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震防护结构的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388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抗震防护结构的锂电池,包括壳体与锂电池槽,所述壳体竖直端开设有两组矩形槽,两组所述矩形槽水平端均固定连接有凸形杆,所述凸形杆靠近壳体外部壁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推动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将锂电池组放入锂电池槽内,自然状态下锂电池组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交换孔进入矩形槽内,之后通过壳体水平端的通气孔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达到散热效果,当锂电池组产生震动时矩形槽内的两组推动板会通过滑槽带动连杆滑动,之后与锂电池组抵接,避免产生震动,平稳时通过复位弹簧与缓冲弹簧使推动板复位,此装置实现了减震的同时,也达到了散热的效果,加强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震防护结构的锂电池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组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抗震防护结构的锂电池。
技术介绍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N.Lewis提出并研究。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随着科学的持续发展,尤其锂电池组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多种用途,很多设备机器已经采用锂电池组作为动力电池,但是,锂电池组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热量,现有的锂电池组安装箱,没有设置相应的减震散热机构,或者散热结构达不到散热需求,导致锂电池组的温度不能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极大的降低了降低锂电池的工作效率,且会加速锂电池组的老化,降低了锂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锂电池在某些机器工作状态中,难免会发生震动或颠簸,这将影响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有抗震防护结构的锂电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抗震防护结构的锂电池,包括壳体(1)与锂电池槽(1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竖直端开设有两组矩形槽(2),两组所述矩形槽(2)水平端均固定连接有凸形杆(5),所述凸形杆(5)靠近壳体(1)外部壁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推动板(3),所述推动板(3)底部与矩形槽(2)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板(3)靠近锂电池槽(12)一端与矩形槽(2)的内表壁之间弹性连接有复位弹簧(4),且所述复位弹簧(4)套接在凸形杆(5)的外部壁,所述推动板(3)靠近锂电池槽(12)一端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杆(6),所述连杆(6)穿设在壳体(1)的水平端,两组所述连杆(6)外部壁均套接有缓冲弹簧(11),且所述缓冲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震防护结构的锂电池,包括壳体(1)与锂电池槽(1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竖直端开设有两组矩形槽(2),两组所述矩形槽(2)水平端均固定连接有凸形杆(5),所述凸形杆(5)靠近壳体(1)外部壁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推动板(3),所述推动板(3)底部与矩形槽(2)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板(3)靠近锂电池槽(12)一端与矩形槽(2)的内表壁之间弹性连接有复位弹簧(4),且所述复位弹簧(4)套接在凸形杆(5)的外部壁,所述推动板(3)靠近锂电池槽(12)一端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杆(6),所述连杆(6)穿设在壳体(1)的水平端,两组所述连杆(6)外部壁均套接有缓冲弹簧(11),且所述缓冲弹簧(11)固定连接在矩形槽(2)内表壁与推动板(3)之间,所述连杆(6)的水平端开设有热交换孔(7),所述热交换孔(7)分别与锂电池槽(12)及矩形槽(2)连通,所述壳体(1)水平端开设有通槽(8)与通气孔(10),所述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磊陶疆松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松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