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内科用肺功能康复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1426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康复器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肺功能康复训练器,其中,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瓶盖,所述瓶体的内壁上搭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其有益效果是,该呼吸内科用肺功能康复训练器,通过活动板、固定杆、第一通孔、压力传感器、刻度线和显示器的共同作用,可以使得使用者在进行康复训练后,将其测得的数据显示并记录下来,从而方便医生针对性的进行治疗,通过软管、框体、第一滑槽、活动轴、滚轮、出气管、球体、第二通孔、第二滑槽、滑杆和密封圈的共同作用,可以根据每个使用者的肺功能自由调节的呼吸阻力,从而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内科用肺功能康复训练器
本技术属于康复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肺功能康复训练器。
技术介绍
肺部疾病患者和其他手术后患者都需要进行不断呼气、吹气的呼吸锻炼以促进肺部机能的恢复,通过物理锻炼的目的来实现锻炼肺功能,治愈或者减轻肺部问题,通过肺功能康复训练器对患者的肺部进行训练,进而提高护理质量,而在现有的康复训练器中,其大多数的康复训练器的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使用,想要使用需要去固定的地点才可以进行训练,而且康复训练器不能根据每个病人的病情来进行调节呼吸阻力,从而使得训练效果单一,而且在训练后,不便于对训练器材进行拆卸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呼吸内科用肺功能康复训练器,其解决了不便于携带、不能调节呼吸阻力和不便清洗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内科用肺功能康复训练器,包括瓶体,所述瓶体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瓶盖,所述瓶体的内壁上搭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活动板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瓶盖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内科用肺功能康复训练器,包括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瓶盖(2),所述瓶体(1)的内壁上搭接有活动板(6),所述活动板(6)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7),所述活动板(6)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8),所述瓶盖(2)的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的底端穿过第一通孔(7)固定连接有定位块(5),所述瓶体(1)的一侧连通有出气管(16),所述出气管(16)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球体(17),所述球体(17)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8),所述出气管(16)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9),所述第二滑槽(19)内滑动连接有滑杆(20),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内科用肺功能康复训练器,包括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瓶盖(2),所述瓶体(1)的内壁上搭接有活动板(6),所述活动板(6)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7),所述活动板(6)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8),所述瓶盖(2)的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的底端穿过第一通孔(7)固定连接有定位块(5),所述瓶体(1)的一侧连通有出气管(16),所述出气管(16)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球体(17),所述球体(17)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8),所述出气管(16)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9),所述第二滑槽(19)内滑动连接有滑杆(20),所述滑杆(20)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球体(17)的顶部,所述第二滑槽(19)内固定连接有密封圈(21),所述瓶体(1)的底部连通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的底端螺纹连接有软管(10),所述软管(10)上活动连接有框体(11),所述框体(11)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2),两个所述第一滑槽(12)内滑动连接有同一个活动轴(13),所述活动轴(13)上固定连接有滚轮(14),所述软管(10)的另一端连通有吹嘴(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