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搬运助力机械手的移动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2329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搬运助力机械手的移动小车,包括两件相互平行的纵梁,所述纵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安装助力机械手臂;所述纵梁上固定连接第一耳板,所述第一耳板上转动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转动连接有多件滚轮;所述纵梁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上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中穿套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背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套筒中设有多个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的顶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移动小车与障碍物的碰撞力,提高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搬运助力机械手的移动小车
:本技术涉及助力机械手
,尤其涉及一种搬运助力机械手的移动小车。
技术介绍
:助力机械手,又称平衡吊、平衡助力器、手动移载机,是一种新颖的、用于物料搬运及安装时省力操作的助力设备。它巧妙地应用力的平衡原理,使操作者对重物进行相应的推拉,就可在空间内平衡移动定位;重物在提升或下降时形成浮动状态,靠气路保证零操作力;无需熟练的点动操作,操作者用手推拉重物,就可以把重物正确地放到空间中的任何位置。为了提高助力机械手的运行范围,一种改进做法是将助力机械手通过移动小车吊挂在车间的上方导轨上,从而使得助力机械手能够沿车间导轨移动。而普通的运行小车在运行过程中,行走至导轨两端时,容易与其他部件发生硬碰撞,对设备使用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搬运助力机械手的移动小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搬运助力机械手的移动小车,包括两件相互平行的纵梁,所述纵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安装助力机械手臂;所述纵梁上固定连接第一耳板,所述第一耳板上转动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转动连接有多件滚轮;所述纵梁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上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中穿套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背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套筒中设有多个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的顶面上。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的凹槽中固定连接有第二耳板、第三耳板,所述第二耳板与第三耳板沿凹槽中部对称布置,所述第二耳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第二凹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且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两侧均设有凸起柱,凸起柱卡嵌在导向槽中并沿导向槽滑动;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铰接在第一滑块的上端;所述第三耳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部铰接在第二滑块的上端,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之间设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块的侧壁上,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块的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的两侧设有第三凹槽,所述套筒远离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的端板,所述端板穿套在活动板的外侧,且端板的内圈上设有向第三凹槽中延伸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位于第三凹槽中并对活动板进行限位。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靠近纵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悬挂块,所述悬挂块上固定连接有环形的防坠绳,所述防坠绳穿套在纵梁上。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板垂直的立板,所述立板的两端固定连接在纵梁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搬运助力机械手的移动小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时,移动小车通过滚轮在位于车间上方的导轨中进行移动,移动小车移动至靠近障碍物时,缓冲机构中的活动板与障碍物接触,通过第一压缩弹簧进行缓冲,减少移动小车与障碍物的碰撞力,提高使用安全;活动板在发生碰撞时,碰撞产生的冲击力通过活动板传递至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并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传递至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从而使得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从而将拉伸弹簧拉开,通过拉伸弹簧对活动板的移动进一步进行缓冲,提高缓冲效果;通过在安装座上设置防坠绳,使得结构运行更加稳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搬运助力机械手的移动小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搬运助力机械手的移动小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部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搬运助力机械手的移动小车中导向块与第一滑块或者第二滑块的配合断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搬运助力机械手的移动小车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搬运助力机械手的移动小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纵梁;11、第一耳板;2、固定板;21、立板;3、安装座;31、悬挂块;32、防坠绳;4、滚轮;5、封板;6、缓冲机构;61、底板;62、套筒;63、活动板;631、第一凹槽;632、第二耳板;633、第三耳板;634、第三凹槽;64、第一压缩弹簧;65、第一连杆;66、导向块;661、第二凹槽;662、导向槽;67、第一滑块;68、第二滑块;69、第二连杆;610、拉伸弹簧;611、端板。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如图1-6所示,一种搬运助力机械手的移动小车,包括两件相互平行的纵梁1,所述纵梁1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用于固定安装助力机械手臂;所述纵梁1上固定连接第一耳板11,所述第一耳板11上转动连接有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上转动连接有多件滚轮4;所述纵梁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封板5,所述封板5上设有缓冲机构6,所述缓冲机构6包括底板61,所述底板61上固定连接有套筒62,所述套筒62中穿套有活动板63,所述活动板63的背部设有第一凹槽631,所述套筒62中设有多个第一压缩弹簧64,所述第一压缩弹簧6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底板61上,所述第一压缩弹簧6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631的顶面上。具体的,所述活动板63的凹槽中固定连接有第二耳板632、第三耳板633,所述第二耳板632与第三耳板633沿凹槽中部对称布置,所述第二耳板632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65,所述底板61上固定连接有导向块66,所述导向块66上设有第二凹槽661,所述第二凹槽661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662,所述第二凹槽661中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67和第二滑块68,且第一滑块67和第二滑块68的两侧均设有凸起柱,凸起柱卡嵌在导向槽662中并沿导向槽662滑动;所述第一连杆65的端部铰接在第一滑块67的上端;所述第三耳板633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69,所述第二连杆69的端部铰接在第二滑块68的上端,所述第一滑块67与第二滑块68之间设有拉伸弹簧610,所述拉伸弹簧6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块67的侧壁上,所述拉伸弹簧6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块68的侧壁上。具体的,所述活动板63的两侧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搬运助力机械手的移动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件相互平行的纵梁(1),所述纵梁(1)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用于固定安装助力机械手臂;所述纵梁(1)上固定连接第一耳板(11),所述第一耳板(11)上转动连接有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上转动连接有多件滚轮(4);所述纵梁(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封板(5),所述封板(5)上设有缓冲机构(6),所述缓冲机构(6)包括底板(61),所述底板(61)上固定连接有套筒(62),所述套筒(62)中穿套有活动板(63),所述活动板(63)的背部设有第一凹槽(631),所述套筒(62)中设有多个第一压缩弹簧(64),所述第一压缩弹簧(6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底板(61)上,所述第一压缩弹簧(6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631)的顶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搬运助力机械手的移动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件相互平行的纵梁(1),所述纵梁(1)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用于固定安装助力机械手臂;所述纵梁(1)上固定连接第一耳板(11),所述第一耳板(11)上转动连接有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上转动连接有多件滚轮(4);所述纵梁(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封板(5),所述封板(5)上设有缓冲机构(6),所述缓冲机构(6)包括底板(61),所述底板(61)上固定连接有套筒(62),所述套筒(62)中穿套有活动板(63),所述活动板(63)的背部设有第一凹槽(631),所述套筒(62)中设有多个第一压缩弹簧(64),所述第一压缩弹簧(6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底板(61)上,所述第一压缩弹簧(6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凹槽(631)的顶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搬运助力机械手的移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63)的凹槽中固定连接有第二耳板(632)、第三耳板(633),所述第二耳板(632)与第三耳板(633)沿凹槽中部对称布置,所述第二耳板(632)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65),所述底板(61)上固定连接有导向块(66),所述导向块(66)上设有第二凹槽(661),所述第二凹槽(661)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662),所述第二凹槽(661)中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67)和第二滑块(68),且第一滑块(67)和第二滑块(68)的两侧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中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