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175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筒体及喷涂机构,所述筒体的内部设有一喷涂空腔,所述筒体的前侧上方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喷涂空腔相连通,所述喷涂机构设置于所述缺口前侧;所述筒体内设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穿过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下方,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所述筒体底部及机架底部转动相连,所述机架上设有一电机,所述电机经一减速机与所述支撑杆的底部相连;所述喷涂机构包括立管及设置于立管后侧面上的多组喷枪,多组所述喷枪的后端设置于所述缺口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喷涂便利性及质量,降低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及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涂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涂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一些产品进行喷涂工作的时候,一般情况会采用专用的喷涂线进行喷涂,这种方式中,成本比较高昂。对于一些小批量产品喷涂的时候,一般情况都是手动喷涂。这种方式中,虽然成本低廉,但是喷涂质量不够好,也不环保。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喷涂装置,通过使用该结构,提高了喷涂的便利性及质量,更加环保,降低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及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涂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筒体及喷涂机构,所述筒体的内部设有一喷涂空腔,所述筒体的前侧上方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喷涂空腔相连通,所述喷涂机构设置于所述缺口前侧;所述筒体内设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穿过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下方,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所述筒体底部及机架底部转动相连,所述机架上设有一电机,所述电机经一减速机与所述支撑杆的底部相连;所述支撑杆的顶面上设有一圆形支撑板,所述圆形支撑板与所述支撑杆同轴设置,所述圆形支撑板的外径大于所述支撑杆的外径;所述喷涂机构包括立管及设置于立管后侧面上的多组喷枪,所述喷枪由上至下间隔设置,且每组所述喷枪的后端穿过所述缺口设置于所述喷涂空腔内,所述喷枪朝向所述支撑杆及所述圆形支撑板设置,所述喷枪的前端与所述立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立管的中部与所述机架相连,所述立管的底部经管路与喷涂液供料机相连。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喷涂空腔的顶部设有一横向水管,所述横向水管的后侧设有多组出水孔,多组所述出水孔由左向右间隔设置,所述出水孔朝向所述喷涂空腔的后侧面设置,所述横向水管的左侧穿过所述筒体与一送水管相连。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筒体底部设有一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顶部与所述喷涂空腔相连通,所述排水孔的底部与一排水管相连。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圆形支撑板的顶面中部设有一定位凸条,所述定位凸条的底面安装于所述圆形支撑板的顶面正中心。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缺口右侧的筒体上设有一取放料口,所述取放料口上设有一盖板,所述盖板的右侧与所述取放料口的右侧铰接相连。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立管上设有喷枪控制开关。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中通过筒体的设置,直接将产品放在喷涂空腔的圆形支撑板上面,利用电机带动支撑杆、圆形支撑板及产品转动,再利用多组喷枪对产品表面进行喷涂,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廉;2.本技术中通过横向水管的设置,能够将喷涂过程中多余的涂料给吸附进行后续的统一处理,更加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机架;2、筒体;3、喷涂空腔;4、缺口;5、支撑杆;6、电机;7、减速机;8、圆形支撑板;9、立管;10、喷枪;11、喷枪控制开关;12、横向水管;13、出水孔;14、排水孔;15、排水管;16、定位凸条;17、取放料口;18、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一种喷涂装置,包括机架1、设置于机架上的筒体2及喷涂机构,所述筒体的内部设有一喷涂空腔3,所述筒体的前侧上方设有一缺口4,所述缺口与所述喷涂空腔相连通,所述喷涂机构设置于所述缺口前侧;所述筒体内设有一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的底部穿过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下方,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所述筒体底部及机架底部转动相连,所述机架上设有一电机6,所述电机经一减速机7与所述支撑杆的底部相连;所述支撑杆的顶面上设有一圆形支撑板8,所述圆形支撑板与所述支撑杆同轴设置,所述圆形支撑板的外径大于所述支撑杆的外径;所述喷涂机构包括立管9及设置于立管后侧面上的多组喷枪10,所述喷枪由上至下间隔设置,且每组所述喷枪的后端穿过所述缺口设置于所述喷涂空腔内,所述喷枪朝向所述支撑杆及所述圆形支撑板设置,所述喷枪的前端与所述立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立管的中部与所述机架相连,所述立管的底部经管路与喷涂液供料机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在实际使用时,将产品直接套在圆形支撑板上面,然后电机会通过减速机带动支撑杆转动,也就是带动产品转动,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利用喷枪将涂料喷出,由于产品在转动,这样就能够使得涂料均匀的喷涂在产品的表面上,而且,由于产品处在喷涂空腔内,喷枪的后端也处在缺口内,这样喷涂过程中的涂料会在喷涂空腔内,防止对空气的污染,更加环保,喷涂质量也更加稳定,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其中,所述立管上设有喷枪控制开关11。这样能够控制喷枪的是否打开,在不喷涂的时候,将喷枪关闭,喷涂的时候,将喷鼻去控制开关打开即可。参见图1所示,所述喷涂空腔的顶部设有一横向水管12,所述横向水管的后侧设有多组出水孔13,多组所述出水孔由左向右间隔设置,所述出水孔朝向所述喷涂空腔的后侧面设置,所述横向水管的左侧穿过所述筒体与一送水管相连。机架上设置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机的工作及送水管的送水。所述筒体底部设有一排水孔14,所述排水孔的顶部与所述喷涂空腔相连通,所述排水孔的底部与一排水管15相连。通过横向水管及出水孔的设置,这样在喷涂的时候,出水孔出水,将水流动到喷涂空腔的后侧壁上,这样在喷涂过程中多余的涂料会被水吸附,更加环保,而排水孔及排水管,能够将水以及粘有涂料的水排走,进行统一处理,更加环保。参见图1所示,所述圆形支撑板的顶面中部设有一定位凸条16,所述定位凸条的底面安装于所述圆形支撑板的顶面正中心。定位凸条的设置,能够对产品进行定位,保证支撑杆转动的时候,产品会随着支撑杆一起转动。参见图1所示,所述缺口右侧的筒体上设有一取放料口17,所述取放料口上设有一盖板18,所述盖板的右侧与所述取放料口的右侧铰接相连。取料口及盖板的设置,取放料的时候,将盖板打开,将产品放在圆形支撑板上或者将产品从圆形支撑板上面取走,再将盖板关闭即可,便于取放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筒体及喷涂机构,所述筒体的内部设有一喷涂空腔,所述筒体的前侧上方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喷涂空腔相连通,所述喷涂机构设置于所述缺口前侧;/n所述筒体内设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穿过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下方,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所述筒体底部及机架底部转动相连,所述机架上设有一电机,所述电机经一减速机与所述支撑杆的底部相连;/n所述支撑杆的顶面上设有一圆形支撑板,所述圆形支撑板与所述支撑杆同轴设置,所述圆形支撑板的外径大于所述支撑杆的外径;/n所述喷涂机构包括立管及设置于立管后侧面上的多组喷枪,所述喷枪由上至下间隔设置,且每组所述喷枪的后端穿过所述缺口设置于所述喷涂空腔内,所述喷枪朝向所述支撑杆及所述圆形支撑板设置,所述喷枪的前端与所述立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立管的中部与所述机架相连,所述立管的底部经管路与喷涂液供料机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筒体及喷涂机构,所述筒体的内部设有一喷涂空腔,所述筒体的前侧上方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喷涂空腔相连通,所述喷涂机构设置于所述缺口前侧;
所述筒体内设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穿过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下方,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所述筒体底部及机架底部转动相连,所述机架上设有一电机,所述电机经一减速机与所述支撑杆的底部相连;
所述支撑杆的顶面上设有一圆形支撑板,所述圆形支撑板与所述支撑杆同轴设置,所述圆形支撑板的外径大于所述支撑杆的外径;
所述喷涂机构包括立管及设置于立管后侧面上的多组喷枪,所述喷枪由上至下间隔设置,且每组所述喷枪的后端穿过所述缺口设置于所述喷涂空腔内,所述喷枪朝向所述支撑杆及所述圆形支撑板设置,所述喷枪的前端与所述立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立管的中部与所述机架相连,所述立管的底部经管路与喷涂液供料机相连。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坚霄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利来星辰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