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双触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348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继电器双触点结构,动簧片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簧片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动触点,所述第二簧片的另一端固定设置第二动触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继电器具有两个动簧片,两个动簧片上的动触点都能够与静簧片上的静触点接触实现通路,由于两个动触点是水平方向并排设置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两个动触点的接触导通时间相同,而且两个动触点的与静触点的接触面积不同,在电路导通的时候,其中较大的动触点为主通路,较小的动触点为副通路,通过副通路降低接通后的整体接触电阻,且两个接触点的设置能够减少电路接通时产生的电弧,提高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继电器双触点结构
本技术属于继电器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继电器双触点结构。
技术介绍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它的工作原理是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在磁路上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衔铁,从而带动动簧上的动触点与静簧上的静触点吸合,达到在电路中的导通作用。典型电磁继电器的触点开闭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基座1、线圈2、衔铁3和簧片4,其中,所述簧片包括静簧片41和动簧片42,该结构的继电器是单触点结构(通过一对触点的闭合与打开完成电气回路的闭合与切断),触点接通负载后,由于通断时产生的电弧对触点的消耗,会导致触点表面磨损从而使接通时的接触电阻上升,进而导致继电器产品温度上升加剧,造成继电器可靠性差、寿命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继电器双触点结构,其具有两个动簧片,两个动簧片上的动触点都能够与静簧片上的静触点接触实现通路,由于两个动触点是水平方向并排设置能够最大程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继电器双触点结构,所述继电器包括基座(1)、线圈(2)、衔铁(3)和簧片(4),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包括静簧片(41)和动簧片(42);/n所述动簧片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簧片(422)和第二簧片(423),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簧片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动触点(423A),所述第二簧片的另一端固定设置第二动触点(423B);/n所述第一动触点和所述第二动触点的水平高度一致,所述静簧片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动触点和所述第二动触点接触的静触点,所述第一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的接触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的接触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电器双触点结构,所述继电器包括基座(1)、线圈(2)、衔铁(3)和簧片(4),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包括静簧片(41)和动簧片(42);
所述动簧片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簧片(422)和第二簧片(423),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簧片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动触点(423A),所述第二簧片的另一端固定设置第二动触点(423B);
所述第一动触点和所述第二动触点的水平高度一致,所述静簧片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动触点和所述第二动触点接触的静触点,所述第一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的接触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的接触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双触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片具有开口(421),所述开口部分贯穿所述动簧片,所述开口将所述动簧片分为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所述第一簧片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彬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吉控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