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高速智能拖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1708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轻型高速智能拖车,包括并列间隔布置的底座,其相对的内端部构成测桥,两底座前端和后端分别共同安装横梁组件,横梁组件两端端头均安装有行走轮组件,行走轮组件中的行走轮在电机驱动下转动使得拖车运行;前梁组件顶面的中部安装有集电弓,集电弓与外部滑触线接触为拖车的运行提供电能;底座侧面并列安装有测速轮组件,测速轮组件随着拖车的运行自转动;位于前梁组件后方的底座上安装有工控台,通过工控台进行拖车的运行控制、运行参数的收集以及与外部集控室的通信;还包括刹车安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智能拖车布局优化、整体轻型,适用于高速度的实验需求,极大地丰富了拖曳水池实验的使用。曳水池实验的使用。曳水池实验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型高速智能拖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水动力试验拖车设备
,尤其是一种轻型高速智能拖车。

技术介绍

[0002]拖车作为拖曳水池实验的结构主体,承担了实验架构的核心功能。
[0003]现有的拖车多为综合性多功能试验拖车,其兼顾不同试验类型的需要,不仅结构复杂、自重较大,而且工作速度较低,还不便于能效提高或功能再改造,无法开展地效翼船、快艇等高速试验的实施。在高速船模实验需求日益提高的当下,急需具备高速度行驶能力的拖车,来夹持船模行进进行对应的拖曳试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轻型高速智能拖车,从而极大地优化拖车整体布局,使其适用于高速度实验的需求,极大地丰富了拖曳水池实验的使用。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轻型高速智能拖车,包括并列间隔布置的底座,底座相对的内端部构成测桥,两个底座前端和后端分别共同安装有横梁组件,分别为前梁组件和后梁组件,前梁组件两端端头和后梁组件两端端头均安装有行走轮组件,行走轮组件中的行走轮在电机驱动下转动使得拖车运行;所述前梁组件顶面的中部安装有集电弓,集电弓与外部滑触线接触为拖车的运行提供电能;所述底座侧面并列安装有测速轮组件,测速轮组件随着拖车的运行自转动;位于前梁组件后方的底座上安装有工控台,通过工控台进行拖车的运行控制、运行参数的收集以及与外部集控室的通信;还包括刹车安全装置。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r/>[0008]单组行走轮组件的结构为:包括固装于横梁组件内的电机,电机输出端朝外并在端头安装有行走轮,横梁组件两端端头安装有倒置U型结构的轮座,行走轮位于对应轮座内,轮座底端安装有液压刹车组件,轮座朝向行走方向的侧面安装有清扫轮,轮座顶部包容于轮座护壳内,横梁组件端部的底面安装有滑撬组件;轮座朝向行走方向的侧面还安装有导向轮。
[0009]所述拖车由电机反转实现电控减速刹车,由液压刹车组件与外部轨道抱死实现液压减速刹车,经滑撬组件由外部斜坡向上抬起拖车实现机械刹车,构成三级刹车安全装置。
[0010]所述滑撬组件的结构为:包括相互之间斜面贴合的上楔块和下楔块,上楔块和下楔块之间卡装配合并沿着斜面方向相对移动;位于上楔块上方的下楔块斜面上固装有螺杆座,沿着斜面方向贯穿螺杆座锁装有螺杆,螺杆端头从上楔块侧面贴紧,上楔块顶面与横梁组件底面固装,通过螺杆的旋动推动下楔块相对于上楔块移动,以调整下楔块底面与外部斜坡之间的距离。
[0011]所述液压刹车组件的结构为:包括间隔固装于轮座底面的缸座,缸座分列于外部
轨道的两侧,缸座上并列安装有多个液压缸,单个液压缸的液压杆均朝向轨道侧面,液压杆端头安装有增加摩擦力的制动胶带;
[0012]横梁组件内还安装有储能器,外部液压源经储能器后与液压缸相通,通过储能器使得液压缸处于压力保持状态。
[0013]所述轮座侧面的下部左右间隔安装有支座,上下贯穿支座均安装有短轴,短轴底端转动安装有导向轮;单个轮座上的两个导向轮分列于外部轨道的两侧,导向轮的外圆周面与轨道侧面贴紧,导向轮在摩擦力作用下转动。
[0014]位于支座上方的轮座侧面安装有支臂,支臂向前伸出的长度大于支座向前伸出的长度;上下贯穿支臂安装有长轴,长轴底面安装有清扫轮,清扫轮与外部轨道的顶面贴合。
[0015]所述前梁组件和后梁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有与底座固装的框架结构的端梁,端梁上方安装有梁护壳,梁护壳前后侧均开设有贯穿的栅格结构。
[0016]位于测桥处的两个底座边缘处分别沿长度方向安装有齿条和导轨。
[0017]所述底座以桁架结构为主体,在桁架结构的顶面铺设钢平台。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使用方便,通过并列布置的底座以及两端固装的横梁组件构成拖车支撑框架体,简约的结构使得拖车整体轻盈适于高速运行;配备行走轮组件进行行走的同时,还配备有导向轮用于保证行走的准确性,配备有清扫轮用于保证行走的顺畅性,配备有液压刹车组件和滑撬组件以及电刹构成三级刹车模式,从而有效保证了高速行驶下拖车运行的安全和可靠性,还配备了测速轮组件等传感结构用于实时收集拖车运行过程中的各类参数;本专利技术的拖车轻型、高速、智能,在结构优化的同时,智能化程度高,尤其适用于高速度实验的需求,大大丰富了拖曳水池实验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的爆炸图(另一视角)。
[0022]图3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轮座上清扫轮、导向轮的安装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滑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液压刹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在使用状态时的示意图。
[0027]其中:1、底座;2、行走轮组件;3、集电弓;4、工控台;5、前梁组件;6、栏杆;7、后梁组件;8、测桥;9、测速轮组件;10、储能器;
[0028]21、轮座护壳;22、清扫轮;23、轮座;24、行走轮;25、液压刹车组件;26、电机;27、滑撬组件;28、导向轮;
[0029]221、长轴;222、支臂;251、液压缸;252、缸座;253、液压杆;271、下楔块;272、螺杆;273、螺杆座;274、上楔块;281、支座;282、短轴;
[0030]20、轨道;30、水池;41、电柜组;51、梁护壳;52、端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轻型高速智能拖车,包括并列间隔布置的底座1,底座1相对的内端部构成测桥8,两个底座1前端和后端分别共同安装有横梁组件,分别为前梁组件5和后梁组件7,前梁组件5两端端头和后梁组件7两端端头均安装有行走轮组件2,行走轮组件2中的行走轮24在电机26驱动下转动使得拖车运行;前梁组件5顶面的中部安装有集电弓3,集电弓3与外部滑触线接触为拖车的运行提供电能;底座1侧面并列安装有测速轮组件9,测速轮组件9随着拖车的运行自转动;位于前梁组件5后方的底座1上安装有工控台4,通过工控台4进行拖车的运行控制、运行参数的收集以及与外部集控室的通信;还包括刹车安全装置。
[0033]单组行走轮组件2的结构为:包括固装于横梁组件内的电机26,电机26输出端朝外并在端头安装有行走轮24,横梁组件两端端头安装有倒置U型结构的轮座23,行走轮24位于对应轮座23内,轮座23底端安装有液压刹车组件25,轮座23朝向行走方向的侧面安装有清扫轮22,轮座23顶部包容于轮座护壳21内,如图3所示,横梁组件端部的底面安装有滑撬组件27;轮座23朝向行走方向的侧面还安装有导向轮28。
[0034]本实施例中,电机26为直流电机,其输出端依次经减速器、万向联轴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型高速智能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间隔布置的底座(1),底座(1)相对的内端部构成测桥(8),两个底座(1)前端和后端分别共同安装有横梁组件,分别为前梁组件(5)和后梁组件(7),前梁组件(5)两端端头和后梁组件(7)两端端头均安装有行走轮组件(2),行走轮组件(2)中的行走轮(24)在电机(26)驱动下转动使得拖车运行;所述前梁组件(5)顶面的中部安装有集电弓(3),集电弓(3)与外部滑触线接触为拖车的运行提供电能;所述底座(1)侧面并列安装有测速轮组件(9),测速轮组件(9)随着拖车的运行自转动;位于前梁组件(5)后方的底座(1)上安装有工控台(4),通过工控台(4)进行拖车的运行控制、运行参数的收集以及与外部集控室的通信;还包括刹车安全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高速智能拖车,其特征在于:单组行走轮组件(2)的结构为:包括固装于横梁组件内的电机(26),电机(26)输出端朝外并在端头安装有行走轮(24),横梁组件两端端头安装有倒置U型结构的轮座(23),行走轮(24)位于对应轮座(23)内,轮座(23)底端安装有液压刹车组件(25),轮座(23)朝向行走方向的侧面安装有清扫轮(22),轮座(23)顶部包容于轮座护壳(21)内,横梁组件端部的底面安装有滑撬组件(27);轮座(23)朝向行走方向的侧面还安装有导向轮(28)。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型高速智能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由电机(26)反转实现电控减速刹车,由液压刹车组件(25)与外部轨道(20)抱死实现液压减速刹车,经滑撬组件(27)由外部斜坡向上抬起拖车实现机械刹车,构成三级刹车安全装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轻型高速智能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撬组件(27)的结构为:包括相互之间斜面贴合的上楔块(274)和下楔块(271),上楔块(274)和下楔块(271)之间卡装配合并沿着斜面方向相对移动;位于上楔块(274)上方的下楔块(271)斜面上固装有螺杆座(273),沿着斜面方向贯穿螺杆座(273)锁装有螺杆(272),螺杆(272)端头从上楔块(274)侧面贴紧,上楔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玉龙朱建良张威孙立宪吴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