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探地雷达与波前干扰偏移的树干内部缺陷成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探地雷达与波前干扰偏移的树干内部缺陷成像方法,属于林木无损检测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雷达作为一种完全无损的检测仪器,在地质调查、隧道检测、路桥结构等领域已经展现出惊人的效果;由于其具有操作简单快捷、抗干扰能力强、应用范围广、分辨率高等优势,所以适用于大规模林业应用。
[0003]利用探地雷达在树干周围发射电磁波,记录从树干中传回的电磁回波,分析电磁波回波出现的时间,实现树干内部缺陷的快速检测。当穿过介电常数明显不同的物质时,电磁波才会产生回波,所以通常情况下,树干在健康木材内部不会产生回波,当树干内部出现空洞或腐朽时,空洞与腐朽部分的介电常数与正常树干内部介电常数差异大,会产生电磁波回波,从而区分出树木是否健康。
[0004]目前在林木无损检测领域,国内外已经成功将探地雷达应用于树干缺陷检测。然而这些检测对树干外形要求都极高,尽量要求树干为规则圆形,因为在成像处理中,这些方法使用基于极坐标的扇形结构对树干还原,以此方法得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探地雷达与波前干扰偏移的树干内部缺陷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利用探地雷达获取待测树干轮廓信息并构建坐标系,标记探地雷达扫描起点位置及扫描正方向;S2使用探地雷达紧贴待测树干表面,从扫描起点位置沿着扫描正方向探测一周,获得待测树干的B扫描数据;S3对B扫描数据进行预处理;S4从预处理后的B扫描数据中提取每一条A扫描数据,并对每一条A扫描数据使用波前干扰偏移,并将偏移结果叠加,得到偏移后的图像;其中B扫描数据为二维矩阵,A扫描数据为组成B扫描数据的列向量;S5对偏移后的图像进行区域标记,生成待测树干的横截面断层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使用探地雷达紧贴待测树干表面,从扫描起点位置沿着扫描正方向探测一周,获得待测树干的B扫描数据,包括两次探测过程:第一次探测:根据林木检测先验知识设定探地雷达参数,包括探地雷达的增益值、扫描步长、测量方向、测量范围和探地雷达的介电常数;其中,探地雷达的介电常数设置为大于待测树干的真实介电常数值的数值;测量范围设置大于树干宽面直径D的数值,获得第一次的B扫描数据;根据第一次的B扫描数据计算待测树干内部的相对介电常数ε;第二次探测:设定探地雷达参数,包括探地雷达的增益值、扫描步长、测量方向、测量范围和探地雷达的介电常数;其中,探地雷达的介电常数设置为根据第一次的B扫描数据计算出的待测树干内部的相对介电常数ε;测量范围设置为树干宽面直径D的数值,获得第二次的B扫描数据,即待测树干的B扫描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次的B扫描数据计算待测树干内部的相对介电常数ε,包括:从第一次的B扫描数据中获取电磁波穿过树干另一侧的回波时间T;根据公式(1)
‑
(3)估算树干内部的相对介电常数ε:2D=v.T
ꢀꢀꢀꢀꢀꢀꢀꢀꢀꢀꢀꢀꢀꢀꢀꢀꢀꢀꢀꢀ
公式(1)公式(1)其中v表示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c0≈3*108m/s为真空中光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每一条A扫描数据使用波前干扰偏移,并将偏移结果叠加,得到偏移后的图像,包括:根据每一条A扫描数据的回波接收时间t,使用F(s)=v.t计算出回波到对应A扫描点的距离F(s);每一条A扫描数据对应一个A扫描点;以每个A扫描点为中心,对应的A扫描数据为基,构造测量点的衍射曲面,得到偏移成像结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对B扫描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
S31从待测树干的B扫描数据提取各条A扫描数据,将每一条A扫描数据的第一个波峰出现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