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障碍消防逃生通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139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4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障碍消防逃生通道,属于消防救生领域,包括逃生天井,所述逃生天井内设置有多层安全平台,每层所述安全平台的两侧均设置有疏散通道,所述逃生天井内且位于相邻两层安全平台之间设置有逃生楼梯,每层所述逃生楼梯的一侧均设置有逃生台,所述逃生台上开设有逃生滑道,相邻两个所述逃生台的逃生滑道之间设置有转向滑道,每个所述逃生台均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位于逃生滑道的末端。本申请具有便于提高逃生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障碍消防逃生通道
本申请涉及消防救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障碍消防逃生通道。
技术介绍
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市高楼林立的现象,当火灾、爆炸等意外灾害发生时常常出现楼内人员逃生难。一是救援设备难以到位,救援人员无法及时赶到的情况,二是在高层楼房中,即便有救援人员赶来现场,有时也会无法立即控制局面救出被困人员。所以一些楼层中需要设立相应的逃生通道,以便预防火灾的状况的发生,但是只使用楼梯进行疏散会花费大量的时间,降低逃生的几率。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879968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消防用逃生通道,其技术方案的要点在于:包括逃生天井和设置于所述逃生天井内的逃生楼梯,所述逃生天井设置有若干安全平台,安全平台的数量和楼层数相同,所述逃生楼梯将安全平台互相连接,所述安全平台连接有疏散通道,所述逃生天井下端设置有安全出口,所述逃生楼梯固定连接有逃生滑梯,所述逃生滑梯的出口悬空设置。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逃生过程中需频繁从逃生滑梯落至安全平台,再从安全平台进入下一个滑梯,导致逃生效率降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逃生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无障碍消防逃生通道。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障碍消防逃生通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无障碍消防逃生通道,包括逃生天井,所述逃生天井内设置有多层安全平台,每层所述安全平台的两侧均设置有疏散通道,所述逃生天井内且位于相邻两层安全平台之间设置有逃生楼梯,每层所述逃生楼梯的一侧均设置有逃生台,所述逃生台上开设有逃生滑道,相邻两个所述逃生台的逃生滑道之间设置有转向滑道,每个所述逃生台均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位于逃生滑道的末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逃生滑道之间设置转向滑道,并在逃生滑道的末端设置缓冲组件,当逃生人员滑动至上一个逃生滑道的末端时,经缓冲组件的缓冲后速度降低,然后通过转向滑道直接转至下一个逃生滑道的首端,而无需先从逃生滑道先落到安全平台上,再进入下一个逃生滑道,提高了逃生效率。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挡板,所述缓冲挡板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缓冲轴,所述逃生台上开设有插孔,所述缓冲轴滑动插设在插孔内,所述缓冲轴朝向插孔内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逃生台上设置有供限位块滑动的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逃生人员落到逃生滑道的末端时,双腿先接触到缓冲挡板,缓冲挡板在逃生人员的重力作用下向远离逃生台的方向移动,缓冲轴带动限位块沿限位槽的长度方向移动,当移动至限位槽的末端时,无法继续移动,达到对逃生人员的限位作用,逃生人员能够在上一个逃生滑道上调整姿态,并从转向滑道转动至下一个逃生滑道。优选的,所述插孔为沉头孔,所述插孔内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沉头孔的底壁上,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缓冲挡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插孔内安装缓冲弹簧,并将缓冲弹簧与缓冲挡板固定连接,在逃生人员接触到缓冲挡板时,缓冲弹簧的弹力能够抵消逃生人员的一部分重力,从而起到缓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逃生人员的速度过快而难以自行调整。优选的,所述缓冲挡板朝向套设滑道的一面设置有缓冲垫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缓冲挡板朝向缓冲垫片的一面社会组缓冲垫片,对逃生人员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逃生人员双脚与缓冲挡板直接发生刚性碰撞而导致受伤。优选的,所述逃生台靠近逃生楼梯的一侧设置有踩踏板,所述逃生台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踩踏板转动设置在容纳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逃生台上设置踩踏板,逃生人员在逃生时通过将踩踏板从容纳槽内转出,然后脚踏踩踏板以方便进入到逃生滑道内。优选的,所述逃生台上且位于套设滑道的末端分布有多个缓冲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逃生滑道的末端设置缓冲条,进一步对逃生人员起缓冲作用,从而对逃生人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优选的,所述逃生楼梯的远离逃生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扶手,所述逃生楼梯靠近逃生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扶手,所述第二扶手延伸至逃生台的上方,所述逃生台远离逃生楼梯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扶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逃生楼梯上设置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并在逃生台上设置第三扶手,以方便逃生人员在逃生过程中进行扶持。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二扶手的底端均开设有入台缺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三扶手的底端开设缺口,以方便逃生人员进入逃生通道。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申请通过在逃生滑道之间设置转向滑道,并在逃生滑道的末端设置缓冲组件,当逃生人员滑动至上一个逃生滑道的末端时,经缓冲组件的缓冲后速度降低,然后通过转向滑道直接转至下一个逃生滑道的首端,提高了逃生效率;2.本申请通过在插孔内安装缓冲弹簧,并将缓冲弹簧与缓冲挡板固定连接,在逃生人员接触到缓冲挡板时,缓冲弹簧的弹力能够抵消逃生人员的一部分重力,从而起到缓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逃生人员的速度过快而难以自行调整状态;3.本申请通过在逃生台上设置踩踏板,逃生人员在逃生时通过将踩踏板从容纳槽内转出,然后脚踏踩踏板以方便进入到逃生滑道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逃生楼梯和逃生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缓冲组件与逃生台的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逃生天井;2、安全平台;3、疏散通道;4、逃生楼梯;41、第一扶手;42、第二扶手;421、入台缺口;5、逃生台;51、逃生滑道;52、转向滑道;53、插孔;54、限位槽;55、缓冲弹簧;56、容纳槽;57、缓冲条;58、第三扶手;6、缓冲组件;61、缓冲挡板;611、缓冲垫片;62、缓冲轴;63、限位块;7、踩踏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无障碍消防逃生通道,参照图1、图2,包括逃生天井1和分布在逃生天井1内的多层安全平台2,每层安全平台2的两侧均设置有疏散通道3,逃生天井1内且位于相邻两层安全平台2之间设置有逃生楼梯4,每层逃生楼梯4的一侧均设置有逃生台5,逃生台5上开设有逃生滑道51,逃生人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通过逃生楼梯4或是逃生滑道51进行逃生,相邻两个逃生台5的逃生滑道51之间连通有转向滑道52,逃生人员滑动至上一个逃生滑道51的末端时,通过转向滑道52直接转至下一个逃生滑道51的首端,以提高逃生效率。参照图2,逃生楼梯4的远离逃生台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扶手41,逃生楼梯4靠近逃生台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扶手42,第二扶手42延伸至逃生台5的上方,逃生台5远离逃生楼梯4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扶手58,方便逃生人员在逃生过程中进行扶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逃生人员在逃生过程中因摔倒而受伤;第二扶手42的底端均开设有入台缺口421,方便逃生人员从入台缺口581处进入到逃生台5上的逃生通道内。参照图2,逃生台5上且位于套设滑道的末端分布有多个缓冲条57,对逃生人员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障碍消防逃生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逃生天井(1),所述逃生天井(1)内设置有多层安全平台(2),每层所述安全平台(2)的两侧均设置有疏散通道(3),所述逃生天井(1)内且位于相邻两层安全平台(2)之间设置有逃生楼梯(4),每层所述逃生楼梯(4)的一侧均设置有逃生台(5),所述逃生台(5)上开设有逃生滑道(51),相邻两个所述逃生台(5)的逃生滑道(51)之间设置有转向滑道(52),每个所述逃生台(5)均设置有缓冲组件(6),所述缓冲组件(6)位于逃生滑道(51)的末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障碍消防逃生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逃生天井(1),所述逃生天井(1)内设置有多层安全平台(2),每层所述安全平台(2)的两侧均设置有疏散通道(3),所述逃生天井(1)内且位于相邻两层安全平台(2)之间设置有逃生楼梯(4),每层所述逃生楼梯(4)的一侧均设置有逃生台(5),所述逃生台(5)上开设有逃生滑道(51),相邻两个所述逃生台(5)的逃生滑道(51)之间设置有转向滑道(52),每个所述逃生台(5)均设置有缓冲组件(6),所述缓冲组件(6)位于逃生滑道(51)的末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障碍消防逃生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6)包括缓冲挡板(61),所述缓冲挡板(61)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缓冲轴(62),所述逃生台(5)上开设有插孔(53),所述缓冲轴(62)滑动插设在插孔(53)内,所述缓冲轴(62)朝向插孔(53)内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63),所述逃生台(5)上设置有供限位块(63)滑动的限位槽(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障碍消防逃生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53)为沉头孔,所述插孔(53)内设置有缓冲弹簧(55),所述缓冲弹簧(55)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涛张琪邓强蒲西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松泽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