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媒体切换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64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切换台技术领域,特别是多功能媒体切换台,包括切换台主体,所述切换台主体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箱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板,所述箱体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箱体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杠,以及旋钮、第二丝杠、滑道、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操作杆和第二操作杆之间的配合设置,转动旋钮,支撑板带着切换台主体向箱体的内部移动,推动拉板将箱盖盖上,避免切换台主体裸露在外侧受到撞击导致的损害,能够保护切换台主体,使用起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媒体切换台
本技术涉及切换台
,特别是多功能媒体切换台。
技术介绍
媒体,意为两者之间。媒体是传播信息的媒介。它是指人借助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也指传送文字、声音等信息的工具和手段。也可以把媒体看作为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承载信息的物体,二是指储存、呈现、处理、传递信息的实体。切换台是用于多摄像机演播室或外景制作,通过切、叠画、划像来连接所选视频,进而创作和嵌入其他特技来完成节目制作的设备。切换台的主要功能是给及时编辑提供方便,选择各种视频素材并通过过渡技巧将他们依次连接起来。现有的切换台在户外使用时需要进行运输,切换台通常直接放在车上进行运输,在刹车颠簸路段时,切换台由于缺少外部保护装置容易损坏,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多功能媒体切换台,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多功能媒体切换台,包括切换台主体,所述切换台主体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箱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板;其中,所述箱体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第一丝杠远离旋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杠,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道,所述第一丝杠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丝杠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操作杆,所述第二滑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操作杆,所述支撑板远离切换台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座,所述支撑板远离切换台主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座。可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对角线长度大于切换台主体底面对角线的长度,所述支撑板的形状与箱体内部形状相适配。采用该方案,使得支撑板能够带动切换台主体移动。可选的,所述底座的材质为橡胶,所述底座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箱体底部下方的四角。采用该方案,能够支撑箱体,避免发生滑动。可选的,所述第一丝杠贯穿箱体的一面,所述第二丝杠与箱体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采用该方案,能够带动第二丝杠与第一丝杠同时转动。可选的,所述第一丝杠的螺纹方向与第二丝杠的螺纹方向相反。采用该方案,使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移动方向相反。可选的,所述第一丝杠贯穿第一滑块,所述第二丝杠贯穿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滑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滑道滑动连接。采用该方案,使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在滑道的内部滑动。可选的,所述第一操作杆位于第一支撑座的内部,所述第二操作杆位于第二支撑座的内部,所述第一操作杆与第一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操作杆与第二支撑座转动连接。采用该方案,使得支撑板带动切换台主体收回。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该多功能媒体切换台,通过箱体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杠,以及旋钮、第二丝杠、滑道、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操作杆和第二操作杆之间的配合设置,转动旋钮,带动第一丝杠第二丝杠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在滑道的内部对向移动,使得第一操作杆和第二操作杆转动,支撑板带着切换台主体向箱体的内部移动,推动拉板将箱盖盖上,避免切换台主体裸露在外侧受到撞击导致的损害,能够保护切换台主体,使用起来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视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剖视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切换台主体,2-支撑板,3-箱体,4-底座,5-箱盖,6-拉板,7-第一丝杠,8-旋钮,9-第二丝杠,10-滑道,11-第一滑块,12-第二滑块,13-第一操作杆,14-第二操作杆,15-第一支撑座,16-第二支撑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至图3所示,多功能媒体切换台,它包括切换台主体1,切换台主体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箱体3,箱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4,箱体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箱盖5,箱盖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板6,其中,箱体3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杠7,第一丝杠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8,第一丝杠7远离旋钮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杠9,箱体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道10,第一丝杠7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11,第二丝杠9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12,第一滑块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操作杆13,第二滑块1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操作杆14,支撑板2远离切换台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座15,支撑板2远离切换台主体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座16,转动旋钮8,带动第一丝杠7第二丝杠9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第一滑块11和第二滑块12在滑道10的内部对向移动,使得第一操作杆13和第二操作杆14转动,支撑板2带着切换台主体1向箱体3的内部移动,推动拉板6将箱盖5盖上,避免切换台主体1裸露在外侧受到撞击导致的损害,能够保护切换台主体1,使用起来方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支撑板2的对角线长度大于切换台主体1底面对角线的长度,支撑板2的形状与箱体3内部形状相适配。该方案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操作杆13和第二操作杆14带动支撑板2在箱体3的内部滑动,使得支撑板2能够带动切换台主体1移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底座4的材质为橡胶,底座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底座4固定连接在箱体3底部下方的四角。该方案在具体实施时,底座4的材质还可以选用硅胶,能够支撑箱体3,避免发生滑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一丝杠7贯穿箱体3的一面,第二丝杠9与箱体3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该方案在具体实施时,转动旋钮8驱动第一丝杠7转动,能够带动第二丝杠9与第一丝杠7同时转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一丝杠7的螺纹方向与第二丝杠9的螺纹方向相反。该方案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滑块11和第二滑块12在滑道10的内部滑动,使得第一滑块11和第二滑块12的移动方向相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一丝杠7贯穿第一滑块11,第二丝杠9贯穿第二滑块12,第一滑块11与滑道10滑动连接,第二滑块12与滑道10滑动连接。该方案在具体实施时,第一丝杠7在第一滑块11的内部转动,第二丝杠9在第二滑块12的内部转动,使得第一滑块11和第二滑块12在滑道10的内部滑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一操作杆13位于第一支撑座15的内部,第二操作杆14位于第二支撑座16的内部,第一操作杆13与第一支撑座15转动连接,第二操作杆14与第二支撑座16转动连接。该方案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操作杆13和得操作杆14转动,减小与支撑板2支撑之间的垂直距离,使得支撑板2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媒体切换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切换台主体(1),所述切换台主体(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箱体(3),所述箱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4),所述箱体(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箱盖(5),所述箱盖(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板(6);/n其中,所述箱体(3)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杠(7),所述第一丝杠(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8),所述第一丝杠(7)远离旋钮(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杠(9),所述箱体(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道(10),所述第一丝杠(7)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11),所述第二丝杠(9)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12),所述第一滑块(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操作杆(13),所述第二滑块(1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操作杆(14),所述支撑板(2)远离切换台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座(15),所述支撑板(2)远离切换台主体(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座(16)。/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媒体切换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切换台主体(1),所述切换台主体(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箱体(3),所述箱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4),所述箱体(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箱盖(5),所述箱盖(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板(6);
其中,所述箱体(3)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杠(7),所述第一丝杠(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8),所述第一丝杠(7)远离旋钮(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杠(9),所述箱体(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道(10),所述第一丝杠(7)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11),所述第二丝杠(9)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12),所述第一滑块(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操作杆(13),所述第二滑块(1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操作杆(14),所述支撑板(2)远离切换台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座(15),所述支撑板(2)远离切换台主体(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座(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媒体切换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的对角线长度大于切换台主体(1)底面对角线的长度,所述支撑板(2)的形状与箱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明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炫诺电子有限公司成都拓尔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