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柜防凝露保护系统及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0147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电柜防凝露保护系统及工作方法,包括安装在配电柜内壁顶部的防凝露保护装置,和配电柜内壁侧部的引流装置;防凝露保护装置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接收湿度传感器的信号执行防凝露保护装置的启动或关闭;启动状态的防凝露保护装置引导凝露水流至引流装置,引流装置将凝露水排放至配电柜外部。引流装置将凝露水排放至配电柜外部。引流装置将凝露水排放至配电柜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柜防凝露保护系统及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运维领域,具体为一种配电柜防凝露保护系统及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室外环境下运行的配电柜是配网电能分配的重要电气设备,是确保用户用电安全稳定的终端保障。配电柜外壳一般为金属材质,不具备隔热保温作用,在柜体内外温差较大时(尤其冬天),水蒸气会在柜体内部凝结成水珠,大量的水滴凝结甚至滴落对配电柜内部的电气设备安全运行是一个巨大考验。凝露严重时会导致设备寿命缩减,甚至发生电气绝缘故障、保护误动作等电网事故,严重时危及运维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
[0003]目前,配电柜的防凝露方法主要有风冷法、烘干法、吸湿法等,例如风冷法,通过风机从外界环境抽取冷空气至配电柜柜体内,将柜体内外温度差减小从而达到防凝露的目的。但是此方法在大雪、冰雹等恶劣天气下效果较差,并且作用范围有限,难以完全避免水滴凝结。
[0004]而吸湿法则是在柜体内利用除湿机将水汽排出柜外,但柜内空间一般都较为有限,难以安装大型除湿器,而功率较小的除湿器除湿效果一般,很难达到防凝露的要求。
[0005]烘干法则是在柜体内安装加热器,利用温度的升高使柜内水滴难以凝结,但耗能较大,且防凝露作用仅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内。
[0006]可见上述几种常见的方法都会受到除湿设备效率和作用范围等方面的影响使得防凝露的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配电柜防凝露保护系统,在配电柜内部电气设备的顶部空间布置基于超疏水原理的伞状防凝露保护装置,承接柜体内上升的水蒸气,在凝结成液态水后引导至布置在配电柜两侧的导流管道排出柜体外部,同时防凝露保护装置能够依据环境温度和湿度打开或收起,从而不影响电气设备的通风散热。
[0008]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配电柜防凝露保护系统,包括安装在配电柜内壁顶部的防凝露保护装置,和配电柜内壁侧部的引流装置;防凝露保护装置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接收湿度传感器的信号执行防凝露保护装置的启动或关闭;启动状态的防凝露保护装置引导凝露水流至引流装置,引流装置将凝露水排放至配电柜外部。
[0010]湿度传感器的监测端安装在配电柜体内壁顶部,控制端与控制器相连接。
[0011]防凝露保护装置为伞状,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覆有疏水层;上表面承接柜体内壁顶部滴落的水滴,利用疏水层和伞状外形的倾斜角度使水滴导入引流装置中排出;下表面承接配电柜内部上升水汽形成的凝露,利用疏水层和伞状外形的倾斜角度使水滴导入引流装置中排出。
[0012]配电柜体的内壁顶部和侧壁均覆有疏水层,顶部的水滴在重力作用下滴落至防凝
露保护装置的上表面,利用防凝露保护装置伞状的外形倾斜角度使水滴导入引流装置中排出,侧壁的水滴在垂直角度的作用下流至柜体侧部的引流装置中排出。
[0013]引流装置包括通过支撑架安装的导流管道,导流管道位于配电柜内壁侧部,导流管道顶部安装集水槽,底部安装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末端延伸至配电柜外部。
[0014]集水槽承接防凝露保护装置流入的水滴,引导水滴进入导流管道。
[0015]温度传感器朝向配电柜柜体外侧安装,用于感知外界环境温度,加热器朝向配电柜柜体内侧安装。
[0016]配电柜体底部具有防潮基座,电气设备安装在防潮基座上。
[0017]防潮基座截面呈梯形,高出地面一定高度,防止电气设备受潮损坏。
[0018]上述保护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设定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阈值;
[0020]当柜体湿度达到湿度传感器设定的高阈值时,控制器接收信号控制防凝露保护装置打开;当柜体湿度降低至湿度传感器设定的低阈值时,防凝露保护装置关闭;
[0021]打开状态下的防凝露保护装置上表面承接柜体内壁顶部滴落的水滴,引导水滴流入引流装置中排出;下表面承接配电柜内部上升水汽形成的凝露,引导水滴流入引流装置中排出。
[0022]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0023]1、防凝露系统在配电柜内部搭建,能耗低且受恶劣天气影响较小。
[0024]2、凝露的形成难以遏制,将凝露及时排出配电柜的方式,降低柜内湿度和防止水滴进入电气设备,液态水滴排出后,配电柜已有的通风设备将湿度维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不再需要额外的除湿设备。
[0025]3、引入超疏水纳米涂层对防凝露系统进行处理,避免了水滴凝而不散,从而提高电气设备寿命和保证电网运行安全。
[0026]4、采用湿度控制,在水滴凝结严重时及时启动防凝露系统并将水滴排出柜外,而在湿度较低时关闭防凝露系统,从而保持柜内通风完好,实现对配电柜内电气设备的全面保护。
附图说明
[0027]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湿度传感器,2、配电柜体,3、超疏水纳米涂层,4、防凝露保护装置,5、集水槽,6、导流管道,7、温度传感器,8、加热器,9、控制器,10、支撑架,11、电气设备,12、防潮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1]实施例一:
[0032]如图1所示,一种配电柜防凝露保护系统,包括安装在配电柜内壁顶部的防凝露保护装置4,和配电柜内壁两侧的引流装置;防凝露保护装置4为伞状,表面具有疏水层,且与控制器9连接,控制器9接收湿度传感器1的信号执行防凝露保护装置4的打开或收起;打开状态的防凝露保护装置4引导凝露水流至引流装置,引流装置将凝露水排放至配电柜外部。
[0033]湿度传感器1的监测端安装在配电柜体2内壁顶部,控制端与防凝露保护系统相连接,负责启停防凝露保护系统。
[0034]配电柜体2内部的水汽逐步上升过程中会先在配电柜顶部聚集产生相较于底部更高的湿度值,再凝结成为液态水,因此湿度传感器1安装在了配电柜柜体2内壁的顶部。
[0035]当柜体湿度达到湿度传感器1设定的高阈值时,湿度传感器1控制防凝露保护系统开启,实现保护电气设备11功能;当柜体湿度降低至湿度传感器1设定的低阈值时,使防凝露保护系统关闭,保持柜体内通风良好。
[0036]配电柜体2内部容纳电气设备11,防凝露保护装置4位于电气设备11顶部的空间,电气设备11安装在防潮基座12上,防潮基座12使电气设备11高出地面一定高度。
[0037]防凝露保护装置4为伞状,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覆有超疏水纳米涂层3,形成防凝露保护中的动态保护。当大量水滴凝结时,有超疏水涂层的伞状防凝露保护装置4上表面承接柜体内壁顶部滴落的水滴,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柜防凝露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配电柜内壁顶部的防凝露保护装置,和配电柜内壁侧部的引流装置;防凝露保护装置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接收湿度传感器的信号执行防凝露保护装置的启动或关闭;防凝露保护装置为伞状,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覆有疏水层;启动状态的防凝露保护装置引导凝露水流至引流装置,引流装置将凝露水排放至配电柜外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柜防凝露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传感器的监测端安装在配电柜柜体内壁顶部,控制端与控制器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柜防凝露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凝露保护装置的上表面承接配电柜柜体内壁顶部滴落的水滴,利用疏水层和伞状外形的倾斜角度使水滴导入引流装置中排出;防凝露保护装置的下表面承接配电柜内部上升水汽形成的凝结水,利用疏水层和伞状外形的倾斜角度使水滴导入引流装置中排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柜防凝露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体的内壁顶部和侧壁均覆有疏水层,顶部的水滴在重力作用下滴落至防凝露保护装置的上表面,利用防凝露保护装置伞状的外形倾斜角度使水滴导入引流装置中排出,侧壁的水滴在垂直角度的作用下流至柜体侧部的引流装置中排出。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柜防凝露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波周生奇孙宏宇王超温建春李辰王立强董文妍罗鲁东撖奥洋钟世民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