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风浪养殖筏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760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风浪养殖筏架,属于海产养殖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筏身,筏身的两端分别系有缆绳,缆绳通过第一绳扣连接有两条橛缆,每条橛缆的端头系有木橛;筏身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第二绳扣,第二绳扣上通过绳子连接有浮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筏架使用的稳固性并延长了其使用寿命,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风浪养殖筏架
本技术涉及海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抗风浪养殖筏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养殖筏架主要结构为:在海上相距一定距离的两个点各向海底垂直打入一根1m左右长的木橛进行固定,木橛连接橛缆,再将筏身缆绳与橛缆相连后形成完整的筏架,筏身连接完毕后筏架就可以加挂养殖产品及提供浮力的浮球投入使用。但这种养殖筏架的木橛的抓力不够易从海底拔出,橛缆、缆绳和浮球绳子在连接处易发生磨损而断裂,以上问题都会导致养殖筏架的牢固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风浪养殖筏架,提高了筏架使用的稳固性并延长了其使用寿命,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产量。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抗风浪养殖筏架,包括筏身,筏身的两端分别系有缆绳,缆绳通过第一绳扣连接有两条橛缆,每条橛缆的端头系有木橛;筏身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第二绳扣,第二绳扣上通过绳子连接有浮球。优选地,所述橛缆上套设有第三绳扣,第三绳扣上系有若干个碎石包。优选地,所述碎石包包括网兜,网兜内装有碎石。优选地,所述碎石为花岗岩碎石。优选地,所述筏身两端的碎石包重量均为2000-4000斤。优选地,所述木橛上固设有倒刺,倒刺的一端为粗端,另一端为细端,倒刺的粗端朝上。优选地,所述木橛采用槐木橛,去皮后的直径为13-20cm,长度为1.5-1.8m。优选地,所述橛缆和缆绳的直径为22-28mm。优选地,所述橛缆距浮球连接点的水平距离与浮球连接点距海底的垂直距离的长度比为3: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养殖筏架针对现有的养殖筏架,提高了筏架使用的稳固性并延长了其使用寿命,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产量。解决了现有养殖筏架固定牢靠程度较低、因台风冲击和水流累积冲刷等原因造成的木橛拔出的风险,大大提高了养殖产品的安全系数及产出效益,为筏架大规模养殖提供了有力保障。2.本技术通过第一绳扣和第二绳扣有效降低了橛缆、缆绳和浮球绳子因受力而磨损断裂的风险,提高了筏架的稳固性。3.本技术通过向木橛位置投放碎石包,进一步增大了木橛在海底的抓力,提高了筏架的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倒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筏身、2-缆绳、3-第一绳扣、4-橛缆、5-木橛、6-第二绳扣、7-浮球、8-第三绳扣、9-碎石包、10-倒刺。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风浪养殖筏架,包括筏身1,筏身1的两端分别系有缆绳2,缆绳2通过第一绳扣3连接有两条橛缆4,每条橛缆4的端头系有槐木橛5,木橛5去皮后的直径为13-20cm,长度为1.5-1.8m,橛缆4和缆绳2的直径为22-28mm;筏身1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第二绳扣6,第二绳扣6上通过绳子连接有浮球7,以起到标识筏架的作用。操作步骤:(1)打橛:使用载有卫星定位系统的船只进行作业将木橛5打入海底,能够保证打橛点位准确,船只所使用打橛的火箭重量应达4000斤,确保打橛深度,达到有效抓力;(2)橛缆4角度调整:将橛缆4伸直的倾斜角度设置为:橛缆4距浮球7连接点的水平距离与浮球7连接点距海底的垂直距离的长度比为3:1,实践证明,此角度可以增大受力过程中筏身1与垂直方向上的受力角度,使更少的力作用在向上拔出木橛5的方向上,木橛5具有更大的抓力。本实施例的养殖筏架采用双木橛5设计,能够增加木橛5在海底的抓力,使得筏架固定的更加牢固。木橛5采用槐木,耐海水腐蚀,能够有效延长木橛5使用寿命。同时本实施例增加了木橛5的长度和直径,可有效提高木橛5在海底的抓地力,长木橛5在打入海底淤泥后会随橛缆4拉紧由竖直状态变为倾斜状态,由此获得更大抓力。此外,本实施例的橛缆4和缆绳2均加粗,有效提高筏身1能够承受的断裂强度;且在橛缆4和缆绳2的连接处、浮球7和筏身1的连接处均设置绳扣,将橛缆4和缆绳2、浮球7和筏身1的直接连接变成了通过绳扣连接,当筏身1随海浪发生晃动或移动时,橛缆4、缆绳2和浮球7的连接处均会在绳扣上沿绳扣转动,相比于橛缆4和缆绳2、浮球7和筏身1的直接连接,本实施例的连接方式减少了橛缆4、缆绳2和浮球7绳子在连接处的磨损,增强了其耐磨性,提高了整个筏架的稳固性。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橛缆4上套设有第三绳扣8,第三绳扣8上系有若干个碎石包9,所述碎石包9包括网兜,网兜内装有耐腐蚀的花岗岩碎石,单颗碎石的直径大于30cm,单颗碎石的重量15-50kg,筏身1两端的碎石包9重量均为2000-4000斤。待橛缆4伸直后,橛缆4上的第三绳扣8会在碎石包9的重力作用下沿着橛缆4向海底滑动,从而将碎石包9投放到木橛5的位置,将木橛5覆盖住。碎石与海底淤泥接触后具有更大的接触面,也就使得木橛5获得了更大的抓地力,同时碎石包9也能够进一步避免木橛5处的淤泥被海水带走导致淤泥内的木橛5露出,有效提高了筏架的稳固性。实施例3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木橛5上固设有槐木倒刺10,倒刺10的一端为粗端,另一端为细端,倒刺10的粗端朝上。倒刺10随木橛5一起插入到海底淤泥中,可以增加木橛5在泥沙中的抓力和摩擦力,进一步提高筏架的稳固性。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技术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抗风浪养殖筏架,包括筏身(1),其特征在于:筏身(1)的两端分别系有缆绳(2),缆绳(2)通过第一绳扣(3)连接有两条橛缆(4),每条橛缆(4)的端头系有木橛(5);筏身(1)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第二绳扣(6),第二绳扣(6)上通过绳子连接有浮球(7)。/n

【技术特征摘要】
1.抗风浪养殖筏架,包括筏身(1),其特征在于:筏身(1)的两端分别系有缆绳(2),缆绳(2)通过第一绳扣(3)连接有两条橛缆(4),每条橛缆(4)的端头系有木橛(5);筏身(1)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第二绳扣(6),第二绳扣(6)上通过绳子连接有浮球(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风浪养殖筏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橛缆(4)上套设有第三绳扣(8),第三绳扣(8)上系有若干个碎石包(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风浪养殖筏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包(9)包括网兜,网兜内装有碎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风浪养殖筏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为花岗岩碎石。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风浪养殖筏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山张哲刘琨陈昭廷沈智宾张璐赵晓霞董韶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国信海洋牧场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