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含有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含有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OLED)是利用如下原理的自发性发光器件:当施加电场时,荧光物质通过正极注入的空穴和负极注入的电子的重新结合而发光。这种自发光器件,具有电压低、亮度高、视角宽、响应快、温度适应性好等特性,并且超薄,能制作在柔性面板上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照明等领域。
[0003]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犹如三明治的结构,包括电极材料膜层,以及夹在不同电极膜层或者自荐的有机功能材料,各种不同功能材料根据用途相互叠加在一起共同组成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作为电流器件,当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两端电极施加电压,并通过电场作用在有机层功能材料膜层中产生正负电荷,正负电荷进一步在发光层中复合,产生光,此过程为电致发光。
[0004]对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提高性能的研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由结构式(1)和结构式(2)连接而成,其中*为连接位点,结构式(1)和结构式(2)如下所示:Y为O或S;X1-X8各自独立的为C-R5或N,X1-X4中至多2个为N,X5-X8中至多2个为N;Z1-Z4各自独立的为C-R6或N,Z1-Z4中至多2个为N;结构式(1)可以与结构式(2)上A环上Z1-Z4中的任一非N的连接位点连接;A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的芳香族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5-C60的杂芳香族烃基;L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的芳香族烃基;R1-R6各自独立的为氢、氘、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直链或支链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直链或支链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香族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5-C60的杂芳香族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2-C30二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0-C30二杂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0-C30芳基杂芳基氨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Ar为苯基、联苯基、蒽基、萘基、菲基、三亚苯基、芴基、氧芴基、硫芴基、9,9-二甲基芴基、9,9'-螺二芴、9,9-二苯基芴基、咔唑基、N-苯基咔唑基、吡啶基、嘧啶基、三嗪基、邻二苯基苯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L为亚苯基或亚萘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R6各自独立的为氢、氘、氰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苯基、蒽基、萘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超,许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高光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