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无色透明的聚酰亚胺复合结构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9981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无色透明的聚酰亚胺复合结构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二元胺和二酐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生成聚酰胺酸胶液,加入脱水剂和催化剂完成化学亚胺化反应生成聚酰亚胺胶液,将其在溶剂中析出干燥得到聚酰亚胺树脂,将其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聚酰亚胺树脂胶液,对其进行真空脱泡后涂覆在玻璃板上,升温后再降温得柔性无色透明的聚酰亚胺薄膜;对其表面进行处理生成一层缓冲层;在缓冲层的表面再涂覆一层聚酰亚胺树脂胶液,升温后再降温、得到柔性无色透明的聚酰亚胺复合结构体。所述聚酰亚胺复合结构体具有低氧气透过率、低水汽透过率、低热膨胀系数和高可见光透过率。光透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无色透明的聚酰亚胺复合结构体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是基于申请日为2017年12月13日,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柔性无色透明的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为201711327732.1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聚酰亚胺薄膜
,具体涉及一种柔性无色透明的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3]聚酰亚胺薄膜是一种热稳定性能、机械性能、光学性质优异且介电常数低的材料,现已广泛应用在柔性印刷电路板(FPC)、电子封装、光波导管(Optical Waveguide)、液晶显示器(LCD)的配向膜和微流道元件(Microfluidic Device)等领域中。近年来柔性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作为显示材料、触控模组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气体分离薄膜、生物传感器材料及柔性电子材料等得到了高度关注。
[0004]目前,采用现有制备工艺制备出的柔性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的氧气和水汽透过率较高,并且热膨胀系数较大,从而限制了该类薄膜在电子及生物领域的应用。为了使聚酰亚胺薄膜具有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无色透明的聚酰亚胺复合结构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二元胺和二酐按照摩尔比为1:0.95~1.05的比例溶解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均匀搅拌10~20小时后加入封端剂,继续搅拌3~8小时生成聚酰胺酸胶液;步骤二、向聚酰胺酸胶液加入脱水剂和催化剂完成化学亚胺化反应,反应10~20小时生成聚酰亚胺胶液;步骤三、将聚酰亚胺胶液在去离子水或乙醇中析出干燥,得到聚酰亚胺树脂;步骤四、将聚酰亚胺树脂溶解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得到聚酰亚胺树脂胶液;步骤五、将聚酰亚胺树脂胶液进行真空脱泡1~10小时后,均匀涂覆在玻璃板上,放入烘箱中升温至150~300℃,待烘箱温度降至25℃时,取出玻璃板,得到柔性无色透明的聚酰亚胺薄膜;步骤六、对柔性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表面进行处理生成一层厚度小于150nm的缓冲层;步骤七、在缓冲层的表面再涂覆一层聚酰亚胺树脂胶液,放入烘箱中升温至150~300℃,待烘箱温度降至25℃时,得到柔性无色透明的聚酰亚胺复合结构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胺选自TFDB、HFBAPP、6FODA、DMMDA、ODA、APB、BAPB、PPD、PBDA、GAPD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酐选自6FDA、CBDA、HQDPA、BPD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饶许杨靳野张海洋赵丹东郭百灵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聚明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