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自由拼装的土工膜保温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63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由拼装的土工膜保温罩,包括若干个结构相同的第一保温罩单元和若干个结构相同的第二保温罩单元,其中,每两个第一保温罩单元之间通过一个第二保温罩单元相连接以组合为隧道式的保温罩结构;第一保温罩单元的内壁上和第二保温罩单元的外壁上设有相互组合的拼接结构;位于隧道式保温罩结构两头的第一保温罩单元或第二保温罩单元上设有密封用的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构造简单,装配方便,操作易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由拼装的土工膜保温罩
本技术涉及土工膜
,具体为一种可自由拼装的土工膜保温罩。
技术介绍
土工膜因具有防渗性能好、适应变形能力强、工程造价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堤坝、库盘、渠道等防渗工程。我国地缘辽阔,一些土工膜防渗工程所在地区冬夏温差或昼夜温差大。土工膜属于温度敏感型材料,其物理力学性质随温度变化差异大,因此控制土工膜在不同恒定温度下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如蠕变试验、土工膜与土接触面剪切试验及拉伸试验等)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保温箱维持土工膜在不同力学试验过程中温度的稳定。保温箱尺寸不易改变,但是不同的土工膜力学性能试验尺寸不尽相同,因此目前通常需定制不同尺寸的保温箱分别进行不同的土工膜力学性能试验,导致造价昂贵。另外,保温箱非常笨重,不便于携带与组装。基于现有方法的不足,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可自由组装、高效、便携、操作简便、重复利用性高及廉价的土工膜保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解决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由组装、高效、便携、操作简便、重复利用性高、廉价的土工膜保温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由拼装的土工膜保温罩,包括若干个结构相同的第一保温罩单元和若干个结构相同的第二保温罩单元,其中,每两个第一保温罩单元之间通过一个第二保温罩单元相连接以组合为隧道式的保温罩结构;第一保温罩单元的内壁上和第二保温罩单元的外壁上设有相互组合的拼接结构;位于隧道式保温罩结构两头的第一保温罩单元或第二保温罩单元上设有密封用的挡板。所述第一保温罩单元和第二保温罩单元均包括竖向设置的两个罩侧部和连接在两个罩侧部之间的一个罩顶部,其中,所述罩侧部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罩顶部采用透明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罩侧部由至少两层绝热陶瓷片、以及夹设在两层所述绝热陶瓷片之间的隔热陶瓷纤维构成;所述透明隔热材料罩顶部为中间真空的双层有机玻璃。所述第一保温罩单元的内壁上沿第一保温罩单元的轴向设有若干间隔距离为S1的等间距卡槽单元,第二保温罩单元的外壁上沿第二保温罩单元的轴向设有若干间隔距离为S2的等间距凸起单元,所述卡槽单元和所述凸起单元相配合,并且,距离S1和距离S2相等。所述第一保温罩单元和第二保温罩单元的底部均设有吸铁石底座。所述第一保温罩单元和第二保温罩单元均为矩形结构。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由第一保温罩单元和第二保温罩单元采用“凸起—卡槽”的连接方式依次拼接而成,第一保温罩单元和第二保温罩单元可以进行任意数量的拼接,确保保温装置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可自由调控,实现了在不同恒定温度下进行不同尺寸的土工膜力学性能试验。本技术本技术装置构造简单,装配方便,操作易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和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和技术方案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图1是本技术的拼装好后的土工膜保温罩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保温罩单元的俯视图结构;图3是无挡板第二保温罩单元的主视图;图4是有挡板第二保温罩单元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保温罩单元的俯视图结构;图6是无挡板第一保温罩单元的主视图;图7是有挡板第一保温罩单元的主视图。其中:(1,5)-绝热陶瓷外壁;(2,6)-隔热陶瓷纤维;(3,7)-绝热陶瓷内壁;4-凸起;8-卡槽;(9,10)-真空隔热玻璃,(11,12)-吸铁石底座,(13,14)-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可自由拼装的土工膜保温罩由第一保温罩单元和第二保温罩单元采用“凸起—卡槽”的连接方式依次拼接而成。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二保温罩单元外宽50cm,内宽47cm,长53cm,高50.5cm,第一保温罩单元包括组合式吸铁石底座、隔热材料制作的罩侧部和真空隔热玻璃制成的罩顶部;第一保温罩单元底部设置吸铁石底座固定在铁质桌面上,方便整套装置的固定与移动。所述罩侧部由两片绝热陶瓷、和夹设在两片绝热陶瓷之间的一层隔热陶瓷纤维组成,其绝热效果良好,硬度大,可以支撑起整个框架;第二保温罩单元的罩侧部上沿第二保温罩单元长度方向均匀设置若干个凸起单元,各凸起单元以5cm等距间隔设置;真空隔热玻璃安装于两个罩侧部之间的上端,真空隔热玻璃采用中间真空的双层有机玻璃的构造,既起到保温作用,又便于观察保温装置内部情况。如图5图6和图7所示,第一保温罩单元外宽59cm,内宽50cm,长53cm,高50.5cm,第一保温罩单元和第二保温罩单元的结构大致相同,其区别是:第一保温罩单元的罩侧部上沿第一保温罩单元长度方向均匀设置若干个卡槽单元,各卡槽单元以5cm等距间隔设置;本技术的第一保温罩单元和第二保温罩单元可以进行任意数量的拼接,确保保温装置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可自由调控,组装过程如下:首先选取有挡板的第一保温罩单元,作为整个保温装置的一端,选取好位置并进行固定,作为土工膜保温罩的第一段。选取一个没有挡板的第一保温罩单元,作为土工膜保温罩的第三段,与土工膜保温罩的第一段并排放置。选取一个没有挡板的第二保温罩单元,作为土工膜保温罩的第二段。将该段的“凸起”从上而下插入作为土工膜保温罩第一段的第一保温罩单元和土工膜保温罩第三段的第一保温罩单元的“卡槽”中,连接并固定土工膜保温罩第一段和土工膜保温罩第三段,形成一段连续空间的土工膜保温罩。再选取一个没有挡板的第一保温罩单元,作为土工膜保温罩第五段,与土工膜保温罩第三段并排放置。再选取一个没有挡板的第二保温罩单元,作为土工膜保温罩第四段。将该段的“凸起”从上而下插入第三段和第五段的“卡槽”中,连接并固定第三段和第五段,形成一段连续空间的土工膜保温罩。以下以此类推。当组装快要结束时,选取有挡板的第一保温罩单元或第二保温罩单元,作为土工膜保温罩最后一段,与土工膜保温罩上一段拼接后,整个装置内部形成一个密闭空间,与外界隔离,该装置可进行任意长度的拼接,起到保温控温功能。以上详细描述了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由拼装的土工膜保温罩,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结构相同的第一保温罩单元和若干个结构相同的第二保温罩单元,其中,每两个第一保温罩单元之间通过一个第二保温罩单元相连接以组合为隧道式的保温罩结构;/n第一保温罩单元的内壁上和第二保温罩单元的外壁上设有相互组合的拼接结构;/n位于隧道式保温罩结构两头的第一保温罩单元或第二保温罩单元上设有密封用的挡板;/n所述第一保温罩单元的内壁上沿第一保温罩单元的轴向设有若干间隔距离为S1的等间距卡槽单元,第二保温罩单元的外壁上沿第二保温罩单元的轴向设有若干间隔距离为S2的等间距凸起单元,所述卡槽单元和所述凸起单元相配合,并且,距离S1和距离S2相等;/n所述第一保温罩单元和第二保温罩单元均是横截面为矩形的结构;/n所述第一保温罩单元和第二保温罩单元均包括竖向设置的两个罩侧部和连接在两个罩侧部之间的一个罩顶部,其中,所述罩侧部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罩顶部采用透明隔热材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由拼装的土工膜保温罩,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结构相同的第一保温罩单元和若干个结构相同的第二保温罩单元,其中,每两个第一保温罩单元之间通过一个第二保温罩单元相连接以组合为隧道式的保温罩结构;
第一保温罩单元的内壁上和第二保温罩单元的外壁上设有相互组合的拼接结构;
位于隧道式保温罩结构两头的第一保温罩单元或第二保温罩单元上设有密封用的挡板;
所述第一保温罩单元的内壁上沿第一保温罩单元的轴向设有若干间隔距离为S1的等间距卡槽单元,第二保温罩单元的外壁上沿第二保温罩单元的轴向设有若干间隔距离为S2的等间距凸起单元,所述卡槽单元和所述凸起单元相配合,并且,距离S1和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福坤岑威钧都旭煌顾浩葛盼猛张红石张清远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