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iO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2636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Si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200℃,所述进一步热处理的时间为0.4-1h。
[0016]优选的是,在步骤S1中,所述去除焦油类副产物是采用氮气、氩气、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多种气体为载气将所述焦油类物质带出。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SiO
X
@C复合材料热处理方法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1)采用在不同的温升条件下对SiO
X
@C复合材料进行分级热处理方式,可将热处理过程产生的焦油类物质及时去除,可防止对材料造成污染;
[0019](2)采用连续作业模式,物料的流转方式采用管道封闭式输送方式,隔绝外部环境的影响,从根本上杜绝了外部环境异常导致的物料转运时的污染问题,有效的降低物料的转运风险和成本,并且有利于实现集中控制和操作,实现两级热处理设备的自动化运行;
[0020](3)对两级热处理过程进行尾气处理,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设备安全环保运行。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SiO
X
@C复合材料热处理系统,其技术方案如下:
[0022]一种SiO
X
@C复合材料热处理系统,包括:
[0023]除焦油装置,用于对SiOX@C复合材料作初步热处理,并去除产生的焦油类副产物;
[0024]碳化装置,与所述除焦油装置连接,用于对除焦油装置输出的物料作进一步碳化热处理。
[0025]优选的是,所述除焦油装置和所述碳化装置采用软管连接,所述软管采用不锈钢波纹管材质制成。
[0026]优选的是,所述除焦油装置包括:加料仓、第一炉体、第一进气机构、第一尾气处理机构,
[0027]所述加料仓,用于添加SiOX@C复合材料;
[0028]所述第一炉体,与所述加料仓连通,用于接收添加的SiOX@C复合材料并将其中的碳源分解;
[0029]所述第一进气机构,与所述第一炉体连通,用于通入载气;
[0030]所述第一尾气处理机构,与所述第一炉体连通,用于去除碳源分解产生的所述焦油类副产物。
[0031]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炉体内设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的倾斜度为5
°-
75
°

[0032]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进气机构通入的载气为氮气、氩气、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3]优选的是,所述碳化装置包括:送料机构、第二炉体、第二进气机构、第二尾气处理机构,
[0034]所述送料机构,与所述除焦油装置中的第一炉体连通,用于接收在所述第一炉体中初步热处理得到的产物;
[0035]所述第二炉体,与所述送料机构连通,用于将所述第一炉体的产物中的碳源物碳化;
[0036]所述第二进气机构,与所述第二炉体连通,用于通入载气;
[0037]所述第二尾气处理机构,与所述第二炉体连通,用于去除碳化产生的尾气。
[0038]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炉体的内壁采用英康600系列、铸造合金钢、310S、RA330、
RA750等系列材料制成。
[003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SiO
X
@C复合材料热处理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对SiO
X
@C复合材料进行分级热处理,及时将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焦油等副产物分离,防止对材料造成污染,并且,本装置采用连续作业模式,物料的流转方式为管道输送方式,隔绝外部环境的影响,从根本上杜绝了外部环境异常导致的物料转运时的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004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SiO
X
@C复合材料热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SiO
X
@C复合材料热处理系统在碳化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移动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中:1-加料仓;2-第一炉体;3-第一进气机构;4-第一尾气处理机构;5-第四阀门;6-管道;7-送料机构;8-第二炉体;9-第二进气机构;10-第二尾气处理机构;11-伸缩杆;12-可移动小车;13-登高梯;14-淋洗仓;15-第二吸附器;16-压力表;17-风机;18-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描述。
[0045]实施例1
[0046]本实施例公开一种SiO
X
@C复合材料热处理方法,采用将SiO
X
@C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升条件下进行分级处理,从而提高热处理效果,具体步骤包括:
[0047]S1除焦油:将SiO
X
@C复合材料加热至第一温度作初步热处理,使其中的碳源分解,并去除分解产生的焦油类副产物。
[0048]其中,加热升温速度为5-50℃/min,第一温度为500-800℃,初步热处理的时间为0.5-5h。焦油类副产物是指SiOX@C复合材料中碳源原料中包含的沥青、树脂类、柠檬酸、有机高分子类等物质热分解产生的副产物。
[0049]本实施例中,去除焦油类副产物是采用氮气、氩气、氢气、一氧化碳或其它惰性气体中的一种或多种气体为载气将焦油类物质带出,当载气采用上述各种气体的混合气时,各气体的具体比例可根据需要确认,本实施例不作进一步限定。
[0050]S2碳化:再加热至第二温度作进一步热处理,使在SiO
X
表面形成碳层,从而提高SiO
X
@C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0051]其中,加热升温速度为5-50℃/min,第二温度为1100-1200℃,进一步热处理的时间为0.4-1h。
[0052]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用于上述方法的SiO
X
@C复合材料热处理系统,包括:
[0053]除焦油装置,用于对SiO
X
@C复合材料作初步热处理,并去除产生的焦油类副产物;
[0054]碳化装置,与除焦油装置连接,用于对除焦油装置输出的物料作进一步碳化热处理。
[0055]本实施例的SiO
X
@C复合材料热处理方法,采用两级热处理,可以将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焦油等副产物及时去除,提高热处理效果,还可以防止材料被污染和污染环境,实现连续性生产。
[0056]实施例2
[005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SiO
X
@C复合材料热处理系统,包括:
[0058]除焦油装置,用于对SiO
X
@C复合材料作初步热处理,并去除产生的焦油类副产物;
[0059]碳化装置,与除焦油装置连接,用于对除焦油装置输出的物料作进一步热处理。
[0060]进一步的,除焦油装置和碳化装置为密闭连接,如可采用耐高温的密闭管道6连接,如,管道6可采用不锈钢波纹管材质制成,且管道应具备较强的柔性,以便灵活的变形以适应不同方式的除焦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iO
X
@C复合材料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SiO
X
@C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升条件下进行分级处理,包括以下步骤:S1除焦油:将SiO
X
@C复合材料加热至第一温度作初步热处理,使其中的碳源分解,并去除分解产生的焦油类副产物;S2碳化:再加热至第二温度作进一步热处理,使在SiO
X
表面形成纳米碳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iO
X
@C复合材料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加热升温速度为5-50℃/min,所述第一温度为500-800℃,所述初步热处理的时间为0.5-5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iO
X
@C复合材料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加热升温速度为5-50℃/min,所述第二温度为1100-1200℃,所述进一步热处理的时间为0.4-1h。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SiO
X
@C复合材料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去除焦油类副产物是采用氮气、氩气、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多种气体为载气将所述焦油类物质带出。5.一种SiO
X
@C复合材料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除焦油装置,用于对SiO
X
@C复合材料作初步热处理,并去除产生的焦油类副产物;碳化装置,与所述除焦油装置连接,用于对除焦油装置输出的物料作进一步碳化热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SiO
X
@C复合材料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焦油装置和所述碳化装置采用软管连接,所述软管采用不锈钢波纹管材质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SiO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宇范协诚袁芳伟李硕石佳光刘朗胡保平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硅基新材料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