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加热透皮扩散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04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干加热透皮扩散仪,包括扩散仪本体和控制箱,控制箱设置在扩散仪本体一侧,控制箱中设有齿轮箱、电机,齿轮箱中设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的轴心连接;扩散仪本体上设有横梁杆,横梁杆上设有多定位孔;扩散仪本体上设有两个扩散池座,扩散池座包括固定壳体和加热块,固定壳体中设置多个加热块,位于固定壳体两端的两个加热块的相远离一侧设有转动轴,转动轴进入到齿轮箱中,位于齿轮箱中的两个转动轴上设有输出齿轮,两个输出齿轮分别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使得电机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分别带动两个转动轴转动,两个转动轴分别带动两个扩散仪座向相反方向转动,提高了透皮扩散实验的取样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加热透皮扩散仪
本技术属于实验仪器
,具体涉及干加热透皮扩散仪。
技术介绍
透皮扩散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药品穿透皮肤的速率。透皮扩散仪的离体透皮试验可客观的、前瞻性的反应药物制剂透过人或动物皮肤的速度和程度,透皮扩散仪是筛选符合透皮吸收条件有效药物制剂的常用关键装置,离体透皮的筛选方法是目前国际认可的药物透皮释放度的标准检测方法之一。实验方法是在扩散池和给药池之间夹一层皮肤,皮肤下侧浸润在生理盐水为基础的溶媒中,上侧浸润在待测药品中,药品缓缓透过皮肤,溶解在溶媒里,实验者定期抽出样品进行分析。由于扩散池的取样管一般倾斜设置在扩散池的侧壁上,因此现有的透皮扩散仪在进行透皮扩散实验后对扩散池进行取样时,操作十分复杂,需要人工采用针管倾斜插入取样管中进行取样,而一般透皮实验需要同时进行多组实验,这样一来大大影响了实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公开了干加热透皮扩散仪,能够通过将扩散池进行倾斜的方式,便于利用自动化取样装置对多组扩散池同时进行取样。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干加热透皮扩散仪,包括扩散仪本体和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固定设置在扩散仪本体的一侧,控制箱中设置有齿轮箱、电机,所述齿轮箱中设置有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齿轮箱外壁上,且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齿轮箱的侧壁并与所述主动齿轮的轴心固定连接;所述扩散仪本体上横向设置有横梁杆,所述横梁杆两端固定设置在扩散仪本体的两侧侧壁上,横梁杆上纵向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多个所述定位孔呈均匀排列设置;所述扩散仪本体上设置有两个扩散池座,两个所述扩散池座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横梁杆的两侧,所述扩散池座包括固定壳体和加热块,所述固定壳体呈长方形结构,固定壳体的上端均为开口设置,且固定壳体中均排列设置多个所述加热块,其中位于所述固定壳体两端的两个加热块的相远离一侧均水平设置有转动轴,且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轴一端均转动设置在扩散仪本体的一侧侧壁上,另一个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均贯穿扩散仪本体的侧壁和控制箱的侧壁并进入到齿轮箱中,且位于齿轮箱中的两个转动轴上均设有一个输出齿轮,两个所述输出齿轮分别与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进行啮合,使得电机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分别带动两个转动轴转动,从而使两个转动轴分别带动两个扩散仪座向相反方向转动;所述加热块的顶部均设置有定位块,且相邻两个加热块之间形成放置槽,每个所述放置槽中均放置有一个扩散池,每个所述扩散池的下端均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连接设有取药软管,所述取药软管的表面套设有弹簧,且取药软管的一端与连接部倾斜连接,使得取药软管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扩散池内腔连通,取药软管另一端贯穿固定壳体的侧壁并连接设有定位管,所述定位管自下而上贯穿所述横梁杆上的其中一个定位孔,当两个扩散仪座的底端均转动到横梁杆的下方时,使得所述取样软管处于纵向状态;每个所述扩散池的顶部均放置有一个给体,所述给体的上端均通过定位块进行限位固定,且所述加热块对扩散池和给体下端进行加热,并使得扩散池内的温度与人体正常体温(37℃)一致。进一步的,所述横梁杆上的定位孔的数量与两个扩散池座中扩散池数量一致。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扩散池座中的扩散池呈错位分布。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管的尺寸与所述定位孔的尺寸相适配。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均对称设置在所述加热块的上端一侧。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直径一致,且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直径均小于所述输出齿轮的直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电机利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分别带动两个转动轴转动,从而使两个转动轴分别带动两个扩散仪座向相反方向转动,当两个扩散仪座的底端均转动到横梁杆的下方时,此时取样软管处于纵向状态,从而能够通过取样装置上的取样针下降并通过定位管和取药软管对每个扩散池中的溶液进行取样,有效提高了透皮扩散实验的取样速度,从而提高了实验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扩散仪本体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扩散仪本体的侧面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倾斜状态的扩散池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齿轮箱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扩散池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扩散仪本体1、扩散池座11、固定壳体111、加热块112、放置槽1121、转动轴113、输出齿轮1131、定位块114、横梁杆12、定位孔121、扩散池13、连接部131、取药软管132、弹簧133、定位管134、给体14、控制箱2、齿轮箱21、主动齿轮211、从动齿轮212、电机2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本技术中所提及的固定连接,固定设置均为机械领域中的通用连接方式,焊接、螺栓螺母连接以及螺钉连接均可。在本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干加热透皮扩散仪,包括扩散仪本体和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固定设置在扩散仪本体的一侧,控制箱中设置有齿轮箱、电机,所述齿轮箱中设置有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直径一致;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齿轮箱外壁上,且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齿轮箱的侧壁并与所述主动齿轮的轴心固定连接;所述扩散仪本体上横向设置有横梁杆,所述横梁杆两端固定设置在扩散仪本体的两侧侧壁上,横梁杆上纵向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多个所述定位孔呈均匀排列设置;所述扩散仪本体上设置有两个扩散池座,两个所述扩散池座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横梁杆的两侧,所述扩散池座包括固定壳体和加热块,所述固定壳体呈长方形结构,固定壳体的上端均为开口设置,且固定壳体中均排列设置多个所述加热块,其中位于所述固定壳体两端的两个加热块的相远离一侧均水平设置有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均对称设置在所述加热块的上端一侧,且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轴一端均转动设置在扩散仪本体的一侧侧壁上,另一个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均贯穿扩散仪本体的侧壁和控制箱的侧壁并进入到齿轮箱中,且位于齿轮箱中的两个转动轴上均设有一个输出齿轮,两个所述输出齿轮分别与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进行啮合,且输出齿轮的直径均大于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的直径,使得电机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分别带动两个转动轴转动,从而使两个转动轴分别带动两个扩散仪座向相反方向转动;所述加热块的顶部均设置有定位块,且相邻两个加热块之间形成放置槽,每个所述放置槽中均放置有一个扩散池,两个所述扩散池座中的扩散池呈错位分布,且两个扩散池座中扩散池数量与横梁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干加热透皮扩散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扩散仪本体和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固定设置在扩散仪本体的一侧,控制箱中设置有齿轮箱、电机,所述齿轮箱中设置有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齿轮箱外壁上,且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齿轮箱的侧壁并与所述主动齿轮的轴心固定连接;所述扩散仪本体上横向设置有横梁杆,所述横梁杆两端固定设置在扩散仪本体的两侧侧壁上,横梁杆上纵向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多个所述定位孔呈均匀排列设置;所述扩散仪本体上设置有两个扩散池座,两个所述扩散池座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横梁杆的两侧,所述扩散池座包括固定壳体和加热块,固定壳体的上端均为开口设置,且固定壳体中均排列设置多个所述加热块,其中位于所述固定壳体两端的两个加热块的相远离一侧均水平设置有转动轴,且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轴一端均转动设置在扩散仪本体的一侧侧壁上,另一个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均贯穿扩散仪本体的侧壁和控制箱的侧壁并进入到齿轮箱中,且位于齿轮箱中的两个转动轴上均设有一个输出齿轮,两个所述输出齿轮分别与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进行啮合;所述加热块的顶部均设置有定位块,且相邻两个加热块之间形成放置槽,每个所述放置槽中均放置有一个扩散池,每个所述扩散池的下端均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连接设有取药软管,所述取药软管的表面套设有弹簧,且取药软管的一端与连接部倾斜连接,使得取药软管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扩散池内腔连通,取药软管另一端贯穿固定壳体的侧壁并连接设有定位管,所述定位管自下而上贯穿所述横梁杆上的其中一个定位孔;每个所述扩散池的顶部均放置有一个给体,所述给体的上端均通过定位块进行限位固定,且所述加热块对扩散池和给体下端进行加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干加热透皮扩散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扩散仪本体和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固定设置在扩散仪本体的一侧,控制箱中设置有齿轮箱、电机,所述齿轮箱中设置有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齿轮箱外壁上,且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齿轮箱的侧壁并与所述主动齿轮的轴心固定连接;所述扩散仪本体上横向设置有横梁杆,所述横梁杆两端固定设置在扩散仪本体的两侧侧壁上,横梁杆上纵向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多个所述定位孔呈均匀排列设置;所述扩散仪本体上设置有两个扩散池座,两个所述扩散池座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横梁杆的两侧,所述扩散池座包括固定壳体和加热块,固定壳体的上端均为开口设置,且固定壳体中均排列设置多个所述加热块,其中位于所述固定壳体两端的两个加热块的相远离一侧均水平设置有转动轴,且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轴一端均转动设置在扩散仪本体的一侧侧壁上,另一个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均贯穿扩散仪本体的侧壁和控制箱的侧壁并进入到齿轮箱中,且位于齿轮箱中的两个转动轴上均设有一个输出齿轮,两个所述输出齿轮分别与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进行啮合;所述加热块的顶部均设置有定位块,且相邻两个加热块之间形成放置槽,每个所述放置槽中均放置有一个扩散池,每个所述扩散池的下端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定中姚鹏志宋水军
申请(专利权)人:禄根仪器镇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