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龙专利>正文

一种矿山机电设备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9646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山机电设备减震装置,涉及矿山机电设备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顶板,顶板一侧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铰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铰接于第二滑块,第二滑块通过滑杆滑动连接,滑杆通过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于中板,第二滑块与第一支撑杆之间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中板下侧还设有副减震装置,顶板上放还设有固定装置。能够多次分解力,通过不同方向的机构去改变力的方向,通过弹簧吸收并减少力,使机电设备收到的力减小,减小对设备的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山机电设备减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矿山机电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矿山机电设备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煤炭是我国的能源支柱产业,煤炭工业在我国是很重要的能源工业,但是我国在煤炭工业上的人力投入、成本投入也居世界之首,在我国统配煤矿中,煤炭产量中的2/3以上是依靠综采机械化,因此我们在发展机械化的同时,充分发挥煤矿大型机电设备的利用率和效率,以少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实现高产高效,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矿山机电设备减震装置结构复杂,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纵向限位板、横向限位板和连接螺栓,不能便于承载平台的安装和拆卸,不能防止承载平台出现滑动,没有设置滑杆和限位外杆,不能在减震伸缩过程中防止承载平台发生倾斜,没有设置减震轮、转动轴和轴承,不能便于承载平台的平稳移动,没有同时设置伸缩内杆、密封外管和减震弹簧,不能对承载平台进行减震。如现有公开号为CN207196022U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矿山机电设备减震装置,包括固定块、纵向限位板、连接平台、滑杆、减震轮、固定板、密封外管和减震弹簧,所述支撑底板的底端固定有固定脚。本技术设置了纵向限位板、横向限位板和连接螺栓,可以便于承载平台的安装和拆卸,同时可以防止承载平台出现滑动的问题,设置了滑杆和限位外杆,可以在减震伸缩过程中防止承载平台发生倾斜,影响机电设备使用的问题,设置了减震轮、转动轴和轴承,可以便于承载平台的平稳移动,伸缩内杆、密封外管和减震弹簧一体化安装,解决了普通减震装置将减震弹簧和液压减震分段安装,增大使用成本的问题,本设计安装方便,便于移动,降低了使用成本,适宜推广使用。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机电设备使用过程中,不仅仅只有竖直方向的力,而单纯的靠竖直方向的减震往往是不够的,对机器损害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山机电设备减震装置,通过设置多级减震装置,通过不同方向多次对作用力进行分解,进而将作用力卸掉,从而降低对设备的损伤,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省了工作成本。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矿山机电设备减震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滑块,若干所述第一滑块远离所述顶板一侧均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均与第二滑块铰接,所述第二滑块远离所述顶板一侧滑动连接有中板,所述第二滑块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轴向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杆轴线在所述中板上的投影,所述贯穿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滑杆一端与所述中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杆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滑块及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且不受外力时所述第一弹簧处于未伸缩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第一滑杆上滑动的第二滑块,第二滑块通过铰接的第一连接杆与上板固定的第二滑块铰接,从而在上板受力时,第二滑块会向两边滑动,通过给第二滑块与支撑杆之间设置第一弹簧,从而可以拆分并减小冲击力,减小对机电设备的损害,提高使用寿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中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侧还设有副减震装置,所述副减震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滑动连接有若干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均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轴向平行于所述第一贯穿孔轴向,所述第二贯穿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二滑杆一侧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块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滑块的滑动方向一致,所述第三滑块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三滑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与所述中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三连接杆铰接端还铰接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远离所述铰接端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及所述第三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未受力时处于为伸缩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副减震装置,通过固定连接于中板的第三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铰接,第二连接杆铰接于第三滑块,第三滑块在第二滑杆上滑动,第三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铰接端铰接有第四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固定在第二滑杆上,从而干扰可以在中板向下滑动时使第三滑块滑动,第三滑块与第二支撑杆之间设置第二弹簧,从而可以二次拆分并减小冲击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板与所述中板边角处均设有第三贯穿孔,所述第三贯穿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穿过第三贯穿孔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三支撑杆与顶板与中板滑动连接,从而可以在顶板受力时向下滑动,使力通过第一连接杆传递给第二滑块,从而分解和吸收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板远离所述第一滑块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缓冲垫,从而吸收部分力,从而减小顶板所受到的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板远离所述第三滑块一侧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设有卡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万向轮,从而防线装置的移动,通过卡扣锁紧万向轮,防止使用过程中滑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板远离所述第三滑块一侧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减震装置置于箱体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箱体,从而保护减震装置,使减震装置更加牢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板远离所述第一滑块一侧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若干螺柱,所述螺柱与所述箱体螺纹连接,所述螺柱置于箱体内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箱体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夹持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螺纹连接的螺柱,螺柱置于箱体内的一端设有夹持机构,从而可以对机电设备进行固定,减小对机电设备的损害。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持结构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挡板两端均设有第四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轴向平行与所述螺柱的轴向,所述第四贯穿孔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挡板,挡板两端设置可以滑动的限位块,从而可以对减震装置上的机电设备进行固定,减小对机电设备的损害。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在第一滑杆上滑动的第二滑块,第二滑块通过铰接的第一连接杆与上板固定的第二滑块铰接,从而在上板受力时,第二滑块会向两边滑动,通过给第二滑块与支撑杆之间设置第一弹簧,从而可以吸收并减小力。2.通过设置副减震装置,通过固定连接于中板的第三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铰接,第二连接杆铰接于第三滑块,点三滑块在第二滑杆上滑动,第三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铰接端铰接有第四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固定在第二滑杆上,从而干扰可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山机电设备减震装置,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滑块(2),若干所述第一滑块(2)远离所述顶板(1)一侧均铰接有第一连接杆(3),所述第一连接杆(3)远离所述第一滑块(2)的一端均与第二滑块(4)铰接,所述第二滑块(4)远离所述顶板(1)一侧滑动连接有中板(5),所述第二滑块(4)设有第一贯穿孔(6),所述第一贯穿孔(6)轴向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轴线在所述中板(5)上的投影,所述第一贯穿孔(6)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7),所述第一滑杆(7)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8),所述第一支撑杆(8)远离所述第一滑杆(7)一端与所述中板(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杆(7)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杆(8)一端套接有第一弹簧(9),所述第一弹簧(9)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滑块(4)及所述第一支撑杆(8)固定连接,且不受外力时所述第一弹簧(9)处于未伸缩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机电设备减震装置,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滑块(2),若干所述第一滑块(2)远离所述顶板(1)一侧均铰接有第一连接杆(3),所述第一连接杆(3)远离所述第一滑块(2)的一端均与第二滑块(4)铰接,所述第二滑块(4)远离所述顶板(1)一侧滑动连接有中板(5),所述第二滑块(4)设有第一贯穿孔(6),所述第一贯穿孔(6)轴向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轴线在所述中板(5)上的投影,所述第一贯穿孔(6)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7),所述第一滑杆(7)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8),所述第一支撑杆(8)远离所述第一滑杆(7)一端与所述中板(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杆(7)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杆(8)一端套接有第一弹簧(9),所述第一弹簧(9)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滑块(4)及所述第一支撑杆(8)固定连接,且不受外力时所述第一弹簧(9)处于未伸缩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机电设备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5)远离所述顶板(1)的一侧还设有副减震装置(10),所述副减震装置(10)包括底板(101),所述底板(101)上滑动连接有若干第三滑块(102),所述第三滑块(102)均设有第二贯穿孔(103),所述第二贯穿孔(103)轴向平行于所述第一贯穿孔(6)轴向,所述第二贯穿孔(103)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104),所述第二滑杆(104)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05),所述第二支撑杆(105)远离所述第二滑杆(104)一侧与所述底板(1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块(102)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滑块(2)的滑动方向一致,所述第三滑块(102)远离所述底板(101)的一侧铰接有第二连接杆(106),所述第二连接杆(106)远离所述第三滑块(102)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杆(107)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杆(107)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杆(106)一端与所述中板(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06)与所述第三连接杆(107)铰接端还铰接有第四连接杆(108),所述第四连接杆(108)远离所述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龙高学平刘朋瑞
申请(专利权)人:杨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