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网线路一体化智能标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3119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地下管网线路一体化智能标桩,包括,标桩柱体,所述标桩柱体四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双层碰撞警示组件,所述标桩柱体一侧壁内部固定安装有智能处理器,所述双层碰撞警示组件内部还包括顶层防护罩以及下层防护罩,所述智能处理器内部固定安装有可读RFID智能芯片,所述标桩柱体外壁三个侧表面均固定开设有标语区域,所述标桩柱体顶端表面固定开设有指向区域,所述报警处理芯片与所述触发开关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撞到标桩柱体之前及时得到撞击提醒,避免人为意外操作导致标桩柱体损坏,并且操作人员通过扩音喇叭直接获取确定地下线路信息,同时利于操作人员在黑暗条件下快速获取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管网线路一体化智能标桩
本技术涉及标志桩
,具体为地下管网线路一体化智能标桩。
技术介绍
标志桩又称为警示桩、标识桩、标志桩,常用于电力、通信、燃气、自来水、铁路地埋管线路径指示标志。用于户外、绿化带、灌木丛、顶管两侧管线路径指示,起到警示作用的新型产品;然而现有的标桩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的标桩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现被意外撞击的情况,特别是在附近有人小型车辆缓慢行驶或者在倒车的情况下,由于视野盲区或者意外操作的过程中,意外撞击到标桩,从而导致标桩的损坏,严重撞击下会导致标桩倾倒或者断裂;(2)现有的标桩在使用过程中并没有给出地下线路的具体信息,类似于线路种类,型号,坐标位置等,且在不便于观察的环境下,工作人员将无法及时确定对应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地下管网线路一体化智能标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地下管网线路一体化智能标桩,包括,标桩柱体,所述标桩柱体四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双层碰撞警示组件,所述标桩柱体一侧壁内部固定安装有智能处理器;所述双层碰撞警示组件内部还包括顶层防护罩以及下层防护罩,所述智能处理器内部固定安装有可读RFID智能芯片;所述双层碰撞警示组件用于代替所述标桩柱体预先接受意外冲击并提醒的作用,所述可读RFID智能芯片用于录入并语音播报地下管网线路的对应信息。进一步的,所述标桩柱体外壁三个侧表面均固定开设有标语区域,所述标桩柱体顶端表面固定开设有指向区域。进一步的,所述顶层防护罩固定转接在所述标桩柱体另一侧表面上方,所述下层防护罩固定转接在所述标桩柱体另一侧表面下方,所述顶层防护罩固定转接在所述智能处理器的正上方,所述下层防护罩固定安装在所述智能处理器的正下方。进一步的,所述标桩柱体外壁位于所述顶层防护罩内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扭簧,所述顶层防护罩另一端内侧固定镶嵌有触发接头,所述标桩柱体外壁位于所述顶层防护罩内侧固定安装有触发开关,所述触发接头另一端活动插接在所述触发开关的内部,所述顶层防护罩另一端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外表面固定缠绕有牵引钢丝。进一步的,所述下层防护罩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牵引钢丝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环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处理器内部固定安装有可读RFID智能芯片、单片机处理器以及报警处理芯片,所述报警处理芯片与所述触发开关电性连接,所述触发开关与所述触发接头连接后用于启动所述报警处理芯片。进一步的,所述标桩柱体侧壁内部位于所述智能处理器下侧固定安装有扩音喇叭,所述可读RFID智能芯片与所述扩音喇叭电信连接,所述报警处理芯片与所述扩音喇叭电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顶层防护罩与下层防护罩分别接受上下不同高度位置的意外冲击,并且顶层防护罩还起到避免雨水进入智能处理器内部的特点;当顶层防护罩接收到意外撞击时,触发接头另一端插接在触发开关的内部,此时接通内部电路,并及时启动报警处理芯片,通过扩音喇叭播放出警示提醒铃声,实现提醒附近人员,特别是驾车行驶的情况下,在撞到标桩柱体之前及时得到撞击提醒,避免人为意外操作导致标桩柱体损坏;(2)预先在可读RFID智能芯片内部录入对应的线路信息,走向,尺寸型号等信息,操作人员在调控智能处理器时,通过扩音喇叭直接获取确定地下线路信息,利于操作人员在黑暗条件下快速获取信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地下管网线路一体化智能标桩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所示的双层碰撞警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实施例中所示的智能处理器的内部组成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标桩柱体;11、标语区域;12、指向区域;2、双层碰撞警示组件;21、顶层防护罩;22、下层防护罩;23、扭簧;24、固定架;25、触发接头;26、第一连接环;27、触发开关;28、牵引钢丝;29、第二连接环;3、智能处理器;31、可读RFID智能芯片;32、单片机处理器;33、报警处理芯片;4、扩音喇叭。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一并参阅图1-4,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地下管网线路一体化智能标桩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所示的双层碰撞警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实施例中所示的智能处理器的内部组成结构示意图,其中,地下管网线路一体化智能标桩,包括,标桩柱体1,所述标桩柱体1四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双层碰撞警示组件2,所述标桩柱体1一侧壁内部固定安装有智能处理器3,所述双层碰撞警示组件2内部还包括顶层防护罩21以及下层防护罩22,所述智能处理器3内部固定安装有可读RFID智能芯片31,所述双层碰撞警示组件2用于代替所述标桩柱体1预先接受意外冲击并提醒的作用,所述可读RFID智能芯片31用于录入并语音播报地下管网线路的对应信息。所述标桩柱体1外壁三个侧表面均固定开设有标语区域11,所述标桩柱体1顶端表面固定开设有指向区域12,标语区域11直接设有文字和符号,或者标语区域11设有浅凹槽,浅凹槽内嵌入写有文字和符号的标牌,指向区域12则用于显示地下线路的埋放方向。所述顶层防护罩21固定转接在所述标桩柱体1另一侧表面上方,所述下层防护罩22固定转接在所述标桩柱体1另一侧表面下方,所述顶层防护罩21固定转接在所述智能处理器3的正上方,所述下层防护罩22固定安装在所述智能处理器3的正下方,顶层防护罩21与下层防护罩22分别接受上下不同高度位置的意外冲击,并且顶层防护罩21还起到避免雨水进入智能处理器3内部的作用。所述标桩柱体1外壁位于所述顶层防护罩21内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24,所述固定架24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扭簧23,所述顶层防护罩21另一端内侧固定镶嵌有触发接头25,所述标桩柱体1外壁位于所述顶层防护罩21内侧固定安装有触发开关27,所述触发接头25另一端活动插接在所述触发开关27的内部,所述顶层防护罩21另一端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环26,所述第一连接环26外表面固定缠绕有牵引钢丝28,当顶层防护罩21接收到意外撞击时,随之旋转,并且触发接头25另一端插接在触发开关27的内部,此时接通内部电路,并及时启动报警处理芯片33,报警处理芯片33启动后,通过扩音喇叭4播放出警示提醒铃声,实现提醒附近人员,另外被挤压的扭簧23由于自身的弹性势能趋势顶层防护罩21回转复位,当下层防护罩22接收到意外撞击时,随之旋转,通过牵引钢丝28牵引顶层防护罩21一同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地下管网线路一体化智能标桩,包括,标桩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桩柱体(1)四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双层碰撞警示组件(2),所述标桩柱体(1)一侧壁内部固定安装有智能处理器(3);/n所述双层碰撞警示组件(2)内部还包括顶层防护罩(21)以及下层防护罩(22),所述智能处理器(3)内部固定安装有可读RFID智能芯片(31);/n所述双层碰撞警示组件(2)用于代替所述标桩柱体(1)预先接受意外冲击并提醒的作用,所述可读RFID智能芯片(31)用于录入并语音播报地下管网线路的对应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管网线路一体化智能标桩,包括,标桩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桩柱体(1)四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双层碰撞警示组件(2),所述标桩柱体(1)一侧壁内部固定安装有智能处理器(3);
所述双层碰撞警示组件(2)内部还包括顶层防护罩(21)以及下层防护罩(22),所述智能处理器(3)内部固定安装有可读RFID智能芯片(31);
所述双层碰撞警示组件(2)用于代替所述标桩柱体(1)预先接受意外冲击并提醒的作用,所述可读RFID智能芯片(31)用于录入并语音播报地下管网线路的对应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网线路一体化智能标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桩柱体(1)外壁三个侧表面均固定开设有标语区域(11),所述标桩柱体(1)顶端表面固定开设有指向区域(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管网线路一体化智能标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顶层防护罩(21)固定转接在所述标桩柱体(1)另一侧表面上方,所述下层防护罩(22)固定转接在所述标桩柱体(1)另一侧表面下方,所述顶层防护罩(21)固定转接在所述智能处理器(3)的正上方,所述下层防护罩(22)固定安装在所述智能处理器(3)的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管网线路一体化智能标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标桩柱体(1)外壁位于所述顶层防护罩(21)内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南琪王爱杰王旭路璐冯萧驰
申请(专利权)人:澜途集思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