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侧发光发光柱的LED面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69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侧发光发光柱的LED面光源,包括面光源主体,所述面光源主体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发光芯片,所述发光芯片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一号传感芯片和二号传感芯片,若干个所述一号传感芯片均位于若干个二号传感芯片之间且均不与若干个二号传感芯片接触,若干个所述一号传感芯片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号光源结构,若干个所述二号传感芯片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二号光源结构,所述面光源主体的上端开有卡接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侧发光发光柱的LED面光源,通过设置一号光源结构和二号光源结构,增加了发光柱侧面发光体的形状,提高了侧面使用的发光面积,增加了面光源的发光高效性,增加了面光源主体使用时的发光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侧发光发光柱的LED面光源
本技术涉及LED
,特别涉及一种用侧发光发光柱的LED面光源。
技术介绍
LED二极管就是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氮化镓二极管发蓝光。因化学性质又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无机发光二极管LED,侧发光发光柱使用时需要用到LED面光源,1、在现有的面光源使用中,减少了发光柱侧面发光体的形状,降低了侧面使用的发光面积,减少了面光源的发光高效性;2、在现有的面光源使用中,减少了面光源主体使用时的发光面积,也降低了面光源主体连接的稳定性和稳固性,提高面光源使用短路或电压不稳的可能性;故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用侧发光发光柱的LED面光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侧发光发光柱的LED面光源,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侧发光发光柱的LED面光源,包括面光源主体,所述面光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侧发光发光柱的LED面光源,包括面光源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光源主体(1)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发光芯片(2),所述发光芯片(2)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一号传感芯片(3)和二号传感芯片(4),若干个所述一号传感芯片(3)均位于若干个二号传感芯片(4)之间且均不与若干个二号传感芯片(4)接触,若干个所述一号传感芯片(3)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号光源结构(5),若干个所述二号传感芯片(4)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二号光源结构(6),所述面光源主体(1)的上端开有卡接槽(7),所述卡接槽(7)的下槽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盖(8),若干个所述一号光源结构(5)和若干个二号光源结构(6)分别位于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侧发光发光柱的LED面光源,包括面光源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光源主体(1)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发光芯片(2),所述发光芯片(2)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一号传感芯片(3)和二号传感芯片(4),若干个所述一号传感芯片(3)均位于若干个二号传感芯片(4)之间且均不与若干个二号传感芯片(4)接触,若干个所述一号传感芯片(3)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号光源结构(5),若干个所述二号传感芯片(4)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二号光源结构(6),所述面光源主体(1)的上端开有卡接槽(7),所述卡接槽(7)的下槽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盖(8),若干个所述一号光源结构(5)和若干个二号光源结构(6)分别位于连接盖(8)的外表面且均与连接盖(8)贯穿连接,所述面光源主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一号灯柱(9),所述面光源主体(1)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发光柱主体(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侧发光发光柱的LED面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光源结构(5)包括一号连接杆(51),所述一号连接杆(5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五角连接板(52),所述五角连接板(52)的上端五角均固定连接有T型灯柱(53),五个所述T型灯柱(53)的上端均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永源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