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玉凤专利>正文

一种环形温针灸眼部专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5051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形温针灸眼部专用架,涉及中医医疗器具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环圈塑料管:内置有松紧调节结构;“凵”型支架:通过螺丝和螺帽组合结构活动安装于环圈塑料管正前部两侧,使“凵”型支架与开口相对;“凵”型支架两侧通过螺丝和螺帽组合结构对称依次活动安装有第一连接铜片、第二连接铜片、第三连接铜片;艾灸座:包括底座,由顶部圆环、底部圆环以及连接片构成的窗式插艾管,窗式插艾管上环绕安装有安全护眼网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同时对头部太阳穴部位和眼部部位进行针灸动作,在刺针的同时可进行艾灸,能够根据各类患者的头颅大小进行调节,来满足治疗要求,省时省力,抗氧化性强,耐久性好,经济实惠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形温针灸眼部专用架
本技术属于中医医疗器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环形温针灸眼部专用架。
技术介绍
针刺在中国已经应用了数千年。中国传统医术的一种。以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来达到治病的目的。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现有的针灸方法通常是分布进行的,需要中医大夫分步进行针刺和艾灸,操作效率低,费时又费力,非常的不方便,特别是对于眼部针灸和太阳穴的针灸,若需要进行针灸分布进行的话,耗费的时间跨度太大,费时费力,针灸效果差;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环形温针灸眼部专用架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环形温针灸眼部专用架,以解决以上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形温针灸眼部专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环圈塑料管(1):带有一开口,内置有松紧调节结构(2);/n“凵”型支架(3):通过螺丝和螺帽组合结构活动安装于环圈塑料管(1)正前部两侧,使“凵”型支架(3)与开口相对;所述“凵”型支架(3)两侧通过螺丝和螺帽组合结构对称依次活动安装有第一连接铜片(4)、第二连接铜片(7)、第三连接铜片(5);/n艾灸座(6):包括喇叭口型的底座(602),安装于底座(602)端部的由顶部圆环、底部圆环以及环绕设置于顶部圆环和底部圆环之间的连接片构成的窗式插艾管(604),所述窗式插艾管(604)上环绕安装有安全护眼网罩(603),所述底座(602)的内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温针灸眼部专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圈塑料管(1):带有一开口,内置有松紧调节结构(2);
“凵”型支架(3):通过螺丝和螺帽组合结构活动安装于环圈塑料管(1)正前部两侧,使“凵”型支架(3)与开口相对;所述“凵”型支架(3)两侧通过螺丝和螺帽组合结构对称依次活动安装有第一连接铜片(4)、第二连接铜片(7)、第三连接铜片(5);
艾灸座(6):包括喇叭口型的底座(602),安装于底座(602)端部的由顶部圆环、底部圆环以及环绕设置于顶部圆环和底部圆环之间的连接片构成的窗式插艾管(604),所述窗式插艾管(604)上环绕安装有安全护眼网罩(603),所述底座(602)的内周侧通过若干挡条与侧壁插接相连形成承载架(605);所述底座(602)上设置有铜制连接片(601),所述底座(602)的端面安装有一层防护网(606);
所述“凵”型支架(3)的正前方活动安装有用于眼部针灸的1-3个艾灸座(6),位于“凵”型支架(3)两侧的第三连接铜片(5)上分别安装有用于对太阳穴部位进行针灸的1个艾灸座(6);所述艾灸座(6)通过铜制连接片(601)经螺丝和螺帽组合结构以及垫片(8)进行活动安装。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玉凤
申请(专利权)人:崔玉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