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电场修复硅基晶格缺陷的建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1683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纳米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电场修复硅基晶格缺陷的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定义模型变量c;步骤二:建立相场总自由能模型,所述相场为电场;步骤三:改变模型中的电势参数,求解硅原子的控制方程并进行仿真。在实际成形过程中,硅基晶格在温度场作用下成形时会表面缺陷,对硅基晶格品质产生影响。鉴于此现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利用电场作用来修复硅基晶格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电场对硅原子的作用机理,建立含有静电能的总自由能方程,简化求解方程并得到变量值。简化求解方程并得到变量值。简化求解方程并得到变量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电场修复硅基晶格缺陷的建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纳米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电场修复硅基晶格缺陷的建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硅基晶格成形的过程中,受材料本身以及加工技术条件的限制,在温度场作用下成形的硅基存在晶格缺陷,晶格缺陷的存在会影响器件的兼容性,进而制约MEMS器件的性能表现。电场作为一种重要的物理场,通过静电能影响原子扩散迁移,改变系统内部的能量,从而引起微观结构形态的变化。当在物质外部施加电场时,物质内部存在的游离态电子受到电场作用而进行定向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与物质内部的原子发生碰撞,实现动量交换。当物质内部原子获得的能量足够克服势垒时,它将离开原来的位置,以晶格扩散的方式向晶格缺陷处移动来修复物质内部结构缺陷。利用电场来修复硅基晶格缺陷,使得成形出的硅基结构能够更好满足MEMS器件的性能要求。但目前未见采用电场来修复硅基晶格缺陷的技术。
[0003]基于上述现状,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利用电场修复硅基晶格缺陷的建模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目前硅基结构在成形后存在晶格缺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利用电场修复硅基晶格缺陷的建模方法。
[0005]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利用电场修复硅基晶格缺陷的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一:定义模型变量c;
[0008]步骤二:建立相场总自由能模型,所述相场为电场;
[0009]步骤三:改变模型中的电势参数,求解硅原子的控制方程并进行仿真。
[0010]作为优选方案,步骤一,c是随时间在空间上的变化参数,代表硅基内部的微观结构的演化过程,c=1表示硅,c=0表示无硅。
[0011]作为优选方案,步骤二,相场中包含多种能量和动力,其中能量包括化学能和静电能,动力包括硅原子的迁移、扩散过程。
[0012]作为优选方案,步骤三,利用C语言编程求解硅原子的控制方程,并导入Tecplot软件进行可视化处理,模拟电场修复硅基晶格缺陷的过程。
[0013]作为优选方案,步骤二具体包括:
[0014]相场的总自由能G可表示为:
[0015][0016]其中,f(c)表示系统中的化学能,

为拉普拉斯算子,ε0为真空介电常数,ε
r
为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φ为电势;V为硅基的体积;
[0017]电场修复硅基晶格缺陷的动力由系统的化学势能μ发生变化产生;
[0018]化学势能μ表示为:
[0019][0020]是单位体积分数的能量变化;
[0021]由Cahn

Hilliard非线性方程以及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导得到变量c的控制方程:
[0022][0023]其中,f0表示化学能密度;J表示硅原子在空间上迁移运动产生的通量;M表示硅原子的迁移率;
[0024]利用向后差分法和半隐式傅里叶谱方法得到:
[0025][0026][0027]其中,n代表n次方即迭代n次;P是式(4)中P
n
的展开式;t表示时间;符号∧和k都表示的是傅里叶变换,ch表示的是Cahn系数,A表示常系数。
[0028]作为优选方案,改变总自由能方程中的电势,计算化学势能μ的值和c
n
,并得到的值,利用傅里叶逆变换由解出c
n+1
的值。
[0029]在实际成形过程中,硅基晶格在温度场作用下成形时会表面缺陷,对硅基晶格品质产生影响。鉴于此现状,本专利技术提出利用电场作用来修复硅基晶格缺陷。本专利技术基于电场对硅原子的作用机理,建立含有静电能的总自由能方程,简化求解方程并得到变量值。在本专利技术有优选方案中,通过C语言编程仿真与可视化处理,观察总结利用电场修复硅基晶格缺陷的变化规律,为成形出高品质硅基晶格的数值模拟提供了新的思路。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存在晶格缺陷的硅基示意图。
[0031]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利用电场作用修复硅基晶格缺陷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通过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33]如图1

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电场修复硅基晶格缺陷的建模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34]步骤一:定义硅基变量c,c是随时间在空间上的变化参数,代表硅基内部的微观结构的演化过程,c=1表示硅,c=0表示无硅。
[0035]步骤二:建立相场总自由能模型,本实施例中的相场为电场,以解决硅基晶格在成
形时,存在表面缺陷的问题。相场中包含多种能量和动力,其中能量包括化学能、静电能,动力包括硅原子的迁移、扩散过程。
[0036]建立相场总自由能模型具体包括:
[0037]相场的硅基晶格成形的总自由能G表示为:
[0038][0039]其中,第一项f(c)表示系统中的化学能;第二项表示为系统中的静电能,

为拉普拉斯算子,ε0为真空介电常数,ε
r
为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φ为电场强度(电势);V为硅基的体积,dV可用dx*dy*dz表示。
[0040]修复硅基晶格缺陷主要由硅原子作扩散运动的驱动力来控制,该驱动力由系统的化学势能μ发生变化而产生;
[0041]化学势能μ表示为:
[0042][0043]由Cahn

Hilliard非线性方程以及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导得到变量c的控制方程:
[0044][0045]其中,f0表示化学能密度;J表示硅原子在空间上迁移运动产生的通量;M表示硅原子的迁移率;
[0046]利用向后差分法和半隐式傅里叶谱方法得到:
[0047][0048][0049]其中,符号∧和k都表示的是傅里叶变换,ch表示Cahn系数,A表示常系数。
[0050]步骤三:改变相场模型中的参数,求解硅原子的控制方程并进行仿真。改变总自由能方程中的电势参数,计算化学势能μ的值和c
n
,并得到的值,利用傅里叶逆变换由解出c
n+1
的值。利用C语言编程求解硅原子的控制方程,并导入Tecplot软件进行可视化处理,观察模拟电场修复硅基晶格缺陷的过程,总结利用电场作用修复硅基晶格缺陷的的变化规律,从而获得高品质硅基晶格的成形方法。
[0051]本专利技术基于电场建立硅基总自由能方程,并对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及仿真分析,通过C语言编程仿真与可视化处理,观察总结利用电场修复硅基晶格缺陷的变化规律,为成形出高品质硅基结构的数值模拟提供了新的思路。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硅基结构在成形时存在晶格缺陷的问题。
[0052]上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情况
下,还可以包括更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电场修复硅基晶格缺陷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定义硅基变量c;步骤二:建立相场总自由能模型,所述的相场为电场;步骤三:改变相场总自由能模型的电势参数,求解硅原子的控制方程并进行仿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电场修复硅基晶格缺陷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c是随时间在空间上的变化参数,代表硅基内部的微观结构的演化过程,c=1表示硅,c=0表示无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电场修复硅基晶格缺陷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相场中包含多种能量和动力,其中,能量包括化学能、静电能,动力包括硅原子的迁移、扩散过程。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利用电场修复硅基晶格缺陷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具体包括:相场的硅基结构成形的总自由能G表示为:其中,f(c)表示化学能,为拉普拉斯算子,ε0为真空介电常数,ε
r
为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φ为电场强度;V为硅基的体积;硅基晶格缺陷修复的动力由化学势能μ发生变化而产生;化学势能μ表示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晓韩黄日鹏朱伟华吴正扬李子烨张俐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