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2328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取出器。该取出器包括手柄和至少两个设置于手柄的同一端的弹片,弹片构成一个能够容纳螺栓的头部的腔体,并且弹片均能够插入螺栓与沉孔之间的缝隙并卡住螺栓。使用时,先将螺栓退松,然后将取出器的弹片向下插入,使得弹片插入螺栓与沉孔之间的缝隙并卡住螺栓,再通过手柄提出取出器,即可实现螺栓的取出。由于弹片能够插入螺栓与沉孔之间的缝隙并卡住螺栓,并且每个取出器包括至少两个弹片,因此螺栓能够被至少两个弹片卡住,从而使得螺栓能够稳定地卡接于取出器,减少了螺栓由于自重而再次掉回沉孔的现象,缩短了螺栓取出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出器
本技术涉及取出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出器。
技术介绍
在机械设备中,螺栓连接是一种常用的连接方式。尤其是工作台、振动台或者底座等设备的固定,经常通过将螺栓安装于沉孔中以实现固定连接。由于工作台、振动台或者底座等设备质量较大,并且沉孔较深,因此当卸载工作台取出螺栓时,螺栓取出困难。现有的取出沉孔内螺栓的方法一般是通过吸铁棒或者磁性拾取器将螺栓取出,但是吸铁棒或者磁性拾取器在将螺栓取出的过程当中,有可能出现螺栓由于自重而再次掉回沉孔的现象,以致于需要将吸铁棒或者磁性拾取器重新放置于沉孔内将螺栓取出,使得整个螺栓取出过程耗时较长,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取出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出器,以提高工作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取出器,用于取出螺栓,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至少两个设置于所述手柄的同一端的弹片,所述弹片构成一个能够容纳所述螺栓的头部的腔体,并且所述弹片均能够插入所述螺栓与沉孔之间的缝隙并卡住所述螺栓。优选地,在上述取出器中,所述弹片包括用于与所述手柄连接的安装部、用于插入所述螺栓与所述沉孔之间的缝隙并卡住所述螺栓的卡接部和连接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卡接部的连接部。优选地,在上述取出器中,所述卡接部包括卡接臂、第一折弯片第二折弯片和第三折弯片;所述第一折弯片设于所述卡接臂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一折弯片所在平面与所述卡接臂所在平面之间的角度大于0度且小于90度;所述第二折弯片设于所述第一折弯片远离所述卡接臂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二折弯片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折弯片所在平面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所述第三折弯片设于所述第二折弯片远离所述第一折弯片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三折弯片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折弯片所在平面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优选地,在上述取出器中,所述安装部为自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卡接部的一端向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延伸所形成的片体,并且所述安装部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卡接臂所在平面。优选地,在上述取出器中,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自所述安装部靠近所述卡接部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倾斜延伸,并且所述第一连接片所在平面与所述安装部所在平面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所述第二连接片自所述第一连接片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端倾斜延伸至所述卡接臂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二连接片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连接片所在平面的角度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所述第二连接片所在平面与所述卡接臂所在平面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优选地,在上述取出器中,所述弹片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手柄。优选地,在上述取出器中,所述弹片与所述手柄通过螺钉连接。优选地,在上述取出器中,所述手柄为圆柱形手柄,并且所述手柄的长度能够调节。优选地,在上述取出器中,所述弹片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第一弹片、第二弹片、第三弹片和第四弹片。优选地,在上述取出器中,所述第一弹片的卡接部与所述第三弹片的卡接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弹片的卡接部与所述第四弹片的卡接部相对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弹片、所述第二弹片、所述第三弹片和所述第四弹片围绕构成所述腔体。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使用本技术所提供的取出器时,先将螺栓退松,然后手持手柄向靠近螺栓的方向插入该取出器,使得弹片通过螺栓与沉孔之间的缝隙,螺栓的头部进入弹片构成的腔体内,当弹片卡住螺栓时,停止继续插入,并通过手柄提出取出器,即可实现螺栓的取出。由于该取出器能够有效地卡住螺栓,减少了螺栓由于自重而再次掉回沉孔的现象,缩短了螺栓取出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取出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取出器与螺栓卡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0为手柄,200为弹片,201为安装部,202为连接部,2021为第一连接片,2022为第二连接片,203为卡接部,2031为卡接臂,2032为第一折弯片,2033为第二折弯片,2034为第三折弯片,300为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取出器,用于取出螺栓300,包括手柄100和至少两个弹片200;所有弹片200均设置于手柄100的同一端,并且弹片200均能够插入螺栓300与沉孔之间的缝隙并卡住螺栓300。使用本技术所提供的取出器时,先将螺栓退松,然后将取出器的弹片200向下插入,使得弹片200插入螺栓300与沉孔之间的缝隙并卡住螺栓300,再通过手柄100提出取出器,即可实现螺栓300的取出。由于弹片200能够插入螺栓300与沉孔之间的缝隙并卡住螺栓300,并且每个取出器包括至少两个弹片200,因此螺栓300能够被至少两个弹片200卡住,从而使得螺栓300能够稳定地卡接于取出器,减少了螺栓300由于自重而再次掉回沉孔的现象,缩短了螺栓300取出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需要说明的是,手柄100可以是定长手柄,也可以是可调节长度的手柄,只要是能够固定弹片200的手柄均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优选地,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可以调节长度的手柄,以便于满足对不同深度的沉孔进行螺栓取出的需求。另外,手柄100可以是圆柱形手柄,也可以是方形手柄,只要是能够固定弹片200的手柄均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优选地,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圆柱形手柄,便于使用者抓握。进一步地,手柄100可以是可任意造型的柔性杆,也可以是仅能为固定形状的刚性杆,只要是能够固定弹片200的手柄均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并且,手柄100可以是木质手柄、不锈钢手柄或者塑料手柄等,只要是够固定弹片200的手柄均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所提供的弹片200可以是U型、环型或者V型等,只要是能够插入螺栓300与沉孔之间的缝隙并卡住螺栓300的弹片均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优选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弹片200的具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弹片200包括安装部201、卡接部203和连接部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取出器,用于取出螺栓(300),其特征在于,包括:/n手柄(100);/n至少两个设置于所述手柄(100)的同一端的弹片(200),所述弹片(200)构成一个能够容纳所述螺栓(300)的头部的腔体,并且所述弹片(200)均能够插入所述螺栓(300)与沉孔之间的缝隙并卡住所述螺栓(3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出器,用于取出螺栓(3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100);
至少两个设置于所述手柄(100)的同一端的弹片(200),所述弹片(200)构成一个能够容纳所述螺栓(300)的头部的腔体,并且所述弹片(200)均能够插入所述螺栓(300)与沉孔之间的缝隙并卡住所述螺栓(3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200)包括用于与所述手柄(100)连接的安装部(201)、用于插入所述螺栓(300)与所述沉孔之间的缝隙并卡住所述螺栓(300)的卡接部(203)和连接所述安装部(201)与所述卡接部(203)的连接部(20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203)包括卡接臂(2031)、第一折弯片(2032)、第二折弯片(2033)和第三折弯片(2034);
所述第一折弯片(2032)设于所述卡接臂(2031)远离所述安装部(201)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一折弯片(2032)所在平面与所述卡接臂(2031)所在平面之间的角度大于0度且小于90度;所述第二折弯片(2033)设于所述第一折弯片(2032)远离所述卡接臂(2031)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二折弯片(2033)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折弯片(2032)所在平面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所述第三折弯片(2034)设于所述第二折弯片(2033)远离所述第一折弯片(2032)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三折弯片(2034)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折弯片(2033)所在平面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01)为自所述连接部(202)远离所述卡接部(203)的一端向远离所述连接部(202)的一端延伸所形成的片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唯胡若磊徐叶李博魏晓飞高彬邱冬于志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铁路信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