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子像素结构及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291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子像素结构及显示器,所述子像素结构包括数据模块、补偿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晶体管和发光二极管,数据模块分别连接数据控制信号、数据信号和补偿模块;数据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数据模块在数据写入阶段将数据信号写入补偿模块;补偿模块用于在阈值补偿阶段根据第一电压对驱动晶体管阈值补偿;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第一发光控制信号、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第一发光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控制模块在发光阶段为驱动晶体管提供驱动电流,以驱动发光二极管点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二极管补偿结构,可完成内部补偿动作消除工艺上的波动,避免因工艺的波动导致显示不均衡的问题,有助于实现量产电流驱动型显示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子像素结构及显示器
本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子像素结构及显示器。
技术介绍
一般的对于目前主流的电流驱动型自发光显示器均是通过设置相应的像素驱动电路为发光元件提供驱动电流,使得发光元件能够发光;由于其采用电流驱动的方式,对应的电流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显示效果,因电流的稳定性与制造工艺有关,然后不同的厂商的工艺能力又各不相同,因此工艺上的波动会导致显示器的显示不均衡。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子像素结构及显示器,通过设置补偿电路能够有效补偿工艺上的波动带来的显示不均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子像素结构,包括数据模块、补偿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晶体管和发光二极管;所述数据模块分别连接数据控制信号、数据信号和所述补偿模块;所述数据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数据模块在数据写入阶段将所述数据信号写入所述补偿模块;所述补偿模块分别连接数据控制信号、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和所述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三端连接第一电压;所述补偿模块用于在阈值补偿阶段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对所述驱动晶体管阈值补偿;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第一发光控制信号、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控制模块在发光阶段为所述驱动晶体管提供驱动电流,以驱动所述发光二极管点亮。所述的子像素结构,还包括复位模块和辅助模块;所述复位模块分别连接第二电压、复位信号、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补偿模块;所述复位信号用于在复位阶段控制所述复位模块通过第二电压复位所述补偿模块;所述辅助模块分别连接第二发光控制信号、第三电压、所述补偿模块和所述数据模块;所述第二发光控制信号用于在复位阶段控制所述辅助模块根据第三电压辅助所述复位模块进行复位,并在数据写入阶段后控制所述辅助模块将所述补偿模块存储的所述数据信号耦合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所述的子像素结构中,所述补偿模块包括电容和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数据控制信号,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复位模块、所述电容的一端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所述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数据模块和所述辅助模块。所述的子像素结构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发光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复位模块和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所述的子像素结构中,所述数据模块包括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数据控制信号,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数据信号,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辅助模块和所述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的子像素结构中,所述复位模块包括第四开关管和第五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复位信号,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复位信号,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电容的一端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所述的子像素结构中,所述辅助模块包括第六开关管,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发光控制信号,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数据模块和所述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的子像素结构中,所述第四开关管和所述第五开关管均为薄膜晶体管。所述的子像素结构中,所述第六开关管均为薄膜晶体管。一种显示器,包括像素阵列,所述像素阵列包括至少一个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包括三个如上所述的子像素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子像素结构及显示器,所述子像素结构包括数据模块、补偿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晶体管和发光二极管,所述数据模块分别连接数据控制信号、数据信号和所述补偿模块;所述数据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数据模块在数据写入阶段将所述数据信号写入所述补偿模块;所述补偿模块分别连接数据控制信号、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和所述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三端连接第一电压;所述补偿模块用于在阈值补偿阶段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对所述驱动晶体管阈值补偿;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第一发光控制信号、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控制模块在发光阶段为所述驱动晶体管提供驱动电流,以驱动所述发光二极管点亮;本技术通过设置二极管补偿结构,可完成内部补偿动作消除工艺上的波动,避免因工艺的波动导致显示不均衡的问题,有助于实现量产电流驱动型显示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子像素结构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子像素结构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子像素结构中复位信号、数据控制信号、第一发光控制信号和第二发光控制信号的时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子像素结构中上一帧显示状态结束阶段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子像素结构中复位阶段的电路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子像素结构中数据写入阶段的电路原理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子像素结构中数据耦合阶段的电路原理图;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子像素结构中发光阶段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子像素结构及显示器,通过设置补偿电路能够有效补偿工艺上的波动带来的显示不均衡问题。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的子像素结构包括数据模块100、补偿模块200、控制模块300、驱动晶体管Q0和发光二极管L1,其中,数据模块100分别连接数据控制信号S2、数据信号和补偿模块200;数据控制信号S2用于控制数据模块100在数据写入阶段将数据信号写入补偿模块200;补偿模块200分别连接数据控制信号S2、驱动晶体管Q0的第一端、驱动晶体管Q0的第二端和控制模块300,驱动晶体管Q0的第三端连接第一电压;补偿模块200用于在阈值补偿阶段根据第一电压对驱动晶体管Q0阈值补偿;控制模块300分别连接第一发光控制信号Emit1、发光二极管L1的负极和驱动晶体管Q0的第二端,第一发光控制信号Emit1用于控制所述控制模块300在发光阶段为驱动晶体管Q0提供驱动电流,以驱动发光二极管L1点亮。具体来说,在数据写入阶段,由数据控制信号S2控制数据模块100进入工作状态,将数据信号写入补偿模块200,补偿模块200存储数据信号中的数据信息;与此同时,补偿模块200需要对驱动晶体管Q0进行阈值补偿,即由数据控制信号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子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模块、补偿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晶体管和发光二极管;/n所述数据模块分别连接数据控制信号、数据信号和所述补偿模块;所述数据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数据模块在数据写入阶段将所述数据信号写入所述补偿模块;/n所述补偿模块分别连接数据控制信号、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和所述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三端连接第一电压;所述补偿模块用于在阈值补偿阶段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对所述驱动晶体管阈值补偿;/n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第一发光控制信号、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控制模块在发光阶段为所述驱动晶体管提供驱动电流,以驱动所述发光二极管点亮;/n所述子像素结构还包括复位模块和辅助模块;/n所述复位模块分别连接第二电压、复位信号、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补偿模块;所述复位信号用于在复位阶段控制所述复位模块通过第二电压复位所述补偿模块;/n所述辅助模块分别连接第二发光控制信号、第三电压、所述补偿模块和所述数据模块;所述第二发光控制信号用于在复位阶段控制所述辅助模块根据第三电压辅助所述复位模块进行复位,并在数据写入阶段后控制所述辅助模块将所述补偿模块存储的所述数据信号耦合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子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模块、补偿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晶体管和发光二极管;
所述数据模块分别连接数据控制信号、数据信号和所述补偿模块;所述数据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数据模块在数据写入阶段将所述数据信号写入所述补偿模块;
所述补偿模块分别连接数据控制信号、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和所述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三端连接第一电压;所述补偿模块用于在阈值补偿阶段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对所述驱动晶体管阈值补偿;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第一发光控制信号、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控制模块在发光阶段为所述驱动晶体管提供驱动电流,以驱动所述发光二极管点亮;
所述子像素结构还包括复位模块和辅助模块;
所述复位模块分别连接第二电压、复位信号、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补偿模块;所述复位信号用于在复位阶段控制所述复位模块通过第二电压复位所述补偿模块;
所述辅助模块分别连接第二发光控制信号、第三电压、所述补偿模块和所述数据模块;所述第二发光控制信号用于在复位阶段控制所述辅助模块根据第三电压辅助所述复位模块进行复位,并在数据写入阶段后控制所述辅助模块将所述补偿模块存储的所述数据信号耦合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像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模块包括电容和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数据控制信号,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复位模块、所述电容的一端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所述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数据模块和所述辅助模块。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轩王会苹许中燮林建宏颜家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