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地温监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980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地温监测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井下温度串和地面监测设备;井下温度串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度传输线;地面监测设备包括单片机、北斗模块、GPS天线、温度采集模块和SIM卡模块;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输线接入温度采集模块,进而接入单片机;北斗模块、GPS天线和SIM卡模块均接入单片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对测试工区进行实时温度监控与测量,将测量得到的数据打包存储至Mirco SD卡中,实现远端实时监测以及远端接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地温监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探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地温监测设备。
技术介绍
高地温隧道、路基边坡高寒冻融灾害等与“温度场”相关的灾害问题,是工程建设急需研究并解决的技术难题。温度场的研究需足够的数据支撑,因此需要对地温进行长周期监测。对于隧道而言,洞身附近的地温场的变化是我们所关注的,所以深孔地温监测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为保障数据的时效性和减轻野外工作的劳动强度,远程监控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地温监测设备,对测试工区进行实时温度监控与测量,将测量得到的数据打包存储至MircoSD卡中,实现远端实时监测以及远端接收。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地温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井下温度串和地面监测设备;井下温度串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度传输线;地面监测设备包括单片机、北斗模块、GPS天线、温度采集模块和SIM卡模块;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输线接入温度采集模块,进而接入单片机;北斗模块、GPS天线和SIM卡模块均接入单片机。单片机的型号为STM32F105RCT。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用到P1、P2、P3三个引脚;引脚P1接入一个电阻R3,由电阻引出的电路引为2条分支电路,其中一条接入FDN304P场效应管,场效应管其中一个引脚接5V电源,另一条分支电路接入电容器C8后接入场效应管的另一引脚;单片机引脚P2接入LMV324通用放大器,放大器的负极接入一个1.4V电源电路,放大器的正极通过连接电阻后接入FDN304P场效应管与电容器相连的引脚;单片机引脚P3接入一个电阻R20,由电阻引出的电路引为2条分支电路,其中一条接入FDN3337N场效应管,场效应管其中一个引脚接GND,另一条分支电路接入电容器C11后接入场效应管的另一引脚,通过电阻与FDN304P场效应管相连后引出为温度采集模块的数据引脚。井下温度串还包括高压密封胶圈,高压密封胶圈位于温度传感器与温度传输线的连接位置。地面监测设备集成在一个采集主板上,采集主板置于采集盒子内。采集主板上设置有三芯航空插头,温度传输线通过三芯航空插头和数据传输线路接入温度采集模块。采集主板上设置有GPS卫星接口,GPS卫星接口向外通过天线连接线接入GPS天线,GPS卫星接口向内接入单片机。单片机上还连接有USB传输模块和SD卡模块。采集主板上还设置有电源接口和软件升级接口。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对工作环境要求范围广,能够在-40℃~60℃的环境下正常工作;支持低功耗模式,野外监测的续航能力强;观测精度高,精度能够达到±0.0625;能够实时监控、查询历史温度;能够实施远程监控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温度串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采集装置示意图。图3是温度采集模块的电路图。图1标识为:1-温度传感器,2-高压密封胶圈,3-温度传输线,4-采集盒子,5-采集主板,6-三芯航空插头,7-GPS卫星接口,8-SD卡模块,9-北斗模块,10-SIM卡模块,11-USB传输模块,12-软件升级接口,13-电源接口,14-温度采集模块,15-数据传输线路,16-单片机,17-天线连接线,18-GPS天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地温监测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井下温度串和地面监测设备;井下温度串位于钻孔中,用于采集不同深度的地温数据,包括温度传感器1和温度传输线3;地面监测设备包括单片机16、北斗模块9、GPS天线18、温度采集模块14和SIM卡模块10;温度传感器1通过温度传输线3接入温度采集模块14,进而接入单片机16;北斗模块9、GPS天线18和SIM卡模块10均接入单片机16。单片机16的型号为STM32F105RCT。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用到P1、P2、P3三个引脚。所述引脚P1接入一个电阻R3,由电阻引出的电路引为2条分支电路,其中一条接入FDN304P场效应管,场效应管其中一个引脚接5V电源,所述另一条分支电路接入电容器C8后接入场效应管的另一引脚。单片机引脚P2接入LMV324通用放大器,放大器的负极接入一个1.4V电源电路,放大器的正极通过连接电阻后接入FDN304P场效应管与电容器相连的引脚。单片机引脚P3接入一个电阻R20,由电阻引出的电路引为2条分支电路,其中一条接入FDN3337N场效应管,场效应管其中一个引脚接GND,所述另一条分支电路接入电容器C11后接入场效应管的另一引脚,通过电阻与FDN304P场效应管相连后引出为温度采集模块的数据引脚。井下温度串还包括高压密封胶圈2,高压密封胶位于温度传感器与总线的连接位置。地面监测设备集成在一个采集主板5上,采集主板5置于采集盒子4内。采集主板5上设置有三芯航空插头6,温度传输线3通过三芯航空插头6和数据传输线路15接入温度采集模块14。采集主板5上设置有GPS卫星接口7,GPS卫星接口7向外通过天线连接线17接入GPS天线18,GPS卫星接口7向内接入单片机16。单片机16上还连接有USB传输模块11和SD卡模块8。采集主板5上还设置有电源接口13和软件升级接口12。参见附图:本技术包括:温度传感器1,用于测量温度;高压密封胶圈2,起密封作用,防止由于孔内压力造成的线路断路;温度传输线3,实时测量温度数据;采集盒子4,整个采集模块的包装盒;采集主板5,内置各个不同的模块;三芯航空插头6,井下温度串和采集模块的连接装置;GPS卫星接口7,连接GPS天线;SD卡模块8,用于数据的存储;北斗模块9,核心部件,用于测点定位和实时通讯;SIM卡模块10,用于远程控制;USB传输模块11,用于现场数据传输;软件升级接口12,用于软件的升级;电源接口13,可接7-18v的电源;温度采集模块14,用于数据采集;数据传输线路15,将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采集模块;单片机16,控制核心;天线连接线17,用于连接主机与GPS天线;GPS天线18,接收卫星信号。工作时:1.将温度传感器1连接好,外层使用高压密封胶圈2进行密封,通过温度传输线3与采集装置的三芯航空插头6进行连接;2.地面安装采集装置,首先将天线连接线17和GPS天线18连接,将采集盒放置到安全位置;3.由单片机16发出命令给温度传感器1,复位温度传感器1,并通知温度传感器1进行温度采集,按连接顺序读取温度传感器1温度数据,将地温数据保存于数据采集仪SD卡中,采集结束后将测温串复位;4.启动数据采集仪内置北斗模块9,待模块自检结束后,启动北斗模块9,获取采集仪位置信息;5.按制定的北斗短报文通讯协议将位置信息、时间信息、地温数据进行组包;6.启动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地温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n所述设备包括井下温度串和地面监测设备;/n井下温度串包括温度传感器(1)和温度传输线(3);/n地面监测设备包括单片机(16)、北斗模块(9)、GPS天线(18)、温度采集模块(14)和SIM卡模块(10);/n温度传感器(1)通过温度传输线(3)接入温度采集模块(14),进而接入单片机(16);北斗模块(9)、GPS天线(18)和SIM卡模块(10)均接入单片机(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地温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包括井下温度串和地面监测设备;
井下温度串包括温度传感器(1)和温度传输线(3);
地面监测设备包括单片机(16)、北斗模块(9)、GPS天线(18)、温度采集模块(14)和SIM卡模块(10);
温度传感器(1)通过温度传输线(3)接入温度采集模块(14),进而接入单片机(16);北斗模块(9)、GPS天线(18)和SIM卡模块(10)均接入单片机(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地温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单片机(16)的型号为STM32F105RC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的地温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采集模块(14)用到P1、P2、P3三个引脚;
引脚P1接入一个电阻R3,由电阻引出的电路引为2条分支电路,其中一条接入FDN304P场效应管,场效应管其中一个引脚接5V电源,另一条分支电路接入电容器C8后接入场效应管的另一引脚;
单片机引脚P2接入LMV324通用放大器,放大器的负极接入一个1.4V电源电路,放大器的正极通过连接电阻后接入FDN304P场效应管与电容器相连的引脚;
单片机引脚P3接入一个电阻R20,由电阻引出的电路引为2条分支电路,其中一条接入FDN3337N场效应管,场效应管其中一个引脚接GND,另一条分支电路接入电容器C11后接入场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涛崔雷王红兵林康利王军伟李良泉吴中州谭鑫陈婷高鑫吉鹏飞王宗旭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铁道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