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地形四轮车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全地形四轮车。
技术介绍
[0002]全地形车常常用于野外运输、野外救援、野外勘探、野外施工等用途,而野外地形复杂,如沙滩、河床、林道、溪流,以及恶劣的沙漠地形等,导致车辆行驶遇到的阻力大,故而全地形车往往装载有强劲的动力系统;同时由于野外没有固定的宽敞的道路,全地形车行驶的路段往往会存在各种障碍物,故而全地形车的车身均相对娇小。
[0003]而众所周知的,强劲的动力系统往往带来高热量,相对娇小的车身又使得驾驶舱与发动机十分接近,同时由于野外的道路十分凹凸不平,全地形车在行驶时会产生较为严重的颠簸,为保证全地形车的机动性、灵活性,这就要求全地形车整车配重平衡,且重心要尽可能的位于车宽方向的中分面处,且重心尽可能低,这一系列的限制都导致车辆上的各部件之间相对紧凑,热量难以散发,驾驶员在驾驶舱内需要受到发动机的持续烘烤,严重影响驾驶舒适性,同时导致驾驶舱内的收纳空间很小,使用便利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四轮车,包括:车轮组件,该车轮组件包括前轮和后轮,以车轮组件与地面接触的点所形成的平面作为第一基准面,以车宽方向中心线所在的与第一基准面垂直的面作为第二基准面;车架,由所述前轮和后轮支撑;驾驶舱,由所述车架支撑,驾驶舱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座椅和控制组件;动力系统,由所述车架支撑,其包括发动机、与发动机耦合的第一变速组件、与第一变速组件相连的第二变速组件、燃油输入管道、冷却介质输入管道及冷却介质输出管道,所述发动机具有至少一个气缸,该气缸包括气缸盖和气缸体,气缸内设有燃烧室及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体联接燃油输入管道和冷却介质输入管道,燃油输入管道和冷却介质输入管道相比气缸盖更靠近座椅;所述冷却介质输入管道相比所述燃油输入管道更靠近所述第一变速组件;所述气缸相比所述第一变速组件更靠近第二基准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四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设有车头,该车头包括散热器,所述冷却介质输入管从所述气缸体向前下方延伸,到达座椅下方后、在驾驶舱覆盖的区域内向前延伸、然后在车头区域内向前向上延伸、与散热器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四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输入管道在驾驶舱区域通过限位件与车架固定;驾驶舱区域内的冷却介质输入管道位于第二基准面的一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四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冷却介质输出管道联接,该冷却介质输出管道从发动机向前延伸,然后在车头区域内向上向前延伸、与车头部位的散热器相连;所述冷却介质输入管道相比冷却介质输出管道更靠近第二基准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地形四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地形车具有油箱和通过管道与油箱相连的碳罐,该碳罐设置于座椅之后;所述车架具有一对向斜后方延伸的后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勇,吕炳祥,钟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