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约束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1150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良约束带,包括一棉布垫、四第一棉带、两弹力橡胶带和两约束圈;所述棉布垫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第一棉带;所述约束圈分别通过一所述弹力橡胶带连接于所述棉布垫的两端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良约束带,对重症患者进行肢体约束时,可避免被约束肢体过度外展和皮肤、神经损伤,增加患者舒适;第二棉带交替使用,可交替缓解局部被压皮肤;且松紧度调节更方便;可使患者被约束肢体有一定范围的活动度,也能起到适当功能锻炼的作用;使用起来更方便,也能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良约束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约束带。
技术介绍
传统约束带为附有四条固定带(两侧短边各两条固定带)的长方形棉布垫,通过棉布垫长边交叉于一个腕关节或一个踝关节,然后用固定带一端松紧适宜一横指,将棉布垫与关节固定,再将固定带的另一端固定于病床下方的金属固定杆处。缺点有三:一,患者使用过程中,肢体容易过度外展,增加患者不适,容易造成神经、皮肤损伤;二,传统约束带直接用棉带将棉布垫固定于关节处,松紧不易控制,过紧影响皮肤血运,过松则棉带容易滑脱;三,传统约束带功能较单一,只有固定关节处,对四肢(尤其是双手)缺少约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良约束带,对重症患者进行肢体约束时,避免被约束肢体过度外展和皮肤、神经损伤,增加患者舒适;约束圈使用四对、两两一套荷包式加压棉带,交替使用,可交替缓解局部被压皮肤;每对棉带通过荷包式加压引出通过可自动调节松紧的纽扣调节松紧度,松紧度调节更方便;约束圈与棉布垫之间的宽条橡胶带,可使患者被约束肢体有一定范围的活动度,增加患者舒适,也能起到适当功能锻炼的作用;通过约束圈与单手保护套的连接设计,使用起来更方便,也能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良约束带,包括一棉布垫、四第一棉带、两弹力橡胶带和两约束圈;所述棉布垫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第一棉带;所述约束圈分别通过一所述弹力橡胶带连接于所述棉布垫的两端内侧。优选地,所述约束圈包括由内而外层叠布设的一舒适内衬层、一记忆棉层和一外层棉布层。r>优选地,所述约束圈还包括四对第二棉带,所述第二棉带两两对置穿设于所述记忆棉层与所述外层棉布层之间。优选地,每一对所述第二棉带上连接有一松紧调节扣。优选地,还包括两单手保护套;所述单手保护套包括相连的一套体和一腕部固定端,所述腕部固定端连接有多个可重复使用纽扣;所述约束圈的外端形成与所述可重复使用纽扣配合的纽扣穿出槽。优选地,所述腕部固定端包括四个所述可重复使用纽扣,所述可重复使用纽扣沿所述腕部固定端的圆周均匀布设。优选地,所述套体包括两网状透气片和一双向拉链,所述双向拉链连接于两网状透气片之间;所述腕部固定端包括由内而外层叠布设的所述舒适内衬层、所述记忆棉层和所述外层棉布层。优选地,所述外层棉布层包括2或3层密制棉布。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避免患者被约束肢体过度外展而不适或由此而引起的组织、神经受损;2、约束圈通过四对引出的第二棉带,两对两对间歇对被约束肢体加压固定,缓解受压皮肤,每对第二棉带由松紧调节扣连接,固定更方便;3、约束圈与棉布垫之间的适度弹性橡胶带通过缓冲作用,利于被约束肢体的适度活动和功能锻炼;4、约束圈与单手保护套通过可重复使用纽扣的便利连接,操作简单,并能促进患者安全与舒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改良约束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单手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1和图2,给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功能、特点。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改良约束带,包括一棉布垫1、四第一棉带2、两弹力橡胶带3和两约束圈4;棉布垫1两端分别连接两第一棉带2;约束圈4分别通过一弹力橡胶带3连接于棉布垫1的两端内侧。棉布垫1长度为床宽,宽度适度(约20cm左右),主要将两个约束圈4位置相对固定,避免被约束肢体单独固定于床旁而过度外展。第一棉带2用于棉布垫1固定于床下金属固定杆上。弹力橡胶带3方向与棉布垫1的短边平行,利于被约束肢体在允许安全范围内活动。约束圈4包括由内而外层叠布设的一舒适内衬层41、一记忆棉层42和一外层棉布层43。舒适内衬层41采用纯棉内衬层,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增进患者舒适。记忆棉层42对于棉带对关节的固定处有一定的减压作用。约束圈4还包括四对第二棉带44,第二棉带44两两对反向布置且一端固定于记忆棉层42与外层棉布层43之间。每一对第二棉带44上连接有一松紧调节扣45。第二棉带44用于固定约束圈4。松紧调节扣45用于调节第二棉带44的松紧度。外层棉布层43包括2或3层密制棉布。请参阅图1和图2,还包括两单手保护套5;单手保护套5包括相连的一套体51和一腕部固定端52,腕部固定端52连接有多个可重复使用纽扣521;约束圈4的外端形成与可重复使用纽扣521配合的纽扣穿出槽46。腕部固定端52包括四个可重复使用纽扣521,可重复使用纽扣521沿腕部固定端52的圆周均匀布设,分布于3点钟方向、6点钟方向、9点钟方向和12点钟方向。套体51包括两网状透气片511和一双向拉链512,双向拉链512连接于两网状透气片511之间;腕部固定端52包括由内而外层叠布设的舒适内衬层41、记忆棉层42和外层棉布层43。纽扣穿出槽46用于可重复使用纽扣521的穿出,用于连接约束圈4和单手保护套5。双向拉链512用于打开单手保护套5观察肢体情况。网状透气片511采用聚酯纤维为主要成分,用于避免手部搔抓身体或手在适度活动时受伤。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改良约束带使用时,将棉布垫1置于患者身体下方或上方,双侧腕关节或踝关节放入约束圈4内,使用两对同向第二棉带44通过松紧调节扣45固定,两小时后换用另两对同向第二棉带44固定,达到间歇减压受压组织的目的,两侧第一棉带2将棉布垫1固定于床下方金属固定杆处。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技术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约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棉布垫、四第一棉带、两弹力橡胶带和两约束圈;所述棉布垫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第一棉带;所述约束圈分别通过一所述弹力橡胶带连接于所述棉布垫的两端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约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棉布垫、四第一棉带、两弹力橡胶带和两约束圈;所述棉布垫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第一棉带;所述约束圈分别通过一所述弹力橡胶带连接于所述棉布垫的两端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圈包括由内而外层叠布设的一舒适内衬层、一记忆棉层和一外层棉布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圈还包括四对第二棉带,所述第二棉带两两对置穿设于所述记忆棉层与所述外层棉布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每一对所述第二棉带上连接有一松紧调节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约束带,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彬霞颜美琼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