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玉凤专利>正文

一种督脉灸艾灸专用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1258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督脉灸艾灸专用座,涉及中医医疗器具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座体,由上金属片、前后金属片、左右金属片经第一铆钉铆接形成的竖截面为梯形的空腔壳体结构;隔热垫,呈条状设置于座体底部周侧边沿,且环绕设置;隔热垫的底部设置有伸出脚,用于通过胶带粘贴于人体皮肤表面;插艾管,由顶部圆环、底部圆环以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环绕设置的若干连接片构成的窗式结构组成;由至少一节安装有插艾管的座体配合艾灸沿人体督脉走向布置,进行中医督脉灸艾理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督脉灸艾灸专用座整体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安全可靠、经久耐用、制型独特、灸温均衡、灸燃自降、灸燃可观、清垢方便、材质无害,使用省时省力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督脉灸艾灸专用座
本技术属于中医医疗器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督脉灸艾灸专用座。
技术介绍
针刺在中国已经应用了数千年。中国传统医术的一种。以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来达到治病的目的。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督脉”总督一身至阳气,汇聚了全身经脉的阳气,并把这些阳气输送,布散于肌表腠理,发挥温煦机体,抵御外邪的功能,被称为“阳脉之海”,人体后背的正中线(主要是从颈椎到尾骨)是其循行的主干道,通过对督脉隔药或隔姜施以灸法,能起到强壮真元、驱邪扶正、调畅气血、防病保健,治愈顽固疾病的作用。现有的针灸方法通常是分布进行的,采用的是直接将生姜片和艾灸涂敷于督脉的表面进行治疗,操作不便,易灼伤皮肤,费时费力又不安全,因此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督脉灸艾灸专用座,其特征在于,包括:/n座体(1),由上金属片、前后金属片、左右金属片经第一铆钉(107)铆接形成的竖截面为梯形的空腔壳体结构,所述座体(1)的顶面等间距开设有若干艾灸放置孔(109),所述座体(1)内两侧壁上通过对称安装的连接环(108)和金属丝(104)交叉安装有若干组“X”形的艾灸阻挡结构,所述座体(1)内两侧壁上且位于艾灸阻挡结构下方通过第二铆钉(110)铆接安装有安全网(103);/n隔热垫(3),呈条状设置于座体(1)底部周侧边沿,且环绕设置;所述隔热垫(3)的底部设置有伸出脚(5),用于通过胶带(7)粘贴于人体皮肤表面;/n插艾管(2),由顶部圆环(2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督脉灸艾灸专用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体(1),由上金属片、前后金属片、左右金属片经第一铆钉(107)铆接形成的竖截面为梯形的空腔壳体结构,所述座体(1)的顶面等间距开设有若干艾灸放置孔(109),所述座体(1)内两侧壁上通过对称安装的连接环(108)和金属丝(104)交叉安装有若干组“X”形的艾灸阻挡结构,所述座体(1)内两侧壁上且位于艾灸阻挡结构下方通过第二铆钉(110)铆接安装有安全网(103);
隔热垫(3),呈条状设置于座体(1)底部周侧边沿,且环绕设置;所述隔热垫(3)的底部设置有伸出脚(5),用于通过胶带(7)粘贴于人体皮肤表面;
插艾管(2),由顶部圆环(201)、底部圆环(203)以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环绕设置的若干连接片(204)构成的窗式结构组成,所述插艾管(2)的底部圆环(203)两侧通过对称设置的卡片(202)与座体(1)顶面上的卡接结构相配合安装于座体(1)上方;
取下钩(4),采用两个独立的端部带有反向勾且外表面包裹防热层的钩体,与座体(1)两侧配合进行拉起取出;
由至少一节安装有插艾管(2)的座体(1)配合艾灸(6)沿人体督脉走向布置,进行中医督脉灸艾理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督脉灸艾灸专用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的前后侧面等间距开设有与艾灸放置孔(109)位置和数量相对应的第一散热通风孔(101),所述座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散热通风孔(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督脉灸艾灸专用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对称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玉凤
申请(专利权)人:崔玉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