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透气飞织鞋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87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透气飞织鞋面,属于鞋材领域,包括鞋面体及设置在鞋面体上的透气部,所述透气部包括透气层、扩散层、吸湿层及贴肤层,所述透气层交错排布在扩散层的两侧,所述扩散层包括均与两侧透气层交织的导湿纱线,所述导湿纱线阵列排布形成弹性部,所述导湿纱线之间交织有导湿球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导湿纱线形成的弹性部使得扩散层能够随着鞋面进行变化使得透气层的对流区能够动态变化而不被汗液堵塞,且导湿球囊能够随着鞋面形变而扩张,使得汗液更快地涌入,使得局部汗液过多时,导湿球囊能够暂时储存汗液,而不堵塞两侧透气层的对流区,保证鞋面的透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透气飞织鞋面
本技术公开一种鞋材,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透气飞织鞋面。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鞋子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开始采用针织面料制作鞋面,通过大圆机或电脑横机可以织出各种个性化的、复杂的花样,花形变化快且织物品质好。人们行走时脚部容易出汗,由于鞋面无法将汗水及时的导出,造成汗水在鞋面内侧发出堆积,形成鞋体内部潮湿容易滋生细菌进而引发脚气等疾病,现有鞋面主要通过在鞋面开设透气孔来达到透气的效果,但在局部汗液过多时,汗液容易堵住局部的透气区域,使得透气效果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透气飞织鞋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透气飞织鞋面,包括鞋面体及设置在鞋面体上的透气部,所述透气部包括透气层、扩散层、吸湿层及贴肤层,所述透气层交错排布在扩散层的两侧,所述扩散层包括均与两侧透气层交织的导湿纱线,所述导湿纱线阵列排布形成弹性部,所述导湿纱线之间交织有导湿球囊,所述扩散层内还倾斜设置有弹性纱线,且弹性纱线呈X型穿过弹性部,并分别与两侧透气层交织。作为优选,所述透气层包括两条互相螺线交缠的纤维束,且纤维束之间形成容纳空气流通的对流区,所述弹性纱线穿连对流区,所述纤维束采用T400复合纤维。作为优选,所述导湿球囊为带有通孔的中空结构,所述导湿球囊外侧缠绕有包覆纱,且内部填充有吸湿颗粒,所述包覆纱采用摩维纤维,所述导湿球囊和吸湿颗粒分别采用硅胶和活性炭颗粒。作为优选,所述吸湿层采用Coolnice纤维编织形成立体网层,所述立体网层上设有若干个吸湿节点。作为优选,所述导湿纱线采用康特丝纤维。作为优选,所述贴肤层采用CALCULO纤维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导湿纱线形成的弹性部使得扩散层能够随着鞋面进行变化使得透气层的对流区能够动态变化而不被汗液堵塞,且导湿球囊能够随着鞋面形变而扩张,使得汗液更快地涌入,使得局部汗液过多时,导湿球囊能够暂时储存汗液,而不堵塞两侧透气层的对流区,保证鞋面的透气性。附图说明图1为新型透气飞织鞋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透气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扩散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导湿球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纤维束与弹性纱线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吸湿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透气部;2、透气层;3、扩散层;4、吸湿层;5、贴肤层;6、导湿纱线;7、导湿球囊;8、弹性纱线;9、弹性部;10、包覆纱;11、通孔;12、活性炭颗粒;13、纤维束;14、对流区;15、立体网层;16、吸湿节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新型透气飞织鞋面,如图1-图6所示,包括鞋面体及设置在鞋面体上的透气部1,透气部1包括透气层2、扩散层3、吸湿层4及贴肤层5,透气层2交错排布在扩散层3的两侧,扩散层3包括均与两侧透气层2交织的导湿纱线6,导湿纱线6阵列排布形成弹性部9,导湿纱线6之间交织有导湿球囊7,扩散层3内还倾斜设置有弹性纱线8,且弹性纱线8呈X型穿过弹性部9,并分别与两侧透气层2交织,导湿纱线6采用康特丝纤维,其由粘胶纤维采用化学方法添加天然抗菌高聚物-甲壳素的改性纤维素纤维,它在保持粘胶纤维优良的吸湿透气性赋予纤维抗菌及防臭的功能。贴肤层5采用CALCULO纤维制成,CALCULO纤维具有独特的截面形状,其截面形成的空隙能充分吸收汗液,并且纤维表面的凹槽则能加快其扩散速度,其不定性截面纱线织造出的面料表面布满凹凸,使得贴肤层5与皮肤的接触面积最小化,并且其随意的单支纱线截面使其产生高空隙率,从而使得贴肤层5轻薄不粘腻。吸湿层4采用Coolnice纤维编织形成立体网层15,立体网层15上设有若干个吸湿节点16,Coolnice纤维每根单纤周围存在四条微管道,使纤维间产生较大的空隙而具有良好的毛细效应,水分的扩散明显,润湿蒸发面积显著增大,水分的扩散和干燥速度大大增加,同时由于汗水的大量蒸发带走人体大部分热量,使得体表温有所下降,能够在夏天产生清凉感,带走体表的热量,并且立体网层15通过吸湿节点16互相连接,使得汗液能够经由吸湿节点16在吸湿层4快速扩散,从而使得吸湿层4能够加快汗液的扩散,防止吸湿层4因局部吸收汗液过多而起坨,导致变皱影响美观。透气层2包括两条互相螺线交缠的纤维束13,且纤维束13之间形成容纳空气流通的对流区14,弹性纱线8穿连对流区14,纤维束13采用T400复合纤维,T400复合纤维具有弹力轻松、舒适、吸湿快干及尺寸稳定性好的特点,使得透气层2具有高度弹力,使得纤维束13能够跟随鞋面变化而发生扩张,使得纤维束13之间的对流区14随之变大,容纳更多的空气进入,并且由于弹性纱线8呈X型穿过弹性部9,使得处于表层的透气层2牵引弹性纱线8的同时带动内层的透气层2,使得对流区14能够动态变化而不被汗液堵塞。而导湿球囊7则随之面料变形而发生形变,其中,导湿球囊7为带有通孔11的中空结构,导湿球囊7外侧缠绕有包覆纱10,且内部填充有吸湿颗粒,包覆纱10采用摩维纤维,导湿球囊7和吸湿颗粒分别采用硅胶和活性炭颗粒12,导湿纱线6将汗液经由通孔11疏导到导湿球囊7内,硅胶制成的导湿球囊7随着鞋面形变而扩张,使得汗液更快地涌入,使得局部汗液过多时,导湿球囊7能够暂时储存汗液,而不堵塞两侧透气层2的对流区14影响鞋面的透气性,其中摩维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突出的吸放湿速率,优异的透湿导湿能力,能够很好地调节鞋面与环境的热湿平衡,活性炭颗粒12能够去除异味,起到清新效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透气飞织鞋面,包括鞋面体及设置在鞋面体上的透气部(1),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部(1)包括透气层(2)、扩散层(3)、吸湿层(4)及贴肤层(5),所述透气层(2)交错排布在扩散层(3)的两侧,所述扩散层(3)包括均与两侧透气层(2)交织的导湿纱线(6),所述导湿纱线(6)阵列排布形成弹性部(9),所述导湿纱线(6)之间交织有导湿球囊(7),所述扩散层(3)内还倾斜设置有弹性纱线(8),且弹性纱线(8)呈X型穿过弹性部(9),并分别与两侧透气层(2)交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透气飞织鞋面,包括鞋面体及设置在鞋面体上的透气部(1),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部(1)包括透气层(2)、扩散层(3)、吸湿层(4)及贴肤层(5),所述透气层(2)交错排布在扩散层(3)的两侧,所述扩散层(3)包括均与两侧透气层(2)交织的导湿纱线(6),所述导湿纱线(6)阵列排布形成弹性部(9),所述导湿纱线(6)之间交织有导湿球囊(7),所述扩散层(3)内还倾斜设置有弹性纱线(8),且弹性纱线(8)呈X型穿过弹性部(9),并分别与两侧透气层(2)交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透气飞织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2)包括两条互相螺线交缠的纤维束(13),且纤维束(13)之间形成容纳空气流通的对流区(14),所述弹性纱线(8)穿连对流区(14),所述纤维束(13)采用T400复合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富润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