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波发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304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波发酵设备,包括第一超声波处理机构、发酵罐、第二超声波处理机构、螺杆泵和隔膜泵;第一超声波处理机构包括第一物料罐、设于第一物料罐内的第一超声波换能器、以及用于对第一物料罐内的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结构;螺杆泵用于将第一物料罐内的物料抽送至发酵罐;第二超声波处理机构包括第二物料罐和设于第二物料罐内的第二超声波换能器;隔膜泵用于将第二物料罐内的物料抽送至发酵罐内;发酵罐的下侧开设有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口与第二物料罐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采用超声波应用于发酵的超声波发酵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波发酵设备
本技术涉及发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超声波发酵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发酵技术已获得长足发展,其范围涵盖了食品发酵(如酸奶、干酪、面包、酱腌菜、豆豉、腐乳、发酵鱼肉等)、酿造(如啤酒、白酒、黄酒、葡萄酒等饮料酒以及酱油、酱、醋等酿造调味品等)、近代的发酵工业(如酒精、乳酸、丙酮、丁醇等)等方面。经研究表明,超声波能够提高发酵效率,但是,现仍未有一种应用超声波技术应用于发酵的发酵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采用超声波应用于发酵的超声波发酵设备。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超声波发酵设备,包括第一超声波处理机构、发酵罐、第二超声波处理机构、螺杆泵和隔膜泵;所述第一超声波处理机构包括第一物料罐、设于所述第一物料罐内的第一超声波换能器、以及用于对所述第一物料罐内的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结构;所述螺杆泵用于将所述第一物料罐内的物料抽送至所述发酵罐;所述第二超声波处理机构包括第二物料罐和设于所述第二物料罐内的第二超声波换能器;所述隔膜泵用于将所述第二物料罐内的物料抽送至所述发酵罐内;所述发酵罐的下侧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第二物料罐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料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物料罐的下侧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隔膜泵的进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二物料罐的下侧连通;所述隔膜泵的出口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发酵罐的上侧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超声波处理机构还包括架子和安装在所述架子底端的滚轮;所述第二物料罐放置于所述架子上。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结构包括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口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第一物料罐的下侧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管道包括主管道和至少两根分管道;所述主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口连通;至少两根所述分管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主管道的一端连通,分管道的另一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物料罐内;各所述分管道在所述第一物料罐的径向上伸入所述第一物料罐内的深度各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物料罐的下侧开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螺杆泵的进口通过第五管道与所述第二出料口连通;所述螺杆泵的出口通过第六管道与所述发酵罐的上侧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物料罐的内底壁从其远离所述第二出料口的一端向另其另一端逐渐向下倾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超声波处理机构还包括悬挂架,所述悬挂架悬空设于所述第一物料罐内并与所述第一物料罐同轴设置;所述第一超声波换能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超声波换能器绕所述悬挂架的周向间隔排列并分别固定在所述悬挂架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超声波处理机构还包括罩设在所述第一物料罐外的安装架;所述悬挂架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内安装有套设在所述第一物料罐外的踏板。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超声波处理机构、发酵罐、第二超声波处理机构、螺杆泵和隔膜泵;具体,第一超声波处理机构包括第一物料罐、第一超声波换能器和搅拌结构;螺杆泵用于将第一物料罐内的物料抽送至发酵罐;第二超声波处理机构包括第二物料罐和第二超声波换能器;隔膜泵用于将第二物料罐内的物料抽送至发酵罐内;发酵罐的下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物料罐连通的第一出料口;如此,将多种物料混合置于第一物料罐内,采用第一超声波发生器产生超声波作用于物料,促进发酵,采用搅拌结构对物料进行搅拌均匀后通过螺杆泵抽送至发酵罐内,在产生半成品酱油后,半成品酱油在其自重下进入第二物料罐,再通过隔膜泵在酱油重新导入发酵罐完成淋油,如此,本超声波发酵设备实现采用超声波促进发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超声波发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超声波处理机构的透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超声波处理机构的透视图和隔膜泵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第一超声波处理机构;11、第一物料罐;111、第一物料罐的内底壁;12、第一超声波换能器;13、悬挂架;14、安装架;20、发酵罐;30、第二超声波处理机构;31、第二物料罐;32、第二超声波换能器;33、架子;34、滚轮;40、螺杆泵;50、隔膜泵;60、第一出料口;70、第一管道;80、第二管道;90、第三管道;100、第二出料口;110、第五管道;120、第六管道;130、第四管道;131、主管道;132、分管道;140、踏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的一种超声波发酵设备,包括第一超声波处理机构10、发酵罐20、第二超声波处理机构30、螺杆泵40和隔膜泵50;第一超声波处理机构10包括第一物料罐11、设于第一物料罐11内的第一超声波换能器12、以及用于对第一物料罐11内的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结构;螺杆泵40用于将第一物料罐11内的物料抽送至发酵罐20;第二超声波处理机构30包括第二物料罐31和设于第二物料罐31内的第二超声波换能器32;隔膜泵50用于将第二物料罐31内的物料抽送至发酵罐20内;发酵罐20的下侧开设有第一出料口60;第一出料口60与第二物料罐31连通,此处,实际使用中,第一出料口60距离发酵罐20的罐底的距离以实际生产为依据,确保在形成酱油半成品时能够从第一出料口60处排出;再者,第一出料口60相对第二物料罐31的位置以生成的酱油半成品能在自重下移动至第二物料罐31内为准。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使用本超声波发酵设备时,将大豆、盐和大曲等多种物料混合,并置于第一物料罐11内,采用第一超声波换能器12产生超声波,此处,超声波产生的时间点以及时长以实际需求进行控制,从而提高发酵效率;此处,由于多种物料是固体和液体的混合体,采用搅拌结构对多种物料进行搅拌均匀,之后采用螺杆泵40将物料抽入发酵罐20内继续发酵,在发酵罐20内形成有半成品酱油(也称为原油)时,半成品酱油在其自重下流动至第二物料罐31内,采用第二超声波换能器32对半成品酱油进行振动,之后通过隔膜泵50将半成品酱油重新导入发酵罐20内,实现淋油操作,如此,实现采用超声波促进发酵。上述第一出料口60通过第一管道70与第二物料罐31的下侧连通,具体,第一管道70的一端与第一出料口60连通,第一管道70的另一端与第二物料罐31的下侧连通,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物料罐31开设有与第一管道70的另一端连通的开口。具体地,隔膜泵50的进口通过第二管道80与第二物料罐31的下侧连通;隔膜泵50的出口通过第三管道90与发酵罐20的上侧连通,半成品酱油从发酵罐20的上侧进入发酵罐20完成淋油。优选地,第二超声波处理机构30还包括架子33和安装在架子33底端的滚轮34;第二物料罐31放置于架子33上,便于第二超声波处理机构30的移动。具体地,搅拌结构包括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的出口通过第四管道130与第一物料罐11的下侧连通,通过空气压缩机输出的压缩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波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超声波处理机构、发酵罐、第二超声波处理机构、螺杆泵和隔膜泵;所述第一超声波处理机构包括第一物料罐、设于所述第一物料罐内的第一超声波换能器、以及用于对所述第一物料罐内的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结构;所述螺杆泵用于将所述第一物料罐内的物料抽送至所述发酵罐;所述第二超声波处理机构包括第二物料罐和设于所述第二物料罐内的第二超声波换能器;所述隔膜泵用于将所述第二物料罐内的物料抽送至所述发酵罐内;所述发酵罐的下侧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第二物料罐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波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超声波处理机构、发酵罐、第二超声波处理机构、螺杆泵和隔膜泵;所述第一超声波处理机构包括第一物料罐、设于所述第一物料罐内的第一超声波换能器、以及用于对所述第一物料罐内的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结构;所述螺杆泵用于将所述第一物料罐内的物料抽送至所述发酵罐;所述第二超声波处理机构包括第二物料罐和设于所述第二物料罐内的第二超声波换能器;所述隔膜泵用于将所述第二物料罐内的物料抽送至所述发酵罐内;所述发酵罐的下侧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第二物料罐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物料罐的下侧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泵的进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二物料罐的下侧连通;所述隔膜泵的出口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发酵罐的上侧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超声波处理机构还包括架子和安装在所述架子底端的滚轮;所述第二物料罐放置于所述架子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结构包括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口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第一物料罐的下侧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占陈穗杨明泉董安高献礼方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