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的PET基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163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的PET基保护膜,包括设置在PET基层上的蓝光调节功能层;所述蓝光调节功能层的材料由蓝光吸收材料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后得到,蓝光吸收材料为核黄素复合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自制的核黄素复合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作为蓝光吸收材料,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制备得到了蓝光调节功能层,该蓝光调节功能层能够对300~500nm波长范围内的蓝光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吸收。本发明专利技术保护膜在不添加增透剂的前提下还具有较好的透光性,加之蓝光调节功能层在较低的厚度下仍有优异的表现,因此进一步减小了保护的厚度,使制备得到的保护膜更加轻薄。膜更加轻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的PET基保护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PET基保护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的PET基保护膜。

技术介绍

[0002]在可见光中,蓝光是最靠近紫外线光波及能量最高的光,波长在300~500纳米之间,在人眼感光中呈现蓝色。大量报道显示,长久接触蓝光严重者会导致视力受损,引发黄斑病变,对视网膜造成损害,轻者也会出现红眼、眼干、眼涩、视力模糊、视力疲劳及头、筋骨、肩膀、颈椎疼痛等症状。蓝光作为液晶显示器的背景领域,被广泛使用于各种电子产品,如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LED显示屏中,随着这些电子产品的普及并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接触蓝光的机会随之急剧增加。近年来,蓝光对人体特别是眼睛造成的损害,也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
[0003]研究表明,我们的眼睛对于400~440纳米波段的蓝光最不耐受,因此现在的厂商在生产防蓝光产品时以阻隔这个波段的蓝光为主。但是,由于可见光产生的蓝光波段远远大于这个范围的波段,而防蓝光产品对其他波段的蓝光防护效果较弱,因此无法满足对某些对各个波段蓝光隔断的需求。同时现有技术中,具有蓝光调节功能的PET保护膜为了同时具备抗蓝光和透光性,厚度往往较大,这就导致用户的体验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防蓝光产品在除去400~440纳米波段几乎没有防护以及现有的蓝光调节功能的PET保护膜厚度往往较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的PET基保护膜。
[0005]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的PET基保护膜,包括设置在PET基层上的蓝光调节功能层;
[0007]所述蓝光调节功能层的材料由蓝光吸收材料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后得到,蓝光吸收材料为核黄素复合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
[0008]优选地,所述蓝光调节功能层中,所述蓝光吸收材料与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比为1~3:100。
[0009]优选地,所述蓝光调节功能层通过涂覆或滚压的方式固定在PET基层上。
[0010]优选地,所述PET基层的厚度为50~100μm;所述蓝光调节功能层的厚度为5~10μm。
[0011]优选地,所述蓝光调节功能层的材料在制备过程中,还需要添加固化剂和固化剂配合剂;其中,固化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固化剂配合剂为N,N

二甲苯胺。
[0012]优选地,所述蓝光吸收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0013](1)制备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先将硝酸铈和三异丁基铝制备成混合胶液体,再将苯乙烯

丁二烯
‑3‑
氯丙烯共聚物在酸性条件下形成模板溶液,之后将混合胶液体
与模板溶液混合反应,将反应后的产物进行高温焙烧,得到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
[0014](2)制备羧基改性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将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在琥珀酸酐的作用下,生成羧基改性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
[0015](3)制备核黄素复合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将核黄素与羧基改性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结合反应,得到核黄素复合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
[0016]优选地,所述制备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的具体步骤为:
[0017]a1.称取所述硝酸铈加入至无水乙醇中,持续滴加0.1mol/L的硝酸,且边滴加边搅拌,滴加完毕形成均匀液体后,加入所述三异丁基铝和乙酰丙酮,在室温下持续搅拌1~3h,之后置于阴凉处静置12~18h,得到所述混合胶液体;
[0018]其中,硝酸铈、无水乙醇、硝酸、三异丁基铝和乙酰丙酮的质量比为1:10~20:0.2~0.4:1.8~2.4:0.7~1.4;
[0019]a2.称取氯化钠溶于去离子水中,之后依次加入所述苯乙烯

丁二烯
‑3‑
氯丙烯共聚物、均三甲苯,搅拌形成均匀的溶液,然后边搅拌边滴加3~5mol/L的盐酸,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处理0.5~1h,得到所述模板溶液;
[0020]其中,氯化钠、去离子水、苯乙烯

丁二烯
‑3‑
氯丙烯共聚物、均三甲苯与盐酸的质量比为1:10~15:0.4~0.6:0.4~0.6:12~16;
[0021]a3.将混合胶液体加入至模板溶液中,升温至35~55℃,搅拌处理18~20h后,倒入聚四氟乙烯为内衬的反应釜中,将反应釜密封后置于120~150℃的烘箱中处理36~48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釜内的液体离心并收集下层固体物,将收集的下层固体物使用纯化水冲洗至冲洗液呈中性后减压干燥处理,将减压干燥后的固体物置于580~620℃的高温石墨炉中处理3~5h,得到所述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
[0022]其中,混合胶液体与模板溶液的质量比为1:1.6~3.2。
[0023]优选地,所述制备羧基改性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的具体步骤为:
[0024]称取所述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加入至去离子水中,再加入乙烯基三(β

甲氧乙氧基)硅烷,超声分散至均匀后,加入所述琥珀酸酐,搅拌至均匀,升温至45~60℃,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搅拌处理3~10h,真空过滤并收集固体产物,将收集的固体产物使用纯化水冲洗至冲洗液呈中性,之后在减压条件下干燥处理,得到羧基改性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
[0025]其中,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去离子水、乙烯基三(β

甲氧乙氧基)硅烷与琥珀酸酐的质量比为1:15~30:0.1~0.3:0.6~1.2。
[0026]优选地,所述制备核黄素复合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的具体步骤为:
[0027]b1.在避光条件下,称取所述核黄素加入至DMF中,再加入吐温20,超声分散均匀后,得到核黄素溶液;
[0028]其中,核黄素、DMF与吐温20的质量比为1:10~20:0.15~0.45;
[0029]b2.称取所述羧基改性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加入至DMF中,超声分散至均匀后,转移至避光环境下,滴加浓硫酸至反应液的pH达到4.0~5.0,之后在室温条件下,边搅拌边滴加核黄素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处理12~18h,反应结束后,过滤并收集固体,将收集的固体先使用纯化水冲洗至冲洗液呈中性,再使用无水乙醇冲洗3~5次,在真空条件下干燥,得到核黄素复合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
[0030]其中,羧基改性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DMF与核黄素溶液的质量比为1:15~30:5~10。
[0031]优选地,所述蓝光调节功能层的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0032]c1.第一次称取甲基丙烯酸甲酯加入至反应容器内,升温至75~85℃,边搅拌边加入固化剂,搅拌至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胶液;
[0033]其中,第一次称取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6~0.024;
[0034]c2.再次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的PET基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PET基层上的蓝光调节功能层;所述蓝光调节功能层的材料由蓝光吸收材料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后得到,蓝光吸收材料为核黄素复合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的PET基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调节功能层中,所述蓝光吸收材料与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比为1~3:1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的PET基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调节功能层通过涂覆或滚压的方式固定在PET基层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的PET基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ET基层的厚度为50~100μm;所述蓝光调节功能层的厚度为5~10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的PET基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调节功能层的材料在制备过程中,还需要添加固化剂和固化剂配合剂;其中,固化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固化剂配合剂为N,N

二甲苯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的PET基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吸收材料的制备方法为:(1)制备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先将硝酸铈和三异丁基铝制备成混合胶液体,再将苯乙烯

丁二烯
‑3‑
氯丙烯共聚物在酸性条件下形成模板溶液,之后将混合胶液体与模板溶液混合反应,将反应后的产物进行高温焙烧,得到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2)制备羧基改性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将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在琥珀酸酐的作用下,生成羧基改性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3)制备核黄素复合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将核黄素与羧基改性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结合反应,得到核黄素复合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蓝光调节功能的PET基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介孔氧化铝/氧化铈纳米球的具体步骤为:a1.称取所述硝酸铈加入至无水乙醇中,持续滴加0.1mol/L的硝酸,且边滴加边搅拌,滴加完毕形成均匀液体后,加入所述三异丁基铝和乙酰丙酮,在室温下持续搅拌1~3h,之后置于阴凉处静置12~18h,得到所述混合胶液体;其中,硝酸铈、无水乙醇、硝酸、三异丁基铝和乙酰丙酮的质量比为1:10~20:0.2~0.4:1.8~2.4:0.7~1.4;a2.称取氯化钠溶于去离子水中,之后依次加入所述苯乙烯

丁二烯
‑3‑
氯丙烯共聚物、均三甲苯,搅拌形成均匀的溶液,然后边搅拌边滴加3~5mol/L的盐酸,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处理0.5~1h,得到所述模板溶液;其中,氯化钠、去离子水、苯乙烯

丁二烯
‑3‑
氯丙烯共聚物、均三甲苯与盐酸的质量比为1:10~15:0.4~0.6:0.4~0.6:12~16;a3.将混合胶液体加入至模板溶液中,升温至35~55℃,搅拌处理18~20h后,倒入聚四氟乙烯为内衬的反应釜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周洪金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菲比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