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1943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20
本申请涉及一种磁共振成像设施,包括:手术室,其配置为既用于外科手术又用于介入治疗且包括第一患者台,第一患者台配置为供将借助于术中磁共振成像方法或介入性磁共振成像方法进行治疗的第一患者躺卧;与手术室在空间上连通的扫描室,其配置用于常规诊断扫描且包括第二患者台,第二患者台配置为供仅需要进行磁共振成像的第二患者躺卧;位于手术室和扫描室之间的门,其配置为当关闭时使得手术室的洁净度和扫描室的洁净度互不干扰;以及磁共振成像设备,其包括配置为使得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在与第一患者台接合的第一位置和与第二患者台接合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地面行走机构。本申请提供的磁共振成像设施提高利用率且降低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共振成像设施


[0001]本申请涉及磁共振成像(MRI)领域,且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MRI设施。

技术介绍

[0002]术中磁共振成像(intraoperative MRI)方法旨在将外科手术(例如,神经外科手术)与MRI相结合,以借助于影像技术对例如病灶进行精确定位。类似地,介入磁共振成像(interventional MRI)方法也已经被成功应用于介入治疗中(例如,骨髓、肝脏和乳腺病变活检以及脑肿瘤消融术等),以提供实时影像引导。与电脑断层扫描(CT)、超声成像和红外线成像等影像技术相比,MRI具有无需对比剂、无电离辐射、可二维和三维成像等优势。
[0003]然而,在实践中,术中MRI和介入MRI均存在的问题在于:高场强(例如,1.5T

3.0T)的MRI易于让患者在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过程中被过度发热的手术器械(例如,针或导管)灼伤;以及目前市售的MRI设备的扫描孔径在60cm至70cm之间,不利于外科医生在对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的过程中操作扫描孔径中的手术器械。同时,当前在术中MRI中使用的MRI设备、在介入MRI中使用的MRI设备以及在常规扫描诊断中使用的MRI设备是相互独立的,因此需要为外科手术室、介入治疗室和诊断扫描室分别配置一台昂贵的MRI设备,造成MRI设备的利用率低,以至于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MRI设备的利用率且降低应用MRI设备的成本的MRI设施。
[000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设施一种磁共振成像设施,包括:手术室,所述手术室配置为既用于外科手术又用于介入治疗且包括第一患者台,第一患者台配置为供将借助于术中磁共振成像方法或介入性磁共振成像方法进行治疗的第一患者躺卧;与手术室在空间上连通的扫描室,所述扫描室配置用于常规诊断扫描且包括第二患者台,第二患者台配置为供仅需要进行磁共振成像的第二患者躺卧;位于手术室和扫描室之间的门,所述门配置为当关闭时使得手术室的洁净度和扫描室的洁净度互不干扰;以及磁共振成像设备,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包括地面行走机构,所述地面行走机构配置为使得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在与第一患者台接合的第一位置和与第二患者台接合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0006]可选地,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包括扫描孔径,所述扫描孔径包括第一开口和与第一开口相反的第二开口,第一患者台包括第一床板,且第二患者台包括第二床板,当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床板的至少一部分从第一开口伸入所述扫描孔径,当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二床板的至少一部分从第二开口伸入所述扫描孔径。
[0007]可选地,第一床板的所述至少一部分成形为具有第一轮廓,第二床板的所述至少一部分成形为具有第二轮廓,且所述扫描孔径包括患者台接合区域,患者台接合区域包括
靠近于第一开口的第一区段和靠近于第二开口的第二区段,当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轮廓与第一区段相接合,当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二轮廓与第二区段相接合,其中,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至少部分地重叠。
[0008]可选地,磁共振成像设施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地面行走机构配置为借助于所述定位装置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定位地移动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
[0009]可选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光纤形状感应装置,所述光纤形状感应装置包括:在所述手术室和所述扫描室的地面上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沿直线铺设的光纤;以及布置在所述地面行走机构的底部的按压部件,所述按压部件配置为与所述光纤接触且当所述地面行走机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使所述光纤发生可测量的变形。
[0010]可选地,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沿所述地面行走机构的直线移动轨迹对准,以使得所述地面行走机构沿所述直线移动轨迹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
[0011]可选地,所述手术室和所述扫描室均配置为磁屏蔽室,且所述门配置为射频屏蔽门。
[0012]可选地,所述扫描孔径的直径范围在80cm至120cm之间。
[0013]可选地,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实施磁场强度的范围在0.3T至1.5T之间。
[0014]可选地,所述门配置为当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不操作时打开,以允许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位于所述手术室和所述扫描室之间。
[0015]本申请提供的MRI设施提出了配置为既用于扫描室、又用于手术室的MRI设备,而所述手术室在考虑到与MRI设备进行结合的前提的下,可以既作为外科手术室又作为介入治疗室。首先,MRI设备可以自由移动于扫描室与手术室之间,因此可以为手术室和扫描室共同配置一台MRI设备,提高了MRI设备的利用率。其次,本申请提供的MRI设备的扫描孔径被扩大,例如,被扩大至80cm至120cm,使外科医生在对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实时操作MRI设备的扫描孔径中的手术器械。而且,本申请提供的MRI设备实施磁场强度的范围在0.3T至1.5T之间、优选在0.5T至1.0T之间,例如为0.55T,解决了与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的手术器械相关的兼容性问题,即,不会使手术器械过度发热。最后,本申请提供的MRI设备配置为可以给外科手术中的患者、介入治疗中的患者以及扫描诊断中的患者提供全身扫描,比如,肺部扫描、心脏扫描、以及脑部扫描等。
[0016]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17]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0018]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MRI设施的透视图。
[0019]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MRI设施的侧视图。
[0020]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MRI设施的俯视图,其中,MRI设备位于第一位置。
[0021]图4是图3的MRI设施的另一俯视图,其中,MRI设备位于第二位置。
[0022]图5是图3的MRI设施的又另一俯视图,其中,MRI设备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0024]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0025]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0026]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0027]参照图1和图2,示例性MRI设施100包括手术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共振成像设施(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术室(102),所述手术室(102)配置为既用于外科手术又用于介入治疗且包括第一患者台,第一患者台配置为供将借助于术中磁共振成像方法或介入性磁共振成像方法进行治疗的第一患者躺卧;与手术室(102)在空间上连通的扫描室(202),所述扫描室(202)配置用于常规诊断扫描且包括第二患者台,第二患者台配置为供仅需要进行磁共振成像的第二患者躺卧;位于手术室(102)和扫描室(202)之间的门,所述门配置为当关闭时使得手术室(102)的洁净度和扫描室(202)的洁净度互不干扰;以及磁共振成像设备(302),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302)包括地面行走机构(310),所述地面行走机构(310)配置为使得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302)在与第一患者台接合的第一位置和与第二患者台接合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设施(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302)包括扫描孔径(304),所述扫描孔径(304)包括第一开口(306)和与第一开口(306)相反的第二开口(308),第一患者台包括第一床板(106),且第二患者台包括第二床板(206),当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302)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床板(106)的至少一部分从第一开口(306)伸入所述扫描孔径(304),当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302)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二床板(206)的至少一部分从第二开口(308)伸入所述扫描孔径(3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设施(100),其特征在于,第一床板(106)的所述至少一部分成形为具有第一轮廓,第二床板(206)的所述至少一部分成形为具有第二轮廓,且所述扫描孔径(304)包括患者台接合区域(312),患者台接合区域(312)包括靠近于第一开口(306)的第一区段和靠近于第二开口(308)的第二区段,当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302)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轮廓与第一区段相接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弓朱好勤约翰
申请(专利权)人:中加健康工程研究院合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