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穿铁路框架桥地基加固装置及施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3147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下穿铁路框架桥地基加固装置及施工装置。下穿铁路框架桥地基加固装置及施工装置包括第一方柱、钻头和固定机构,第一方柱的顶部通过转盘转动连接有第二方柱,第一方柱的内部开设有空腔,钻头固定安装在第一方柱的底部,转杆固定安装在转盘的底部,丝杆通过支撑组件转动连接在第一方柱的内壁上,主动锥齿轮固定套接在转杆的杆壁上,从动锥齿轮固定套接在丝杆的杆壁上,丝杆的杆壁上螺纹连接有固定插杆,且固定插杆与第一方柱的侧壁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下穿铁路框架桥地基加固装置及施工装置具有能够使第一方柱稳定的固定在地基内部,不会发生晃动位移提高安全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穿铁路框架桥地基加固装置及施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铁路施工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穿铁路框架桥地基加固装置及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在经济飞速发展、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我国城镇化程度越来越高,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新建道路工程中,难免出现与既有铁路交叉的问题,顶入框架桥下穿既有铁路路基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城市建设与有限城市用地的矛盾日益加剧,“上跨下穿”工程频繁涌现,近接既有基础的框架桥顶进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控制既有基础的变形,保证铁路线路的运营安全,同时,确保框架桥结构不受破坏,是近接既有基础的框架桥顶进下穿铁路设计、施工必须考虑的问题。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为CN209603113U公开了一种下穿铁路框架桥地基加固装置及施工装置,如图4所示,图中结构为1、翼缘板,2、楔形调节块、3、顶管、4、千斤顶、5、第二方桩、6、第一方桩、7、叉车,工作原理在该专利说明书中均有详细描述,在此不做赘述。该专利虽然借助框架桥本身具有翼缘板的结构特点,静压施工灵活、无污染,沉桩工艺简单,不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实用性较强,综合经济效益较好,但是仍存在缺陷,直接将第一方柱插进地基里面,稳定性较差,在高压力的作用下,第一方柱容易发生位移造成危险。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下穿铁路框架桥地基加固装置及施工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使第一方柱稳定的固定在地基内部,不会发生晃动位移提高安全性的下穿铁路框架桥地基加固装置及施工装置。<br>本技术提供的下穿铁路框架桥地基加固装置及施工装置包括:第一方柱,所述第一方柱的顶部通过转盘转动连接有第二方柱,所述第一方柱的内部开设有空腔;钻头,所述钻头固定安装在第一方柱的底部;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转杆,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丝杆和固定插杆,所述转杆固定安装在转盘的底部,所述丝杆通过支撑组件转动连接在第一方柱的内壁上,所述主动锥齿轮固定套接在转杆的杆壁上,所述从动锥齿轮固定套接在丝杆的杆壁上,所述丝杆的杆壁上螺纹连接有固定插杆,且所述固定插杆与第一方柱的侧壁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和滑套,所述支撑杆固定安装在第一方柱的内壁上,所述滑套转动连接在丝杆的杆壁上,所述支撑杆与滑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方柱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刮筒,所述固定插杆与刮筒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钻头的外部开设有螺旋槽。优选的,所述转盘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转把。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下穿铁路框架桥地基加固装置及施工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下穿铁路框架桥地基加固装置及施工装置,当把第一方柱插进地基里面之后,通过转动转盘带动转杆转动,然后通过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的相互配合可以带动若干组固定插杆向第一方柱的外部移动,并插进土壤的内部,从而可以他提高第一方柱的稳定性,防止第一方柱受到较大的压力而发生晃动位移,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下穿铁路框架桥地基加固装置及施工装置改进后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方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第一方柱内部正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下穿铁路框架桥地基加固装置及施工装置改进前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第一方柱,101、钻头,2、转盘,201、转把,3、第二方柱,4、固定机构,41、转杆,42、主动锥齿轮,43、从动锥齿轮,44、丝杆,45、固定插杆,5、支撑机构,51、支撑杆,52、滑套,6、刮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下穿铁路框架桥地基加固装置及施工装置改进后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方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第一方柱内部正视图;包括:图4为图1所示的下穿铁路框架桥地基加固装置及施工装置改进前结构示意图。请考图4,图4是下穿铁路框架桥地基加固装置及施工装置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授权公开号为CN209603113U,名称为一种下穿铁路框架桥地基加固装置及施工装置,如图4所示,图中结构为1、翼缘板,2、楔形调节块、3、顶管、4、千斤顶、5、第二方桩、6、第一方桩、7、叉车,工作原理在该专利说明书中均有详细描述,在此不做赘述,虽然该专利虽然借助框架桥本身具有翼缘板的结构特点,静压施工灵活、无污染,沉桩工艺简单,不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实用性较强,综合经济效益较好,但是仍存在缺陷,直接将第一方柱插进地基里面,稳定性较差,在高压力的作用下,第一方柱容易发生位移造成危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在现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结构的改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方柱1,第一方柱1的顶部通过转盘2转动连接有第二方柱3,第一方柱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钻头101固定安装在第一方柱1的底部,固定机构4包括转杆41,主动锥齿轮42、从动锥齿轮43、丝杆44和固定插杆45,转杆41固定安装在转盘2的底部,丝杆44通过支撑组件5转动连接在第一方柱1的内壁上,主动锥齿轮42固定套接在转杆41的杆壁上,从动锥齿轮43固定套接在丝杆44的杆壁上,丝杆44的杆壁上螺纹连接有固定插杆45,且固定插杆45与第一方柱1的侧壁滑动连接。支撑组件5包括支撑杆51和滑套52,支撑杆51固定安装在第一方柱1的内壁上,滑套52转动连接在丝杆44的杆壁上,支撑杆51与滑套52固定连接。第一方柱1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刮筒6,固定插杆45与刮筒6滑动连接。钻头101的外部开设有螺旋槽。转盘2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转把201。当把第一方柱1插进地基里面之后,抓住转把201转动转盘2,使转盘2带动转杆41转动,而由于转盘2与第二方柱3转动连接,所以转盘2转动不会影响第二方柱3,当转杆41转动时会带动与其杆壁固定连接的若干组主动锥齿轮42转动,主动锥齿轮42则会带动与其相互啮合的从动锥齿轮43转动,由于丝杆44通过支撑杆51与滑套52的配合与第一方柱1的内壁转动连接,并且还与第一方柱1的侧壁滑动连接,所以丝杆44转动时会带动固定插杆45向第一方柱1的外部移动并插到土壤里面,从而可以提高第一方柱1的稳定性,当需要取出第一方柱1时,再反转转动转盘2,从而可以带动固定插杆45反向移动缩回第一方柱1的内部,而通过钻头101及其外部的螺旋槽可以便于第一方柱1插进地基内部。参考图4所示,千斤顶的一端用于支撑连接静压方桩,顶管支撑连接翼缘板和千斤顶,叉车用于固定顶管。施工装置还包括楔形调节块,楔形调节块用于翼缘板支撑顶管。工作原理在授权公告号为为CN209603113U公开了一种下穿铁路框架桥地基加固装置及施工装置均匀有详细描述,在此不做赘述。本技术提供的下穿铁路框架桥地基加固装置及施工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把第一方柱1插进地基里面之后,抓住转把201转动转盘2,使转盘2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穿铁路框架桥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方柱(1),所述第一方柱(1)的顶部通过转盘(2)转动连接有第二方柱(3),所述第一方柱(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n钻头(101),所述钻头(101)固定安装在第一方柱(1)的底部;/n固定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转杆(41),主动锥齿轮(42)、从动锥齿轮(43)、丝杆(44)和固定插杆(45),所述转杆(41)固定安装在转盘(2)的底部,所述丝杆(44)通过支撑组件(5)转动连接在第一方柱(1)的内壁上,所述主动锥齿轮(42)固定套接在转杆(41)的杆壁上,所述从动锥齿轮(43)固定套接在丝杆(44)的杆壁上,所述丝杆(44)的杆壁上螺纹连接有固定插杆(45),且所述固定插杆(45)与第一方柱(1)的侧壁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穿铁路框架桥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方柱(1),所述第一方柱(1)的顶部通过转盘(2)转动连接有第二方柱(3),所述第一方柱(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
钻头(101),所述钻头(101)固定安装在第一方柱(1)的底部;
固定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转杆(41),主动锥齿轮(42)、从动锥齿轮(43)、丝杆(44)和固定插杆(45),所述转杆(41)固定安装在转盘(2)的底部,所述丝杆(44)通过支撑组件(5)转动连接在第一方柱(1)的内壁上,所述主动锥齿轮(42)固定套接在转杆(41)的杆壁上,所述从动锥齿轮(43)固定套接在丝杆(44)的杆壁上,所述丝杆(44)的杆壁上螺纹连接有固定插杆(45),且所述固定插杆(45)与第一方柱(1)的侧壁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武林杜昊赵昕朱灵敏卢波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四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