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起球飞织鞋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875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起球飞织鞋面,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鞋面本体,所述鞋面本体上开设有用于足部插入的第一开口与用于收紧的第二开口,所述鞋面本体包括对外层、中间层与内里层,所述对外层为涤纶纱线与氨纶纱线混纺织就而成的飞织面料层,所述内里层包括防臭纱与护脚棉,所述护脚棉包裹固定在所述防臭纱的内部,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缘部缝合固定有加固片,所述加固片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穿插的穿孔,多个所述穿孔对称分布在所述鞋面本体的两侧,所述鞋面本体在所述第一开口处还缝合固定有用于保护脚面的鞋舌;达到鞋面本体的表面不会起球,提高鞋子的整体穿着质感,延长鞋面本体的穿着时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起球飞织鞋面
本技术涉及鞋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起球飞织鞋面。
技术介绍
鞋子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鞋子是人们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最早人们为了克服特殊情况,不让脚难受或者受伤,就专利技术了毛皮鞋子。鞋子发展到现在,就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各种样式功能的鞋子随处可见;随着制鞋工艺的发展,目前在制作鞋子时,都会使用一些高科技面料材质。可参考公开号为CN206006174U的中国专利,其提供了一种鞋面,属于鞋类
它解决了现有鞋子透气性差的问题。本鞋面包括呈等腰梯形状的本体,本体沿高度的方向分成足前掌区、足中部区和足后跟区,足前掌区和足中部区的连接处具有鞋头,鞋头呈月牙形,本体沿高度方向的中间处具有对称线,对称线的一端位于本体宽度较大的下底,另一端延伸至鞋头,足中部区和足后跟区的连接处具有两个鞋帮面,鞋帮面靠近鞋头一端的外侧呈弧形,两个鞋帮面以对称线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鞋头和鞋帮面的中间处均具有第一透气孔,鞋头和鞋帮面的边沿处均具有第二透气孔,第一透气孔的孔径大于第二透气孔的孔径。上述专利具有透气性好的优点,但是其也存在缺陷,如:其表面容易起球,导致鞋子整体质感下降,影响穿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起球飞织鞋面,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起球飞织鞋面,包括鞋面本体,所述鞋面本体上开设有用于足部插入的第一开口与用于收紧的第二开口,所述鞋面本体包括对外层、中间层与内里层,所述对外层为涤纶纱线与氨纶纱线混纺织就而成的飞织面料层,所述内里层包括防臭纱与护脚棉,所述护脚棉包裹固定在所述防臭纱的内部,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缘部缝合固定有加固片,所述加固片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穿插的穿孔,多个所述穿孔对称分布在所述鞋面本体的两侧,所述鞋面本体在所述第一开口处还缝合固定有用于保护脚面的鞋舌,所述鞋舌的边缘部位于所述鞋面本体的内侧。本防起球飞织鞋面,通过鞋面本体的对外层由涤纶纱线与氨纶纱线混纺织就而成的飞织面料,涤纶纱线与氨纶纱线的耐磨性能与防起球性能优越,可有效阻止鞋面本体的表面起球的现象,提高穿着舒适度,提高鞋面的拉扯变形量,达到鞋面本体的表面不会起球,提高鞋子的整体穿着质感,延长鞋面本体的穿着时间的效果;本防起球飞织鞋面,通过内里层的防臭纱与护脚棉配合,可有效防止脚臭,同时对脚部进行防护,可使穿戴者在激烈运动时,可以对脚面进行有效防护,同时可消除出汗产生的汗臭味,达到对脚部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以及防止汗臭味生成的效果。较佳的,多个所述穿孔内穿插有收紧所述鞋面本体的鞋带,所述鞋带为尼龙鞋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尼龙鞋带具有韧性高、不会起毛的优点。较佳的,所述加固片为牛皮加固片,所述加固片的厚度为1-3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片的设置可提高穿孔的稳固性,避免穿孔开线。较佳的,所述中间层为抗菌层,所述中间层由多层含有纳米银离子的面纱复合织就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菌层的设置可避免脚部受到有害细菌的滋生。较佳的,所述对外层、所述中间层与所述内里层之间均通过粘黏剂粘贴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黏剂固定具有牢固性强,不易开胶的优点。较佳的,所述鞋面本体穿着时位于脚踝处缝合固定有方便提拔的鞋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鞋拔的设置可方便鞋子的提拔。较佳的,所述穿孔处镶嵌固定有方便所述鞋带穿插的固定环,所述鞋带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头与穿孔的设置可提高鞋带的穿插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防起球飞织鞋面,通过鞋面本体的对外层由涤纶纱线与氨纶纱线混纺织就而成的飞织面料,涤纶纱线与氨纶纱线的耐磨性能与防起球性能优越,可有效阻止鞋面本体的表面起球的现象,提高穿着舒适度,提高鞋面的拉扯变形量,达到鞋面本体的表面不会起球,提高鞋子的整体穿着质感,延长鞋面本体的穿着时间的效果;第二、本防起球飞织鞋面,通过内里层的防臭纱与护脚棉配合,可有效防止脚臭,同时对脚部进行防护,可使穿戴者在激烈运动时,可以对脚面进行有效防护,同时可消除出汗产生的汗臭味,达到对脚部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以及防止汗臭味生成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防臭纱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对外层处结构放大图。附图标记:1、鞋面本体;2、第一开口;3、第二开口;4、对外层;5、中间层;6、内里层;7、防臭纱;8、护脚棉;9、加固片;10、穿孔;11、鞋舌;12、鞋带;13、鞋拔;14、固定环;15、连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考图1、图2、图3、图4,一种防起球飞织鞋面,包括鞋面本体1,鞋面本体1上开设有用于足部插入的第一开口2与用于收紧的第二开口3,鞋面本体1包括对外层4、中间层5与内里层6,对外层4为涤纶纱线与氨纶纱线混纺织就而成的飞织面料层,内里层6包括防臭纱7与护脚棉8,护脚棉8包裹固定在防臭纱7的内部,第二开口3的边缘部缝合固定有加固片9,加固片9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穿插的穿孔10,多个穿孔10对称分布在鞋面本体1的两侧,鞋面本体1在第一开口2处还缝合固定有用于保护脚面的鞋舌11,鞋舌11的边缘部位于鞋面本体1的内侧。参考图1,为了防止鞋带12起毛的目的;多个穿孔10内穿插有收紧鞋面本体1的鞋带12,鞋带12为尼龙鞋带;尼龙鞋带12具有韧性高、不会起毛的优点。参考图2,为了提高穿孔10稳固性的目的;加固片9为牛皮加固片,加固片9的厚度为1mm;加固片9的设置可提高穿孔10的稳固性,避免穿孔10开线。参考图4,为了达到抗菌的目的;中间层5为抗菌层,中间层5由多层含有纳米银离子的面纱复合织就而成;抗菌层的设置可避免脚部受到有害细菌的滋生。参考图4,为了达到提高本技术牢固性的目的;对外层4、中间层5与内里层6之间均通过粘黏剂粘贴固定;粘黏剂固定具有牢固性强,不易开胶的优点。参考图1,为了达到方便穿着的目的;鞋面本体1穿着时位于脚踝处缝合固定有方便提拔的鞋拔13;鞋拔13的设置可方便鞋子的提拔。参考图1,为了达到方便鞋带12穿插的目的;穿孔10处镶嵌固定有方便鞋带12穿插的固定环14,鞋带1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头15;连接头15与穿孔10的设置可提高鞋带12的穿插效率。使用原理及优点:本防起球飞织鞋面,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起球飞织鞋面,包括鞋面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本体(1)上开设有用于足部插入的第一开口(2)与用于收紧的第二开口(3),所述鞋面本体(1)包括对外层(4)、中间层(5)与内里层(6),所述对外层(4)为涤纶纱线与氨纶纱线混纺织就而成的飞织面料层,所述内里层(6)包括防臭纱(7)与护脚棉(8),所述护脚棉(8)包裹固定在所述防臭纱(7)的内部,所述第二开口(3)的边缘部缝合固定有加固片(9),所述加固片(9)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穿插的穿孔(10),多个所述穿孔(10)对称分布在所述鞋面本体(1)的两侧,所述鞋面本体(1)在所述第一开口(2)处还缝合固定有用于保护脚面的鞋舌(11),所述鞋舌(11)的边缘部位于所述鞋面本体(1)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起球飞织鞋面,包括鞋面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本体(1)上开设有用于足部插入的第一开口(2)与用于收紧的第二开口(3),所述鞋面本体(1)包括对外层(4)、中间层(5)与内里层(6),所述对外层(4)为涤纶纱线与氨纶纱线混纺织就而成的飞织面料层,所述内里层(6)包括防臭纱(7)与护脚棉(8),所述护脚棉(8)包裹固定在所述防臭纱(7)的内部,所述第二开口(3)的边缘部缝合固定有加固片(9),所述加固片(9)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穿插的穿孔(10),多个所述穿孔(10)对称分布在所述鞋面本体(1)的两侧,所述鞋面本体(1)在所述第一开口(2)处还缝合固定有用于保护脚面的鞋舌(11),所述鞋舌(11)的边缘部位于所述鞋面本体(1)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起球飞织鞋面,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穿孔(10)内穿插有收紧所述鞋面本体(1)的鞋带(12),所述鞋带(12)为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夏靓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富润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