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配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96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层配管结构,其涉及原油、汽油、石油等油类的配管,其所提供的油类配管结构可及早地检测到埋设于地下的配管的腐蚀或孔蚀,并且预先防范土壤污染等,双层配管结构包括:基管,其内部有油流动;覆盖部,形成于所述基管的外周,所述覆盖部形成有沿着所述基管的长度方向且封闭的多个空间;漏油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从所述基管泄漏至所述覆盖部的空间的油;及通报装置,用于向外部通报由所述漏油检测装置所检测出的漏油信息。油检测装置所检测出的漏油信息。油检测装置所检测出的漏油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配管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油等油类的配管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层配置配管的双层配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漏油(汽油)所导致的土壤污染或天然气泄漏而引起的灾害等,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此种漏油或天然气泄漏等问题当中,有许多是发生在因长年使用使得配管变得老旧或是配管产生腐蚀的情况下。
[0003]因此,在现有的加油站或地下储罐设施等处理危险物的设施当中,所使用的配管为钢管(钢制配管),于其外表面施加用于防止腐蚀的涂覆或是涂层的处理。
[0004]对于地下储罐,可使用检查端口来定期检查内部的腐蚀或孔蚀,并且视需要来进行修理、翻新。然而,连通地下储罐的注油管或供油管的管子较细,无法进行内部检查。此外,于地下储罐情况中,已有例如日本专利文献(日本专利局发行的公开公报2003-261195号)所公开的提案,其为一种合成树脂制的埋设储罐,不需要高度的加工技术且作业步骤少。
[0005]然而,关于配管要如上述般地进行内部检查是困难的,因长年的使用导致配管产生腐蚀,尤其是埋设于地底下的配管、遭受盐害影响的沿海配管或是长距离配管都是非常困难的问题。
[0006]例如地下配管造成前述土壤污染的原因,沿海配管(地面配管)造成火灾或是爆炸的原因。此外,长距离配管情况中难以界定出泄漏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提供一种双层配管结构,其将配管设定为双层结构,并且于配管的间隙配置线形的检测传感器,能够及早地检测出发生漏油并且界定出发生漏油位置。
[000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以下内容来达成:一种双层配管结构,包括:基管,其内部有油流动;覆盖部,形成于所述基管的外周,所述覆盖部形成有沿着所述基管的长度方向且封闭的多个空间;漏油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从所述基管泄漏至所述覆盖部的空间的油;及通报装置,用于向外部通报由所述漏油检测装置所检测出的漏油信息。
[0009]此外,所述漏油检测装置由检测传感器及检测电路所构成,其中,所述检测传感器为线状,且沿着所述基管的长度方向配置;所述检测电路根据来自所述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息来检测来自所述基管的漏油。此外,所述检测传感器在电阻元件的周面上形成有所述油的吸取膜。
[0010]此外,来自所述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息是所述电阻元件的电阻变化的信息,所述检测传感器配置成设置于形成于所述覆盖部的每个空间中,来自各个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息分别地提供至对应的所述检测电路。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检测出漏油,且通过采用示例的双层配管结构,能够迅速发现漏油以免油泄漏至外部,并且预先地防范对于土壤污染或是地下水的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双层配管结构的系统配置图。
[0013]图2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双层配管结构的图。
[0014]图3是注油管的剖面图。
[0015]图4是注油管的立体图。
[0016]图5是漏油检测线的剖面图。
[0017]图6是漏油检测线的概略图。
[0018]图7是将漏油检测线配线至注油管情况下的注油管的剖面图。
[0019]图8是漏油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0020]图9是说明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注油管的立体图。
[0021]图10当中(a)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注油管的剖面图,(b)为(a)当中所示A部的扩大图。
[0022]图11是用于说明将漏油感测线取出至外部的配管的结构的立体图。
[0023]【附图标记列表】
[0024]1ꢀꢀꢀꢀꢀꢀꢀꢀꢀ
地下储罐
[0025]2ꢀꢀꢀꢀꢀꢀꢀꢀꢀ
注油管
[0026]3ꢀꢀꢀꢀꢀꢀꢀꢀꢀ
供油管
[0027]4ꢀꢀꢀꢀꢀꢀꢀꢀꢀ
通风管
[0028]5ꢀꢀꢀꢀꢀꢀꢀꢀꢀ
液位计
[0029]6ꢀꢀꢀꢀꢀꢀꢀꢀꢀ
注油口
[0030]7ꢀꢀꢀꢀꢀꢀꢀꢀꢀ
机器设备
[0031]8ꢀꢀꢀꢀꢀꢀꢀꢀꢀ

[0032]9ꢀꢀꢀꢀꢀꢀꢀꢀꢀ

[0033]10
ꢀꢀꢀꢀꢀꢀꢀꢀ
通风口
[0034]14
ꢀꢀꢀꢀꢀꢀꢀꢀ
电缆
[0035]14a~14d
ꢀꢀ
电缆
[0036]20
ꢀꢀꢀꢀꢀꢀꢀꢀꢀ
基管
[0037]21
ꢀꢀꢀꢀꢀꢀꢀꢀꢀ
覆盖部
[0038]22~25
ꢀꢀꢀꢀꢀ
圆形凸部
[0039]26~29
ꢀꢀꢀꢀꢀ
间隙部
[0040]30~33
ꢀꢀꢀꢀꢀ

[0041]35
ꢀꢀꢀꢀꢀꢀꢀꢀꢀ
漏油检测线
[0042]35a~35d
ꢀꢀꢀ
漏油检测线
[0043]36
ꢀꢀꢀꢀꢀꢀꢀꢀꢀ
检测部
[0044]37
ꢀꢀꢀꢀꢀꢀꢀꢀꢀ
吸油部
[0045]40
ꢀꢀꢀꢀꢀꢀꢀꢀꢀ
漏油检测装置
[0046]41
ꢀꢀꢀꢀꢀꢀꢀꢀꢀ
漏油检测电路
[0047]41a~41d
ꢀꢀꢀ
漏油检测电路
[0048]45
ꢀꢀꢀꢀꢀꢀꢀꢀꢀ
第一道配管
[0049]46
ꢀꢀꢀꢀꢀꢀꢀꢀꢀ
第二道配管
[0050]47
ꢀꢀꢀꢀꢀꢀꢀꢀꢀ
间隙
[0051]51
ꢀꢀꢀꢀꢀꢀꢀꢀꢀ
漏油检测线
[0052]52
ꢀꢀꢀꢀꢀꢀꢀꢀꢀ
配线取出部
[0053]53、54
ꢀꢀꢀꢀꢀ
配管
[0054]A
ꢀꢀꢀꢀꢀꢀꢀꢀꢀꢀ
虚线圆圈
[0055]B-B
ꢀꢀꢀꢀꢀꢀꢀꢀ
剖面线
[0056]E
ꢀꢀꢀꢀꢀꢀꢀꢀꢀꢀ
电源
[0057]R1~R4
ꢀꢀꢀꢀꢀ
分压电阻
[0058]r1~r4
ꢀꢀꢀꢀꢀ
电阻
[0059]Tr1~Tr4
ꢀꢀꢀ
晶体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60]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0061]图1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双层配管结构的系统配置图。另外,于此图所示的系统图为将本示例的双层配管结构应用于将油(汽油)储藏于地下储罐时的配管。此外,作为地下储罐,于本示例当中,说明埋设于加油站的地底下的储罐的示例。
[0062]于此图当中,于地下储罐1设置有:注油管2,用于注入油(汽油);供油管3,其从地下储罐1吸取油(汽油);通风管4,其进行地下储罐1的通风;以及液位计5,其用于测量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配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管,其内部有油流动;覆盖部,形成于所述基管的外周,所述覆盖部形成有沿着所述基管的长度方向且封闭的多个空间;漏油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从所述基管泄漏至所述覆盖部的空间的油;及通报装置,用于向外部通报由所述漏油检测装置所检测出的漏油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配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油检测装置由检测传感器及检测电路所构成,其中,所述检测传感器为线状,且沿着所述基管的长度方向配置;所述检测电路根据来自所述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息来检测来自所述基管的漏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配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传感器在电阻元件的周面上形成有所述油的吸取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配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来自所述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野秀雄
申请(专利权)人:圣弗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