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输出GIP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291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GIP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双输出GIP电路,包括预充模块、第一输出模块、第二输出模块、上下拉模块、第一下拉模块和第二下拉模块,第一输出模块分别与预充模块、第二输出模块、上下拉模块和第一下拉模块电连接,上下拉模块分别与预充模块和第一下拉模块电连接,第二下拉模块分别与第一下拉模块、第二输出模块和上下拉模块电连接,本方案通过预充模块、第一输出模块、第二输出模块、第一下拉模块、第二下拉模块和上下拉模块之间的配合,利用一级GIP电路驱动两排像素,在保障每排像素充电率相同的情况下,提高了屏幕的屏占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双输出GIP电路
本技术涉及GIP电路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双输出GIP电路。
技术介绍
全面屏显示器不仅提升了产品的颜值,让产品的看上去更有科技感,并且让产品正面的面积可以容纳更大的屏幕,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所以说全面屏技术已经成为目前显示装置的一种流行趋势;而目前对于全面屏的定义就是指具有超高屏占比设计,追求接近100%的屏占比的一种显示装置;但是,由于目前的技术限制,业内所谓的全面屏类的产品并没有做到屏占比为100%的产品,而是具有高屏占比的超窄边框产品,高屏占比设计已然形成一种趋势,尤其在中高端机型的普及率非常高。为了提高屏幕的屏占比,缩减屏幕的边框已经成为当前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主动式矩阵液晶显示器(英文全称为ActiveMatrixLiquidCrystalDisplay)中每个像素具有一个TFT(英文全称为ThinFilmTransistor,薄膜场效应晶体管),其栅极(Gate)连接至水平方向扫描线(也称扫描信号线),源极(Drain)连接至垂直方向的资料线(也称源极走线),而源极(Source)则连接至像素电极;若在水平方向的某一条扫描线上施加足够的正电压,会使得该条线上所有的TFT打开,此时该条线上的像素电极会与垂直方向的资料线连接,而将资料线上的视讯信号电压写入像素中,控制不同液晶的透光度进而达到控制色彩的效果;在对面板的扫描驱动进行设计时,传统技术采用的而是的COF(英文全称为:ChipOnFilm,即是将集成电路固定在柔性线路板上的晶粒软膜构装技术)和COG(英文全称为:ChipOnGlass,即芯片被直接绑定在玻璃上)工艺,这种技术得到的产品不仅左右边框大,而且成本也高;而另一种新的GIP(GateInPanel)技术,基本概念是将LCDPanel(即液晶显示屏面板的意思,LCD的英文全称为LiquidCrystalDisplay)的栅极驱动器集成在玻璃基板上,来代替由外接硅晶片的一种技术,不仅节省成本降低边框,同时也可以省去栅极方向绑定的工艺,对提升产能极为有利,并提高TFT-LCD面板的集成度。GIP技术减少了栅极驱动IC的使用量,降低了功耗和成本,同时能够使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实现窄边框的设计,是一种值得重视技术;但是,目前的GIP电路技术主流驱动方式是一级GIP驱动一排像素的Gate方式,其屏幕的屏占比并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双输出GIP电路,在保障每排像素充电率相同的情况下,提高屏幕的屏占比。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双输出GIP电路,包括预充模块、第一输出模块、第二输出模块、上下拉模块、第一下拉模块和第二下拉模块,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分别与预充模块、第二输出模块、上下拉模块和第一下拉模块电连接,所述上下拉模块分别与预充模块和第一下拉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下拉模块分别与第一下拉模块、第二输出模块和上下拉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扫描信号线Gn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扫描信号线Gn+2电连接,所述扫描信号线Gn和扫描信号线Gn+2中的参数n均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正整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预充模块起到预充作用;通过设置第一输出模块和第二输出模块起到输出信号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一下拉模块和第二下拉模块起到输出电信号拉低的作用;第一下拉模块为第一输出模块的下拉模块,第二下拉模块为第二输出模块的下拉模块,本方案通过预充模块、第一输出模块、第二输出模块、第一下拉模块、第二下拉模块和上下拉模块之间的配合,利用一级GIP电路驱动两排像素,在保障每排像素充电率相同的情况下,不仅使得GIP的数目减少,同时也缩减屏幕左右边框的大小,提高了屏幕的屏占比。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双输出GIP电路的模块连接框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双输出GIP电路的具体电路原理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双输出GIP电路的时序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双输出GIP电路的预充期间的电路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双输出GIP电路的输出期间的电路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双输出GIP电路的下拉期间的电路图;图7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双输出GIP电路的下拉维持期间的电路图;图8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双输出GIP电路的仿真模拟结果图;图9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双输出GIP电路的仿真模拟结果图;标号说明:1、预充模块;2、第一输出模块;3、第二输出模块;4、上下拉模块;5、第一下拉模块;6、第二下拉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双输出GIP电路,包括预充模块、第一输出模块、第二输出模块、上下拉模块、第一下拉模块和第二下拉模块,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分别与预充模块、第二输出模块、上下拉模块和第一下拉模块电连接,所述上下拉模块分别与预充模块和第一下拉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下拉模块分别与第一下拉模块、第二输出模块和上下拉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扫描信号线Gn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扫描信号线Gn+2电连接,所述扫描信号线Gn和扫描信号线Gn+2中的参数n均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正整数。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预充模块起到预充作用;通过设置第一输出模块和第二输出模块起到输出信号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一下拉模块和第二下拉模块起到输出电信号拉低的作用;第一下拉模块为第一输出模块的下拉模块,第二下拉模块为第二输出模块的下拉模块,本方案通过预充模块、第一输出模块、第二输出模块、第一下拉模块、第二下拉模块和上下拉模块之间的配合,利用一级GIP电路驱动两排像素,在保障每排像素充电率相同的情况下,不仅使得GIP的数目减少,同时也缩减屏幕左右边框的大小,提高了屏幕的屏占比。进一步的,所述上下拉模块包括场效应管T2、场效应管T3、场效应管T8、场效应管T9、场效应管T10、场效应管T11、场效应管T12和场效应管T13,所述场效应管T2的漏极分别与场效应管T3的栅极、场效应管T8的漏极、场效应管T10的漏极、场效应管T12的源极、场效应管T13的源极、场效应管T11的源极、第一下拉模块和第二下拉模块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T2的源极分别与场效应管T3的源极、场效应管T10的源极、第一下拉模块和第二下拉模块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T2的栅极分别与场效应管T12的栅极和预充模块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T8的栅极与场效应管T8的源极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T12的漏极分别与场效应管T13的栅极、场效应管T9的漏极、场效应管T11的漏极、第一下拉模块和第二下拉模块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T9的栅极与场效应管T9的源极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双输出GIP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充模块、第一输出模块、第二输出模块、上下拉模块、第一下拉模块和第二下拉模块,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分别与预充模块、第二输出模块、上下拉模块和第一下拉模块电连接,所述上下拉模块分别与预充模块和第一下拉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下拉模块分别与第一下拉模块、第二输出模块和上下拉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扫描信号线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输出GIP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充模块、第一输出模块、第二输出模块、上下拉模块、第一下拉模块和第二下拉模块,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分别与预充模块、第二输出模块、上下拉模块和第一下拉模块电连接,所述上下拉模块分别与预充模块和第一下拉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下拉模块分别与第一下拉模块、第二输出模块和上下拉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扫描信号线Gn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扫描信号线Gn+2电连接,所述扫描信号线Gn和扫描信号线Gn+2中的参数n均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输出GIP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拉模块包括场效应管T2、场效应管T3、场效应管T8、场效应管T9、场效应管T10、场效应管T11、场效应管T12和场效应管T13,所述场效应管T2的漏极分别与场效应管T3的栅极、场效应管T8的漏极、场效应管T10的漏极、场效应管T12的源极、场效应管T13的源极、场效应管T11的源极、第一下拉模块和第二下拉模块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T2的源极分别与场效应管T3的源极、场效应管T10的源极、第一下拉模块和第二下拉模块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T2的栅极分别与场效应管T12的栅极和预充模块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T8的栅极与场效应管T8的源极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T12的漏极分别与场效应管T13的栅极、场效应管T9的漏极、场效应管T11的漏极、第一下拉模块和第二下拉模块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T9的栅极与场效应管T9的源极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输出GIP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包括场效应管T4和电容C1,所述场效应管T4的栅极分别与电容C1的一端、预充模块和第二输出模块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T4的源极分别与电容C1的另一端、第一下拉模块和扫描信号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东阮桑桑刘汉龙郭智宇钟慧萍郑聪秀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