定座40与枢座31之间,及于轴杆30与轴座20之间,所设计的枢设处分别设有阻尼机构,前述二枢设处所设的阻尼机构为近似设计;其中,设计在固定座40与枢座31之间的阻尼机构是将断面略呈矩形的螺杆44贯穿垫片45及穿孔42后,再贯穿孔型呈矩型的轴孔32,之后套入有弹片组46及孔型为矩型的垫片47,最后螺入有螺帽48,使得螺杆44与枢座31呈固定型态。如此,固定座40相对于枢座31即可在具有阻尼效果的形态下,受到适当的定位。另外,位在轴杆30与轴座20之间的阻尼机构是在轴杆30的端头形成有较小外径的螺杆303,于其杆面上形成有二平行面设计,定位环301上形成有相同形状的长型穿孔可供螺杆303贯穿并相互卡固,螺杆303于贯穿轴孔21后,分别套置有一胶片304、由数个断面呈弧形的弹片所组成的弹片组305及垫片306的长型穿孔,再螺设一螺帽307予以结合固定。如此,轴杆30即可相对于轴座20即可在相同具有一定阻尼效果下提供适当的定位。通过上述的设计,屏幕本体50可经由固定座40与轴杆30的枢座31相互枢设而可调整屏幕50的俯仰角度,且利用挡片43位在缺槽33内移位,故可限制二者之间调整俯仰角度的大小(配合参看图3所示),又由于轴杆30贯穿穿孔24并与轴座20枢设,且其挡片22位在轴杆30所设定位环301的缺槽302内,因此,可限制轴杆30相对于轴座20间的旋转角度大小(配合参看图4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器的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上所设的轴座上设有轴孔,相对于轴孔间隔距离形成有一挡片;一轴杆于一端设有枢座,枢座上设有轴孔并在相对轴孔且位在周缘处形成有一缺槽,另端可固定有一定位环并贯穿轴座的轴孔及设置有阻尼机构形成枢设状,定位环的周缘形成有一缺槽,可供前述的挡片于缺槽中移位;一可供与屏幕本体相互结合的固定座,其一侧可与前述的枢座相互枢设并设有阻尼机构,且相对于枢设处形成有挡片,挡片可位在枢座的缺槽内移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器的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上所设的轴座上设有轴孔,相对于轴孔间隔距离形成有一挡片;一轴杆于一端设有枢座,枢座上设有轴孔并在相对轴孔且位在周缘处形成有一缺槽,另端可固定有一定位环并贯穿轴座的轴孔及设置有阻尼机构形成枢设状,定位环的周缘形成有一缺槽,可供前述的挡片于缺槽中移位;一可供与屏幕本体相互结合的固定座,其一侧可与前述的枢座相互枢设并设有阻尼机构,且相对于枢设处形成有挡片,挡片可位在枢座的缺槽内移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的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轴座的侧边设有一支片,其顶端弯折成的顶面上且相对于轴座的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胜男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