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下吊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322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脚手架下吊架组件,包括吊架座和下吊架,所述吊架座包括底板、连接板和固定板,底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两块连接板间隔垂直设置在底板上,两块固定板间隔设置在两块连接板之间,固定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下吊架包括直角梯形架体,在直角梯形架体的短边与斜边延长线交接处设置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与直角梯形架体锐角R之间还设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斜边和长边两两相交组成直角三角形,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均设有第三安装孔,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两侧面均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第四安装孔,长边面上设有第五安装孔,短边面上还设有第六安装孔。本脚手架下吊架组件受力效果好,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脚手架下吊架组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脚手架辅助设备的
,具体为一种脚手架下吊架组件。
技术介绍
脚手架在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高处作业而搭设的各种支架,为建筑领域的通用术语,主要在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目前的高层建筑施工中,外墙脚手架多采用升降式脚手架。传统的升降脚手架主要采用钢管、连接扣件及其它部件搭设,但现有升降脚手架中使用的下吊架结构固定点单一,使用时受力大,在提升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支撑、稳定升降脚手架的整体功能,使用稳定性差,阻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受力分散、稳定性好的脚手架下吊架组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脚手架下吊架组件,包括吊架座和下吊架,所述吊架座包括底板、连接板和固定板,底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两块连接板间隔垂直设置在底板上,两块固定板与底板平行,并间隔设置在两块连接板之间,固定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且第二安装孔在底板外,下吊架包括直角梯形架体,在直角梯形架体的短边与斜边延长线交接处设置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一端与长边固定,第一支撑架与直角梯形架体锐角R之间还设有第二支撑架,斜边连接到第二支撑架上,第二支撑架与斜边和长边两两相交组成直角三角形结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均设有第三安装孔,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两侧面均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与第三安装孔配合的第四安装孔,长边与短边相对的面上设有第五安装孔,短边在与安装板接触的面上还设有第六安装孔。为了进一步提高吊架座强度,提高安全性,所述底板上还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的两条边分别与底板和连接板固定。为了节约材料,并保证强度,所述加强筋呈直角三角形状。为了进一步提高下吊架强度,提高安全性,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与底边之间还设有第三支撑架。本技术得到的一种脚手架下吊架组件,具有以下优点:受力效果好,整体稳定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吊架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下吊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下吊架去掉正面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吊架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3中下吊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吊架座1、下吊架2、底板3、连接板4、固定板5、第一安装孔6、第二安装孔7、直角梯形架体8、短边8-1、斜边8-2、长边8-3、底边8-4、第一支撑架9、第二支撑架10、第三安装孔11、安装板12、第四安装孔13、第五安装孔14、第六安装孔15、加强筋16、第三支撑架17、导轨主梁18、水平桁架19。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晰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举例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脚手架下吊架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吊架座1和下吊架2,如图2所示,所述吊架座1包括底板3、连接板4和固定板5,底板3上设有第一安装孔6,两块连接板4间隔垂直设置在底板3上,两块固定板5与底板3平行,并间隔设置在两块连接板4之间,固定板5上设有第二安装孔7,且第二安装孔7在底板3外,如图3、图4所示,下吊架2包括直角梯形架体8,直角梯形架体8大致呈斜边在上的直角梯形状,在直角梯形架体8的短边8-1与斜边8-2延长线交接处设置有第一支撑架9,第一支撑架9一端与长边8-3固定,第一支撑架9与直角梯形架体8锐角R之间还设有第二支撑架10,斜边8-2连接到第二支撑架10上,第二支撑架10与斜边8-2和长边8-3两两相交组成直角三角形结构,第一支撑架9和第二支撑架10均设有第三安装孔11,第三安装孔11与第一安装孔6相配合,在第一支撑架9和第二支撑架10两侧面均设有安装板12,安装板12上设有与第三安装孔11配合的第四安装孔13,长边8-3与短边8-1相对的面上设有第五安装孔14,短边8-1在与安装板12接触的面上还设有第六安装孔15。实际安装过程中,吊架座1的底板3与下吊架2的安装板12贴合,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6、第三安装孔11和第四安装孔13,将吊架座1与下吊架2连接为一整体,下吊架2与导轨框架18通过长边8-3上的第五安装孔14螺栓固定,下吊架2与水平桁架19通过短边8-1上的第六安装孔15螺栓固定,第二安装孔7上安装滑轮,用来正挂葫芦用钢丝绳,实现了电动葫芦与升降脚手架的连接。导轨框架18与下吊架2之间相连,又均与水平桁架19相连,提高了连接强度,下吊架2与水平桁架19通过短边8-1上的第六安装孔15连接,离导轨框架18与水平桁架19的连接处有一定距离,分散受力点,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吊架座1与下吊架2的连接处设有安装板12,增大连接处的受力面积,分散受到的压力,进一步提高连接强度。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脚手架下吊架组件,进一步提高吊架座1强度,提高安全性,除实施例1所述特征外,如图5所示,所述底板3上还设有加强筋16,加强筋16的两条边分别与底板3和连接板4固定。为了节约材料,并保证强度,所述加强筋16呈直角三角形状。通过加强筋16的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吊架座1的强度,直角三角形状材料需求少,稳定性好。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脚手架下吊架组件,为了进一步提高下吊架强度,提高安全性,除实施例1所述特征外,如图6所示,在所述第一支撑架9与底边8-4之间还设有第三支撑架17。通过第三支撑架17的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下吊架2的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脚手架下吊架组件,包括吊架座(1)和下吊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座(1)包括底板(3)、连接板(4)和固定板(5),底板(3)上设有第一安装孔(6),两块连接板(4)间隔垂直设置在底板(3)上,两块固定板(5)与底板(3)平行,并间隔设置在两块连接板(4)之间,固定板(5)上设有第二安装孔(7),且第二安装孔(7)在底板(3)外,下吊架(2)包括直角梯形架体(8),在直角梯形架体(8)的短边(8-1)与斜边(8-2)延长线交接处设置有第一支撑架(9),第一支撑架(9)一端与长边(8-3)固定,第一支撑架(9)与直角梯形架体(8)锐角R之间还设有第二支撑架(10),斜边(8-2)连接到第二支撑架(10)上,第二支撑架(10)与斜边(8-2)和长边(8-3)两两相交组成直角三角形结构,第一支撑架(9)和第二支撑架(10)均设有第三安装孔(11),在第一支撑架(9)和第二支撑架(10)两侧面均设有安装板(12),安装板(12)上设有与第三安装孔(11)配合的第四安装孔(13),长边(8-3)与短边(8-1)相对的面上设有第五安装孔(14),短边(8-1)在与安装板(12)接触的面上还设有第六安装孔(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手架下吊架组件,包括吊架座(1)和下吊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座(1)包括底板(3)、连接板(4)和固定板(5),底板(3)上设有第一安装孔(6),两块连接板(4)间隔垂直设置在底板(3)上,两块固定板(5)与底板(3)平行,并间隔设置在两块连接板(4)之间,固定板(5)上设有第二安装孔(7),且第二安装孔(7)在底板(3)外,下吊架(2)包括直角梯形架体(8),在直角梯形架体(8)的短边(8-1)与斜边(8-2)延长线交接处设置有第一支撑架(9),第一支撑架(9)一端与长边(8-3)固定,第一支撑架(9)与直角梯形架体(8)锐角R之间还设有第二支撑架(10),斜边(8-2)连接到第二支撑架(10)上,第二支撑架(10)与斜边(8-2)和长边(8-3)两两相交组成直角三角形结构,第一支撑架(9)和第二支撑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增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东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